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历年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历年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受训者自己走上讲台讲演,扮演教师,因此被称作“角色扮演”。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效率高,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老师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没有直接告诉答案,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历年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锻炼法。锻炼法(也称为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2.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课程内容的特点。现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生活化、综合化、生本性、开放性。其中,综合化体现在,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课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既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的基本过程。

4.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会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具体策略有增加参与、保持动量、保持教学的流畅性、管理过渡、上课时维持团体的注意焦点等。A选项,注意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的任务,内容不能过难或者过易,所提出的指导性要求应该以学生当前的水平为基础。B选项,增加参与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生动有趣,有参与性,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学生愿意积极参与。C选项,保持动量是指课堂教学要有紧凑的教学结构,避免打断或放慢,使学生总有学业任务。D选项,教学流畅性是指不断注意教学意义的连贯性,即课堂上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时所花的时间极少,并且能给学生一个注意信号

5.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夸美纽斯的著作。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该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6.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微格教学。角色扮演是微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受训者训练教学技能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即受训者自己走上讲台讲演,扮演教师,因此被称作“角色扮演”。为营造出课堂气氛,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充当学生。受训者在执教之前,要对本次课做简短说明,以明确教学技能目标,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讲课时间根据教学技能的要求而定,一般5—10分钟。整个教学过程将由摄录系统全部记录下来。

7.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特征。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因此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8.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是指教学评价可以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有定向引导的功能,能引导评价对象趋向于理想的目标。教学评价是目的性、规范性很强的活动,科学的评价行为具有明确的评价目的、预设的评价指标系统以及严格的评价程序,这使得教学评价就像一个“指挥棒”、一把“标尺”或一盏“指路灯”引导着人们活动的方向。对教学活动的展开起着“定标导航”的作用。

9.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的具体内容。教材的具体内容由事实、概念、原理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A选项,教材中的事实就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过程或者是试验中进行的过程和结果。描述学科和解释性学科都含有大量的事实资料。B选项,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是对教材中大量事实资料的理性加工,是具有抽象性质的理性认识形式。C选项,原理是已经被验证了的、公认的、不需要加以论证的命题,是教材科学性的重要性标志。D选项,内在联系主要是指教材中事实、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媒体的类型。教育媒体一般分为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传统教育媒体指黑板、粉笔、教科书、挂图、标本、模型等。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装备的,用来记录、储存、传递和控制教育信息的媒体。因此D选项属于现代教育媒体。

1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效率高,一个教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

1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有:(1)传递和保存文化,即传承功能;(2)筛选和整理文化,即选择功能;(3)交流和融合文化,即融合功能;(4)更新和创造文化,即创新功能。其中,创新功能是指教育不仅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如新的作品、新的思想和新的科技,还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才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题干中,接受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的音乐创作者开展创造性音乐活动,将传统戏曲和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这反映了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1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导入。“联系旧知,提示新课”是指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提问旧知识为手段,在旧知识里面带出新课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去探求新知识的一种导课方式。题干中老师先提问学生“发展是什么”以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接着提出一系列由此产生的问题,进入新知识领域,这是“联系旧知,提示新课”的导入方法。

1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导入的原则。教学导入的原则包括:导入要合情入理;导入要因课制宜;导入要简洁明快;导入要灵活多变;导入要有艺术性。因此不包括D选项。

1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老师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没有直接告诉答案,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函授教育的特点。函授教育的特点包括:(1)学员在教师书面指导下自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按照函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习;(2)学习形式灵活机动,既适应铁路、公路、地质水利等许多流动性大的部门的职工学习,又适应工作条件特殊和有家务牵累的职工学习;(3)专业设置针对性强、实用,学员不脱产学习,收效快;(4)花钱少,不需要新建校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各种教学设施。

1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角色。教师的常规角色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题干中教师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体现了教师的朋友角色。

1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班级民主管理是指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题干中班主任通过每天安排值日和班委检查卫生的形式督促大家做好班级卫生工作,属于民主管理模式。

1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学习。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心理表征和认知加工等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使得观察学习有异于简单的模仿学习。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并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形成观察者自己的行为。因此,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班杜拉据此提出了“创造性的观察学习”的概念,并认为学习者通过观察不同榜样的行为并对其进行整合,或从多样性行为中获得启示,从而形成新的行为和认知。题干中老师告诉学生不要因为看到别人过马路自己也跟着过,即不要简单地模仿别人的行为。

2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教师因为穿着旗袍进教室,引起学生的讨论,无法进入学习状态。A选项的做法会耽误上课时间,不可取。B选项的做法会暂时打消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C选项和D选项并不能有效缓解学生讨论的热情,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

