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化创新型化工复合人才培养机制实施

国际化创新型化工复合人才培养机制实施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支持下,中心以培养理工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2018年,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生规模为240人,中心成员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共2460人。受益学生数量累计超过5500人。

国际化创新型化工复合人才培养机制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世界化学工业正经历着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为了适应资源、能源、安全、环境健康等重大需求,实现从分子水平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以及促进产业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新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能够从分子设计、反应路线选择、工艺流程优化、过程装备强化等多角度系统创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需要,引领世界化学化工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战略科技人才。

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提高行业协同创新能力,2012年以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和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的协同融合为核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及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称中心),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350余人,有效整合了化学和化工学科的优势教学与科研资源。在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支持下,中心以培养理工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突破组织机构和学科壁垒,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围绕理工融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化视野开拓三个方面,深化本科生与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培养模式改革是本成果的主要特色。

本成果在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办学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靠中心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科研平台优势,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生层面:以两校合办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抓手,重点解决课程体系不够精练、课堂学时多和课业压力重、知识衔接不够紧密、理工融合特色不够突出等限制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化视野开拓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减少了课堂学时,增加了理工融合特色课程和科学前沿课程;实施了“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实验与科研能力梯度培养;搭建起高水平的双向国际交流平台,扩大了出国交流生与国际留学生规模。在研究生层面:重点解决机制体制对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师资队伍、学术平台、科研条件构建的束缚,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知识面窄、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受限、国内外学术交流少、学术思想和创新思维不够活跃的问题。中心邀请各团队负责人为研究生开设基础理论讲座,举办科研基础知识和方法专题交流,组织了天南大化学化工博士生学术论坛,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资助研究生出国等形式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

本成果以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中心汇聚的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和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理工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受益面大,并通过大会报告、教改论文、媒体报道、接待来访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推广。

(1)化学化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模式得到优化和推广

在本科生方面,以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抓手,深化理工融合,形成了一套化学化工理工融合型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建设了12门理工融合的前沿课程与特色课程,并将改革成果推广到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个相关专业的教学环节中。在研究生方面,中心举办的基础理论讲座和学术会议面向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所有学生及社会开放。截至2018年,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生规模为240人,中心成员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共2460人。受益学生数量累计超过5500人。

(2)搭建高水平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www.xing528.com)

成果实施以来,本科生参加课外实践及科研实践活动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与申请专利24篇(项)。本科生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中成绩突出,共获国际、国内奖励11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学生在2016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总决赛中获得金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一项(2014年),阅读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一项(2016年);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一项(2016年)、二等奖一项(2015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超过62%的学生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攻读研究生。

(3)加强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培养,覆盖面大

2013年至2018年,共有24名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斯坦福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深造,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1%;截至2018年的近三年共资助50余名本科生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参加科研实习或科研训练,多名研究生到马普研究所等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和研究小组从事研究工作或出国参加学术会议。

(4)成果具有显著的示范辐射效果

本成果主要完成人在《中国大学教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中发表了4篇高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研讨会并作交流报告。

成果完成人:王世荣、冯亚青、王佰全、齐葳、夏淑倩、李一峻、孙平川、陈志坚、杨光、卢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