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文明之精神及世界之壮丽景观

中华文明之精神及世界之壮丽景观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宫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传统哲学的理念。这与明朝皇宫有着密切关系。后被谪戍贵州龙场驿,居无一室、食无粒米,生活在极端艰难的境遇之中。在五百年前,王阳明达到了《左传》“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境界。这一次更是与故宫密切相关。据统计,到2019年末,北京故宫博物院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933万余人次,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年参观人数之最。故宫更是中华文明史上、人类文明史上一座高大壮丽的丰碑。

中华文明之精神及世界之壮丽景观

故宫的建筑、器物、书画、人物等映现的哲思是什么?是精神,是哲学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打通天、人、古、今的关系,就是哲学。故宫所体现出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传统哲学的理念。

如“中”“正”“和”“安”的理念。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时期的“何尊”首见铭文“宅兹中国”,突显“中”之理念。北京城和故宫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子午线即中轴线,更突出一个“中”字;中轴线上北京城的正阳门突出一个“正”字,乾清宫内宝座上方悬匾御书“正大光明”也突出一个“正”字;皇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与太和殿前太和、协和、熙和三门,都突出一个“和”字;皇城六门—天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都突出一个“安”字。

中与正—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中正型理论建造的。都城在国域居中,宫城在北京居中,三大殿在宫城又居中。居中与对称相呼应,北京的宫殿、坛庙等也多是对称的。“能合乎中,即是合理。”[30]这体现儒家文化大中至正的哲学理念。

和与安—就“和”而言:宫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别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突出“天”,就是皇权神授;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突出“极”,就是皇权;清初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就是冀望社会协和。这个由神权的“天”,到君权的“极”,再到社会的“和”,前述皇城六门都突出“安”字。这反映出帝制社会虽然发展缓慢,思想理念却在不断进步。

“中正和安”—中则正,和则安。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礼记·中庸》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当然,“中正和安”在帝制时代只能是一种理念、一种期望,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完全实现的。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从秦到清2000多年帝制期间,先后出现经学玄学理学心学、实学五个重要节点。第一个在西汉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成为经学。第二个在魏晋,儒学糅杂道释,崇尚虚玄,形成玄学。第三个在宋朝,在“二程”基础上,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第四个在明朝,弘正年间形成阳明心学。这与明朝皇宫有着密切关系。王阳明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为状元,做了弘治帝的老师。王阳明中进士后,官刑部主事,因其正直,受到大太监刘瑾的残害。正德元年(1506),刘瑾逮捕御史戴铣等20余人。王阳明疏救,惹怒了刘瑾,被拖出皇宫午门,遭廷杖四十。后被谪戍贵州龙场驿,居无一室、食无粒米,生活在极端艰难的境遇之中。王阳明住居洞穴(后称阳明洞),坚韧不拔,苦思苦索,终于在“龙场悟道”中,创立“阳明心学”。他著书收徒,广为传播,建功立业,忠心报国,临终之时,依然“此心光明”。在五百年前,王阳明达到了《左传》“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境界。第五个在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总结明中后期空疏论道,“重心轻实”,大空套话,充斥庙堂,是明朝覆亡的一个思想原因,而提倡“经世致用”。康熙帝等力诫“华言浮说”,[32]提倡“实学”,“敦崇实学”。[33]他说:“虚文多,则本意晦;枝辞繁,则实理微”。[34]时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之花,结出“康乾一统”的“实学”之果。这一次更是与故宫密切相关。故宫所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就是创新的哲学;故宫所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朱熹《观书有感》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分四层,因果递进:因源头活水,方渠清如许;因渠清如许,才光影徘徊;因光影徘徊,故方塘如鉴。所以,朱熹这首诗的旨趣就是“活水”,也就是“日新”。正如《礼记·大学》引述汤之《盘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00年的故宫,为我们—充盈哲学理念、修润精神境界、涵养艺术素质、蕴育高尚品德、丰富博大心智、吸纳康寿鉴戒,提供了可贵的场景、可行的路径、可看的实物、可用的经验、可学的俊杰、可斥的丑相。据统计,到2019年末,北京故宫博物院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933万余人次,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年参观人数之最。所以,故宫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伟大的课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伟大的教科书。故宫更是中华文明史上、人类文明史上一座高大壮丽的丰碑。

综上,要用两只眼睛看故宫:一只眼睛看5000年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另一只眼睛看因封建皇帝任性所造成的不幸和灾难。

【注释】

[1]《明太宗实录》卷二三一、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戊。

[2]《明太宗实录》卷二三三、永乐十九年正月甲子朔。

[3]《明太宗实录》卷二三六、永乐十九年四月庚子。

[4]《明仁宗实录》卷十三,洪熙元年三月戊戌。

[5]“阜城”,《明英宗实录校勘记》据“广本”“抱本”,“城”作“成”。

[6]《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四、正统四年四月丙午。

[7]《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三、正统六年九月甲午朔。

[8]《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五、正统六年十一月甲午朔。

[9]《明太宗实录》卷二三二、永乐十八年十二月癸亥。

[10]故宫重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建筑,有“二门”即午门主楼、神武门楼,“二殿”即太和殿、奉先殿,“二宫”即乾清宫、坤宁宫,共六座。

[11]《故宫建筑图典》,于倬云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北京。(www.xing528.com)

[12]王旭东:《使命与担当——故宫博物院95年的回顾与展望》,《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0期。②俄国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或译作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13]《明太宗实录》卷七十三、永乐五年十一月乙丑。

[14]《清稗类钞·著述类1》。

[15]《清高宗实录》卷九五八、乾隆三十九年五月丙寅。

[16]《清宫档案说清史》,邹爱莲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武汉。

[17]《清史稿·蒋衡传》卷五百三,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18]《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19]《明史·郑和传》卷三百四,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0]《明史·侯显传》卷三百四,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1]《明太宗实录》卷一六九、永乐十三年十月癸巳。

[22]《满洲金石志》,罗福颐著,卷六,满日文化协会印本,长春。

[23]《明史·张鲸传》卷三百五,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4]《明史·文震孟传》卷二百五十一,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5]《明史·严嵩传》卷三百八,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6]《清史稿·林则徐传》卷三百六十九,中华书局标点本,北京。

[27]《明史·夏原吉传》卷一百四十,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8]《明史·后妃传》卷一百十三,中华书局校点本,北京。

[29]同上。

[30]《清圣祖实录》卷二四六、康熙五十年六月癸亥,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

[31]《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北京。

[32]《清圣祖实录》卷二七八、康熙五十年六月癸亥,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

[33]《清圣祖实录》中”实学”出现十二次之多,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

[34]《清圣祖实录》卷二七八,康熙五十七年四月癸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