2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题干中周浩上课喜欢和同学说话,不仅耽误自己和同学学习,还会影响课堂纪律,作为教师应该采用直接纠正策略,及时制止,快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注意到课堂上来,课后再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了解原因,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C选项班主任的做法是最合适的。

2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机智。题干中学生上课忘记带水笔,美术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水彩笔借给学生用,同时提醒学生下次要注意,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顺利进行,也不会耽误学生画画。C选项的做法是正确的。

2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问。与提问密切相关的教学技能包括候答、叫答和理答等。其中,叫答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选择学生来回答。题干中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默不作声,课堂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进度滞后。由于老师提的问题难度适中,是学生可以回答上来的,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叫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推动课程的前进。

2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不包括统一性。

2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认为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其中,高级心理机能是以“语言”为中介,是人类所特有的,包括观察、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等。题干中小优根据攻略的描述想象游玩的场景,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的想象,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范畴。本题易错选A选项,随意机能指心理活动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是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2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

2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法。强化法可以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题干中当学生做出主动询问老师问题的行为后,老师给予耐心的解答和鼓励,是利用了正强化方式以增加学生主动询问问题的概率,因此属于强化法。

2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其中,自我监控指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的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题干中小天做完作业之后进行自我检查属于自我监控。

2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类型。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题干中小胜英语的学习对汉语拼音的学习产生了阻碍的作用,属于负迁移。

3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品德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此B选项的说法错误

3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式的层次性特征。图式是有层次的,大的图式包含小的图式,小的图式包含更小的图式。当然,小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没有下一级图式,这些可以称为基本图式。题干中小的图式嵌套在大的图式中,体现了图式的层次性。

3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功能。知识的功能包括:(1)知识具有辨别功能:人可以基于有关知识对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辨认和归类,从而对它们不再感到陌生。(2)知识具有预期功能: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时,人就可以通过推论对事物形成一定的预期,推知事物会是怎样的,它会怎样发展变化等。(3)知识具有调节功能:个体总在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来确定活动的程序,并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题干中小珍在考驾照时学习的驾驶知识让她知道遇到某种状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因此在实际开车时能够应对各种状况,体现了知识的调节功能。

3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其中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命题的学习。题干中学习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规则学习。

3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的类型。强化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结,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金钱对婴儿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D选项中饥饿的一级强化物是食物,有了钱就可以买食物避免饥饿,符合二级强化的内涵。其他三个选项均是一级强化。

3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的特点包括:对象具有客观性;执行具有外显性;结构具有展开性。因此A选项属于动作技能,B、C、D选项都是心智技能。

3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生的教育贡献。华生是公认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3年,他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3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三个阶段是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以为自己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题干中当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孩子帮妈妈递过洗衣粉,他便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符合该阶段的表现特征。

3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反思方法。布鲁巴奇等人提出四种反思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看到的情景,并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共享;(4)行动研究: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题干中小胡写下自己经验,并与帮带自己的老师一起分析的方法属于反思日记。

3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里弗斯的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教学专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及其准备方面专门化的才能,是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能力的关键才能。德里弗斯曾经将教师教学专才的发展划分为五个水平,即:新手水平、优秀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其中处于新手水平的,往往是刚从大学毕业从事教师职业或师范院校的处于实习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重新认识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要仔细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在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亲自从事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并获得教学经验。

4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众。从众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4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通过分解新教材、比较已掌握的知识,清晰明确地感受新教材)、联想(建立新旧观念的联系,使学生在新旧观念的联系中继续深入学习新教材)、系统(在教师指导下,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论和规律)、方法(通过实际练习,运用系统知识,使之变得更熟练、牢固)”的“四阶段论”,也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题干中教师讲完连通器原理后,让学生思考喷泉的工作原理,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新旧教材,使之建立联系,因此属于联想。(www.xing528.com)

4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小步子呈现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其中,积极反应原则指对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让学生作出积极反应。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

4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资源的类型。根据教学活动中认识的指向性指标,可将教学资源划分为主观性教学资源和客观性教学资源。主观性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活动的依存于教学活动主体自身的特征,如教师的知识观、知识经验、智力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效能感、教学准备状态、期望等都是依存于教师身上的影响教学活动的主观因素。因此A、C、D选项都属于主观性教学资源,B选项属于客观性教学资源。

4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

4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坚持言行雅正”准则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题干强调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体现了教师要坚持言行雅正。

4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坚守廉洁自律”准则要求教师做到: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题干中黄老师向学生家长推销妻子的保险产品,违背了坚守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

4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题干中班主任由于小星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劝退,侵犯了小星的受教育权,做法不合理。

4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本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因此题干中第(1)(3)条说法正确。

4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中的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5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题干中的学校做法违背了此条法规的要求。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

