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8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杰斯提出了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之一是关爱学生。题干强调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因此是陶冶法。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018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杰斯教育思想。罗杰斯提出了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他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情感和认知。教育就是促进这两方面同时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人”。

2.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认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题干所述符合生物起源说。

3.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根据题干描述,黑暗的地牢环境对卡斯·豪瑟造成巨大的影响,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4.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之一是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强调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C选项,教师将小华的位置调到教室某个单独的角落里,不让他影响其他同学,违背了该职业道德规范。

5.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日常用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一词,这些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例如“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中的“教育”;第二类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例如“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中的“教育”;第三类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例如“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中的“教育”。题干中描述的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是作为过程的教育。

6.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训的作用。校训的作用包括:评价作用、导引作用、激励作用。其中,评价作用强调校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校训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使每一个师生经常性地看到它,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久而久之,逐渐受其感染,慢慢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直至最终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题干中的描述属于校训的评价作用。

7.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A选项错在不能忽视哭泣学生;B选项方式过于严厉,不利于营造课堂氛围;D选项没有及时处理学生哭泣的问题,会影响正常授课。只有C选项做法是正确的,既能让课堂正常进行,又能关注到哭泣的学生。

8.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中的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强调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因此是陶冶法。

9.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变相体罚。变相体罚是指用体罚方式以外的其他形式来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同样会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心灵。其形式归纳有以下几种:(1)罚抄:罚抄词语、定律等超过五遍;诗歌、规则等超过两遍;课文超过一遍。(2)罚钱:不论数目多少,不论形式如何。(3)罚做值日或罚其打扫卫生并连续几天。(4)逐出教室而不及时处理。(5)辱骂学生,讽刺挖苦学生。(6)敲教鞭,甩东西。(7)未经领导同意,随意停课或停止学生参加一切活动。因此①③⑥⑦属于变相体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④缺乏惩罚的针对性。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角色。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心理调节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根据题干可知,吕老师通过找小青谈心,帮助小青调整了不良情绪和心态,体现了吕老师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的角色。

1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结课的方法。归纳法是教师引领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的规律、系统的知识结构等的方法。题干中,李老师在结课时引导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这种结课方法属于归纳法。

1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根据题干描述,吴某对他的孩子揠苗助长,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等规律。

1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C选项,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状况,是授课计划(教案)体现的内容,不是课程标准体现的内容。

1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1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辈教师策略。同辈教师策略又叫成对学生策略,是在教与学的情境中,安排一个或一组学生去帮助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的方法。同辈教师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策略,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相互之间很少有威胁而敢于问同学问题,学生用的解释语言也更容易被同学理解,实施帮助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但最有效的指导状态是当同辈教师精加工信息、直接注意任务特征、提供程序的帮助、显示如何使用信息时,对同辈教师进行适当的训练,教给同辈教师一定的教学经验,才可能使同辈教师策略更有效。教师在使用同辈教师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要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学习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任何人都有优点,每一个人都能在别人身上学习知识,并且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牢固,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融洽同学间的关系。(2)教师要准确地评估学生的需要,合理地配对。好朋友间的配对要注意避免其从认知任务向社会作用的转移。(3)对同辈教师加以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明白各自的作用。(4)1个同辈教师和不超过3个学生为组,最好是1个同辈教师和1个学生为一组,并且在一起学习的时间限制在4—8周。由此可知,A选项表述错误

1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特点。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题干强调聚精会神写字导致顾此失彼,表明学生的注意范围有限。

1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教育方式。题干强调该同学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班主任应当较多地采用正面激励措施,适当给予负面压力

1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类型。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其中,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题干强调学生是先学长方形再学正方形,而且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因此是下位学习。

1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其中,调节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总结教训等。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

2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术。形象联想是精加工策略记忆术的一种,也称为视觉想象,是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题干描述“飞机”“大树”可以联想成“飞机撞到大树上”,这属于形象联想。

2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3—6岁)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性,体验目的的实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题干中,小梦帮助妈妈做家务属于主动探索外界世界的一种方式,因此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2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强调后面的记忆效果好,说明前面的受到倒摄抑制。

2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替代性强化。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题干中,看到别人被奖励,就好像自己也受到奖励,这属于替代强化。

2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学生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则更表明他们需要教师的辅导与帮助。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学生指导。根据该理论,小凡将失败的原因归为难度环境等外部因素能减轻内疚感和无助感,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2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根据题干的描述,心理健康老师对小林采用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

2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试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根据题干的描述,符合考试焦虑症的特征。

2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触电急救常识。触电急救主要是现场急救,一般先脱离电源,可以先关掉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棍或橡胶制品挑开电线,不可接触潮湿导体。查看伤情,如有烧伤可以现场简单处理后送医院治疗,如果发现心跳呼吸骤停,需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C选项给阿香泼冷水是错误的。

2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终身学习强调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干强调教师不断学习新事物,属于终身学习。

2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此可知,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且屡教不改后,才能开除,B选项表述错误。

3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A选项表述正确。B选项教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教师义务第四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选项家长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D选项同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一)组织作弊的;(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31.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直观教学的种类包括:(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言语直观。题干强调用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因此注重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以及言语直观。A选项错在直观主要获得的是感性知识。

32.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老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教学目标设计;(2)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5)教学评价设计;(6)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33.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师观。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包括:(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4.A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育的关系。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首先,各育间不可分割;其次,各育间不能相互代替。故B、C选项表述错误。

