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周易研究:生生之谓易

西安周易研究:生生之谓易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可心的根本作用,因而其虽然提出“生生之谓仁”,却并未作深入的发挥。但这些学问为清儒王夫之、戴震等形成“生生之谓仁”的思想体系弹起了前奏。天地之化、日生日成即生生之理的显现,是《易传》“日新之谓盛德”的很好注解。

西安周易研究:生生之谓易

“生生之谓易”出自《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另一处是《说卦》第一章所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里虽然没有出现“生”字,但可以由“生生之谓易”,推出这里生与仁的内在关系。同时,因为其表述为“天道”,然后“地道”,再到“人道”,由天到人,这也隐含着一个“生生”的内在逻辑。[55]在这里仁和生显然还不处于同一个层次中,因而不能成就相互融通。但这并不妨碍《易传》对宋明儒学的影响,因为宋儒正是根据这些概念和命题,发掘了其深刻的义理,打通了生和仁。明代儒者,则继承了宋儒的义理,将生和仁进一步打通。如果说,宋代儒者将生和仁贯通起来了,那明代儒者就是处在由生、仁互通到生生与仁互通的过渡中,而到了清代戴震这里才将“生生之谓仁”的命题确定下来并形成体系。

其实明代已经有将生生与仁打通的学者,并且有明确提出“生生之谓仁”这一命题:最早的应该是明中叶与王阳明同时期的儒者李谷平,其言“生生之谓仁,存存之谓学”[56]。其虽然提出“生生之谓仁”这样的命题,但学问的根底是心学,其强调“敬其见天地之心乎?人得是心以为心,人之心天地之心也,但私则与天地不相似,一去其私,则我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之为圣人,全此心而已”[57]。认可心的根本作用,因而其虽然提出“生生之谓仁”,却并未作深入的发挥。其后,甘泉后学亦提出这个命题:“根孝弟,是不离根发生处,故生生之谓仁,舍此便是无根之学。仁义礼乐,何实之有!”[58]但这里,是在“孝悌”这样一个相对狭隘的范围内进行讨论的,不能上达天道,所以并没有成为甘泉后学学问的立根处,也并未引起大的影响。其他虽然涉及生生与仁的关系,却没有大肆鼓吹,并成为自己学问中重要范畴或命题的明代儒者还有不少,如:“天地间只是生气中有此生理,在人亦然,故名曰性,而总谓之仁。是仁即系天地生物之心,又只是生生之理,又曰气质之性,即告子生之谓也。故张子曰:‘君子弗性也。’”[59]又如:“天地间生生不息为仁,此天理流行也。人心只天理流行便是仁,私欲间断便是不仁。”[60]又如:“天命流行不已,而人物生生无穷,可谓仁矣。”[61]又如:“程夫子兄弟所谓感应,亦有见于一动一静之妙也。一动一静,生生不已,仁之体在我矣。”[62]又如:“何以谓心本仁?仁者生生之谓,天只是一个生,故仁即天也。天在人身为心,故本心为仁。其不仁者心蔽于私,非其本然也。”[63]这里所提出的生生与仁的关系,或者只是在解释前人时偶然涉及的,或者是浅尝辄止并未深入发挥,或者作了发挥却并未形成体系。但这些学问为清儒王夫之、戴震等形成“生生之谓仁”的思想体系弹起了前奏。

王夫之认为:“絪缊者气之母”[64],“太和絪缊之气,为万物所资始”[65]。絪缊状态是天地未分之前,阴阳二气未分之前的状态,其为万物化生的真体,宇宙间一切化生之态都是由此发源,故“天地之间,流行不息,皆其生焉者也”[66]。由此,王夫之建立了其“乾坤并建而捷立”的元气统一体论。[67]这就是王夫之的化生论,在这个立足点上,其强调“天地之化日新”[68],“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69],从而形成了王夫之“性日生日成”的人性论,人的本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日新”的。