51.A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国家观念教育;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教育;国情教育,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而奋斗的教育;国防教育;国际主义与世界主义教育等。因此A、D选项符合题意。本题易错选C选项,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属于民主与法制和纪律教育的内容。

52.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的优点表现为:(1)利用情境因素组织教学,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2)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设置难度大。因此D选项表述有误。

53.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总结性测评。总结性测评(即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用于评定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检查教学的有效性和教材教法的适当性,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这项评定也将为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动机、明了未来努力方向提供了参考。

54.A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辅导。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教师的课外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课外辅导的内容很广泛,如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参观、看教学影片或录像等);作业辅导;指导学生的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活动等。因此C选项正确。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因此D选项正确。

55.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编排学生座位的注意事项。班主任编排学生座位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切忌徇私情,照顾各种关系;(2)要充分发扬民主;(3)要尽量体现互补性;(4)要适当轮换;(5)变换座椅摆法。

56.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学生生理成熟以性机能的成熟为标志,而心理成熟以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这两方面的成熟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生理成熟要早于心理成熟。

57.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接近景性动机。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受到某种奖励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

58.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念转变的条件。波斯纳提出一个人原来的观念要发生转变(顺应)需要满足四个条件:(1)对原有观念的不满。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观念失去了作用,学习者才可能改变这一观念。(2)新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对新观念形成整体的理解和深层的表征。(3)新观念的合理性。新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观念、信念是一致的,不存在冲突,它们可以被重新整合。(4)新观念的有效性。有效性意味着个体把新观念看作解释某种问题的更好途径。题干中小关观点的改变,可能基于以上四个条件。

59.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师观。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应该承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等新角色。题干表述强调了要做终身学习型教师,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对知识的垄断、传统的“教育即传授知识”等观念。题干中强调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获取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此外,题干还强调仅靠围绕教学展开的学习很难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这种对知识更新和知识创新的需求,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教育能力,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题干中未涉及师生关系方面的内容,C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60.A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第三部分 判断题

61.B 【解析】《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题干中“个人劳动”的说法有误。故本题错误。

62.B 【解析】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第一种是显性知识,是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第二种是隐性知识,是未被表述的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故本题错误。

63.A 【解析】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故本题正确。

64.B 【解析】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相同点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但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承认教育为人类独有;而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否认教育为人类独有。故本题错误。

65.B 【解析】教育现象中包含着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不会存在于教育现象之外,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构成教育问题。只有当教育现象中的某些矛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具有研究价值的时候,才能构成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故本题错误。

66.A 【解析】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具体表现在耗竭感、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题干中车老师消极评价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等言行,符合职业倦怠的表现。故本题正确。

67.A 【解析】要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在班级管理中,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故本题正确。

68.A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包括记笔记、记忆术、生成性学习、提问、理论联系实际等。题干中小红利用的谐音法是记忆术的一种,因此是精加工策略。故本题正确。

69.B 【解析】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要高于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故本题错误。

70.B 【解析】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故本题错误。

71.B 【解析】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时,解决者常常首先要确定问题是否真的存在。有时,所寻找的信息实际上就隐含在情境中,只是我们一时没有察觉。其次,问题解决者要查明问题的实质。为了解决问题,解决者必须思考分析问题的背景信息,把握问题的实质。故本题错误。

72.A 【解析】知识不能简单等同于能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故本题正确。

73.A 【解析】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对于那些必须能长期地准确回忆而且又没有什么意义的操练信息最为有用,例如背乘法口诀表和化学元素周期表最适宜用过度学习。故本题正确。

74.B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题干描述的应是场依存型学生的表现。故本题错误。

75.B 【解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遗忘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多后少,先快后慢。人们产生遗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等。故本题错误。

76.A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故本题正确。

77.B 【解析】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发展,但是他们的自我描述更多则是从外部的特征进行的,比如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从姓名、性别、年级和身体特征等方面进行描述。他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绝对化的特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外部特征的描述向对内部品质的评价发展。故本题错误。

78.A 【解析】法律和道德的调节范围具有宽窄互补性。道德既能调整教师的行为层面,又能深刻触及教师的思想、观念、情感甚至信仰等精神领域;而法律制度只能调整教师的行为层面,即使某位教师有着极不道德的观念,只要该观念不表现为行为,法律制度就不能对其进行制约和调整。故本题正确。

79.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题干中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在履行义务的范围内。故本题错误。

80.A 【解析】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有效性,即法的保护力和约束力,一般包括三类: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及时间效力。其中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律适用于哪些人。这里各国的确定标准不一,有的采取属人原则,凡本国公民一律适用;也有的采取属地原则,在本国领域内的本国人和外国人一律有效;还有的以本国利益为标准,采取保护原则。我国采取的是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这也是当今许多国家所奉行的原则。我国教育法适用于全体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此外,我国《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故本题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