35.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非制度化教育的理解。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制度化教育又称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属于非制度化教育。因此,A、C、D选项属于非制度化教育,B选项属于制度化教育。

36.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的分类。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时参与的肌肉群的性质不同,分为细微型的动作技能和粗放型的动作技能。细微型的动作技能也称精细的动作技能,指用小肌肉群所完成的动作技能,通常在比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一般对动作的精确性要求高。例如,绣花、弹琴、写字等。A、B选项属于粗放型动作技能。

37.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解。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因此该校长的做法不正确,A选项正确。B、C、D选项都是关于全面发展的观点,是正确的。

38.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包括:(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2)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3)教学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4)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5)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39.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根据其实验“饿猫逃出迷笼”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0.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三、判断题(www.xing528.com)

41.A 【解析】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基础性。基础性强调素质教育向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基本素养”而不是职业素养或专业素养;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专家或某一行业的行家。故本题正确。

42.A 【解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目标。故本题正确。

43.B 【解析】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人口功能。故本题错误。

44.A 【解析】师生关系民主化,既不是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也不是所谓现代教育的“儿童中心”,而是把二者尽可能统一起来,提倡师生关系平等,尊师爱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能动性。就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推进师生关系民主化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提高和保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故本题正确。

45.B 【解析】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成人教育是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故本题错误。

46.B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判断动机高尚与低级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如果把学习看成是对社会多作贡献和应尽的义务,则是高尚的学习动机;而把学习看成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则是低级的学习动机。题干中,学习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名誉以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属于低级的学习动机。故本题错误。

47.A 【解析】去个性化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作去个性化。故本题正确。

48.B 【解析】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任何信息只要得到足够的复习,均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因此,复习是持久保持记忆的根本方法。故本题错误。

49.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题干中,叶某违反行政法律被行政拘留,能取得教师资格。故本题错误。

50.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故本题正确。

四、简答题

51.【参考答案】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合作学习对班级人数的要求较高

合作学习研究者认为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在2—6人之间,一般而言,一个班的小组总数不应超过5—6个组,这就要求合作学习班级的人数应在30—40人之间。如果学生人数过多,不仅仅是给分组、小组排座等带来了困难,而且使课堂气氛难以控制。小组数过多或者是每一小组内学生人数过多都会给任课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

(2)合作学习中学习内容的选择

合作学习比较适合于有一定难度、具有一定探究性质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基础知识或者是知识点较为密集的内容,适宜于专业教师精讲,不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如课文讲解;较简单的内容,只需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即可,也不适合合作学习,如生词学习。合作学习内容的确定应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应是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又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可以来解决的,如课文后的讨论题、辩论题等。

(3)教师的管理能力

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小组的效率和质量。前面提到合作学习小组数不能太多或是小组内学生人数也不能过多,是因为如果组数或者人数过多,教师就有可能顾此失彼。即使组数或是人数符合要求,要求教师照顾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驾驭课堂管理的能力较高,否则课堂就有可能出现混乱的局面,从而使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合作学习就有可能事倍功半。

(4)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

合作学习的时间并不固定,可长可短。教师可以把一节课或是几节课的时间用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究,进行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就某一问题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合作讨论或学习。合作学习对时间的要求是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来进行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教师的教学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五、论述题

52.【参考答案】合理的布置作业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高效地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学生减负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总之,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合理的布置作业,使作业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53.【参考答案】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为创造力提供大量机会;②重视独特问题、想法和解决方法;③向学生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④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的气氛;⑤避免同伴的评论性评价;⑥提供感受环境刺激的经验;⑦避免限制思维的例子或模式;⑧偶尔根据能力进行分组;⑨允许实践和课程安排的灵活性。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践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材料分析题

54.【参考答案】(1)材料中王老师的做法是欠妥的,肖老师的做法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材料中的王老师过于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而忽视了在学生面前树立正确的教师威信,也没有做好课堂监控。威信是教师的威望和信誉,是学生对老师心悦诚服的力量,而课堂监控是指教师应该及时地对课堂上出现的微小的问题行为给予控制和矫正。材料中王老师对于在课堂说悄悄话和打闹的同学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最后开始出现学生在课堂上打闹现象。

第二,材料中的肖老师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班级常规,树立教师威信,另一方面能够做好课堂监控,恰当地进行奖惩。良好的教师威信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及时的课堂监控以及恰当的奖惩能够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行为起到预防和矫正的作用。材料中学生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以及学生自觉性越来越高等,正是肖老师具备良好教师威信以及做好课堂监控等方面的体现,但是肖老师严苛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氛围紧张,出现了材料中学生不敢回答问题的现象,所以肖老师应遵循严慈相济的德育原则,不仅要做好课堂监控,维持课堂纪律,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轻松愉悦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2)教师创设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予以重视。我认为教师创设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分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课堂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双向师生关系,并且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例如通过课堂合作学习等活动。

第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和所教内容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引导学生学习,才不会导致案例当中学生不发言或者发言雷同,甚至是缺乏质疑精神和探讨热情。

第三,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包括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教师采用民主型的领导风格,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精神,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倾听学生不同的观点,发扬教育民主。

第四,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教师期望效应又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期望,有利于促使学生向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予以不同的鼓励,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予不同的期望。

总之,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生动活泼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