与其絪缊化生论相应,王夫之实践其人性论的方法是“熟仁”,“熟仁”见于《孟子·告子上》:“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70]王夫之释谓:“荑稗,艸之似毂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穀之美也。但五穀不熟,则反不如荑稗之熟;犹为仁而不熟,则反不如他道之有成。是以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尹氏曰:‘日新而不已则熟。’”[71]王夫之用谷子的成熟来解“仁”,如果“仁”不熟,还不如“他道”熟,“熟”是“日新不已”的意思,日新不已即生生不已,所以仁要在生生不已之间求得,而非生生之外。王夫之识得孟子在美、熟之间的“求仁”,这正与其变化日新的化生论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王夫之试图用“熟仁”来达到“知几通神”:“存神以知几,德滋而熟,所用皆神,化物而不为物化,此作圣希天之实学也。几者,动之微;微者必著,故闻见之习俗一入于中以成乎私意,则欲利用安身而不可得,况望其德之滋乎!”[72]其安身立命之处正在于贯彻一个熟仁功夫,去洞察私之萌芽,以增进德性生长,这一切的发生就是要求熟仁知“几”。这里他将神、几、德等概念用化(即生)贯通起来来说明“熟之仁”。因此,熟仁与天德贯通:“天德良能,太和之气健顺,动止时行而为理之所自出也,熟则自知之。”[73]天德良能是从太和絪缊之气传承下来,是理之自然,这理的自然,化生成熟,熟之仁贯通了天、德、良知。故“大而化之,仁熟而无土不安,合于天德之无不覆,圣矣。无所遇而不安于性,以成身也。故舜之饭糗茹草,与为天子一也;孔子之困厄,与尧舜一也。通乎屈伸而安身利用,下学而上达也矣。”[74]这亦是从化生的角度来讲的,熟仁作为“下学”的方法和工夫,最终目的是“上达”。正因其注重人的能动作用,所以王夫之特别强调“天地之生,以人为始……人者,天地之心”,天地是因为人才化生万物的,所以人是“始”,天地之心与人心天然相通,万物中又只有人有“仁”,而“仁”又是“天地生物之心”[75]。这就形成了一个内在逻辑,天地化生万物,与人心相通而成仁,这是天地之“仁”与人之“仁”的贯通,即人道与天道的贯通,其中内在的是“生生”之理。所以只要运用熟仁的工夫,尽此心,那么就会达到孟子所说的知命知天。所知的天是“天地之化日新”,那经过熟仁所形成的“性”也是“日生日成”的。天地之化、日生日成即生生之理的显现,是《易传》“日新之谓盛德”的很好注解。“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所以王夫之的熟仁就是生生之仁,生生之中就包含着仁心仁性,并且贯通天、心、德、神、几和良知良能。

王夫之通过反思批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絪缊化生”的哲学体系,这既是对“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诠释过程,也是王夫之将生、仁融会贯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源自“生生之谓易”而产生的“日新不已”“性日生日成”的观点,成为其“熟仁”的重要理论支撑。较之宋明时期的理学家,王夫之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扬弃”,从而让自己的理论更加完善,更进一步地将生和仁内化在一起,发展了生、仁互通的思想。虽然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其“化生”思想理论之中无处不彰显着生生与仁的合一。而将“生生之谓仁”深化为理论体系,则有赖于戴震。(www.xing528.com)

戴震在其哲学体系的建构中不仅明确提出“生生之谓仁”的思想,而且将其发展成自己哲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在《原善》中提出这个命题,并做了深刻分析说道:

生生者,仁乎;生生而条理者,礼与义乎!何谓礼?条理之秩然有序,其著也;何谓义?条理之截然不可乱,其著也。得乎生生者谓之仁,得乎条理者谓之智;至仁必易,人智必简,仁智而道义出于斯矣。是故生生者仁,条理者礼,断决者义,藏主者智,仁智中和曰圣人。[76]

戴震直陈“生生者,仁乎”,并反复强调说“生生者谓之仁”。“生生者仁”这一观点,是其在对《易传》“生生之谓易”的深入理解上得出的。他提出“生生之谓仁”,并将其贯通到儒家的四端“仁义礼智”之上。程朱是用“生”打通了天、心、仁,而戴震则用“生生”打通了“易与仁”并推及“义礼智”,所以其言“至仁必易”。戴震真的是悟到了孔子所感叹“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真谛,即践行“仁”达到了极致就必然合乎“易”道,这正是孔子把《易》纳入儒家范畴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戴震发挥了他的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仁者,生生之德也。‘民之质矣,日用饮食’,无非人道所以生生者。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自人道溯之天道,自人之德性溯之天德,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仁也。”[77]又认为:“在天为气化之生生,在人为其生生之心,是乃仁之为德也。”[78]戴震将生生之德作为其人性论的“性”,这个生生之德就是“仁”。戴震以“生生之仁”为其“血气心知”的理欲观开拓了理论基础。日用饮食是人的天性,顺遂人的天性而为就是生生之德,就是仁。由人道追溯天道,由人性追溯天性,那么使万物生生不息的也是仁。所以“遂人之欲,达人之情”才是仁的真正体现。戴震在解“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以“生生”之理来诠释:“《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欤!观于生生,可以知仁;观于其条理,可以知礼;失条理而能生生者,未之有也,是故可以知义。礼也,义也,胥仁之显乎!”[79]他将“生生”贯穿在自己学问的始终,用来解释其宇宙论本体论道德论,可以说生生与仁到戴震这里得到了彻底的贯通。

王夫之到戴震,这是生、仁彻底贯通,“生生之谓仁”成为完整理论体系的阶段,也是对宋明理学总结的阶段。对比之下,程朱所理会出的“生之谓仁”固可称道,但较之于戴震的“生生之谓仁”则逊色不少。独一生字,略显单薄,好像只是此时的生意,虽不能否定其中包含着新的生机,但总觉力度不够。同是生命力,单字只有一棵草的生意,而双字则是一片草的生机。单字只是一时的生意,而双字却是亘古以来的生机。不唯如此,从内涵上来看,无疑生生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深厚。所以笔者并不同意“以生释仁,戴震与理学家同”[80]的观点,宋代理学家仅仅是释“生”为仁,而戴震则是释“生生”为仁;宋代理学家打通生、仁,所服务的对象是其理,而戴震则将“生生之谓仁”发展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