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音乐学导论-民族音乐学概论

跨文化音乐学导论-民族音乐学概论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被音乐学家引申到民族音乐学领域,即成为“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但是,论述至此本书也应特别指出,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在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理论中的魅力,不在于这一观念的绝对性而正好在于这一观念固有的相对性。这就是说,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本身也是相对的。

跨文化音乐学导论-民族音乐学概论

民族音乐学发展至当代,愈来愈多的学者通过实践逐步认识到,在上述一些观念指导或影响下去从事具有浓厚社会科学特点的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诸多局限性,它不可能科学地帮助民族音乐学工作者把握和揭示出所涉民族或地区音乐事象内部结构的本质和音乐事象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之关系。所以,在社会科学界不断有学者在其理论阐述和个案研究中强调研究者要树立客观、中立的价值观念,在音乐学界也不断有学者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提出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应当树立“立足于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固有的思维和价值的体系来从事学术研究的态度”[17],这就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和各国多数民族音乐学工作者极力在其理论阐述和研究工作中倡导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

“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也称“文化相对论”,原本是美国文化人类学界盛行的一种主要针对“异族文化”对象的学术思潮,20世纪以来,经历史理学人类学家博厄斯及其追随者极力宣传而得以流传。博厄斯在所著《原始艺术》(图15)序言中开宗明义地宣称:

图15 《原始艺术》中译本

研究原始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以这两条原则为指导:一条是在所有民族中以及现代文化形式中,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基本相同的;一条是一切文化现象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这一表述的核心观点,就是强调要抛弃本位的将某一民族的文化作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18]。具体来说,就是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都不相同的各民族文化,均视为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而得到普遍承认,并进一步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绝对正确的民族文化,相互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客观存在的价值和作用。显然,这是一种基于人类群体与群体之间“民族文化”最高层面的总体认知,而不是民族文化总体层面之下的若干“细节文化”和“类别文化”之间的相互比较。

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被音乐学家引申到民族音乐学领域,即成为“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将文化相对主义作为一种音乐价值观来运用,日本民族音乐学学者山口修曾这样解释:

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呈现出多种内容,反映了特定自然环境的物质文化,受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制约而定型的演奏习惯,一定程度上反映美的价值标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歌词,还有音乐的构造……这一切都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呈现出来,放眼世界来观察这种状况就知道,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着不同的生活,而支撑着它们的价值体系也是不同的。用这种看法来认识民族性的表现,叫做“文化相对主义”。[19]

此即是说,处于不同民族、不同价值体系中的音乐传统和传统音乐,在当今世界上只能是并存的而不是代替的;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是否会逐渐走向趋同或逐渐更趋独立,是由相关民族所处自然环境和特质文化所决定的而不是受限于某一民族特定的价值体系。

当然,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念的正确树立,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停留在理性层面和阶段上做一般性的认识即可达到目的,还需要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去逐步验证和体现,才有可能使之具有明确而实在的学科方法论意义和科学价值。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实地考察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这些具体的验证和体现,可以从实践者“意识的”和“行动的”两方面表现来加以衡量和验证。

1.意识的表现

意识的表现,是指一位民族音乐学实践者在考察某一民族的某种音乐事象时,是否努力做到抛弃本位的美丑概念、本位的艺术水准高低模式、本位的情感体会和本位的功利目的,尽可能地树立客位的美丑概念、客位的艺术水准高低模式、客位的情感体会和客位的功利目的。

由于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含习惯势力的顽固性,使得民族音乐学考察者和研究者常常需要完全自觉和通过极大的努力才可能在音乐意识上进入对象客位的“角色”,了解一个陌生人不容易,了解一个陌生民族更不容易,而了解一个陌生民族的陌生文化则更更不容易。这就像民族音乐学家纳特尔强烈感受到的那样:

作为西欧文化的成员,我们从小就适应于一种复杂而专门化的音乐,而且还附带一条理论,说它是最优秀最高级的音乐。当我们在谛听其他文化的音乐时,我们的自然倾向就是把我们的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加以纠正,使之符合于我们的想法。[20]

由此可见,主位音乐意识的根本改变,客观音乐意识的牢固树立,对于民族音乐学实践者来说并非易事,只有通过自觉地、有意识地不断努力和长期融入非主位音乐环境进行体验和理解,才可能客观地逐步转换到恰当的客位文化位置上来。(www.xing528.com)

2.行动的表现

行动的表现,是指在实地音乐考察的具体行为和操作上,首先要体现为对被考察对象主体及其所属音乐文化的尊重以及与被考察对象主体构成平等交流的关系,不可自执文化和人品的“优越”;其次是体现为对音乐事象进行全面细致地采集和忠实可靠的客观描述,不可凭个人主观的好恶随意取舍和片面的观察;再次是在研究音乐事象过程中体现为本位文化理论及方法与客位文化理论及方法的双重运用以及先进仪器的科学测试,不可低视客位音乐文化长期音乐实践积累中可能蕴涵的理念成分与智慧光圈。关于这些行动上的更为具体和更为直接的细节表现,本书其后章节还将继续进行论述。

民族音乐学倡导树立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主张抛弃本位文化中心主义的音乐价值观,尊重世界上每个民族文化中的传统音乐,反对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音乐价值观,无疑会在本学科的理论建设和研究实践中发挥出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唯有这种努力才可能达到客观认识和正确把握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目的。

但是,论述至此本书也应特别指出,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在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理论中的魅力,不在于这一观念的绝对性而正好在于这一观念固有的相对性。这就是说,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本身也是相对的。在音乐学或民族音乐学领域,超越上述基于民族总体音乐文化认知科学目的的调查与研究范围而进入某些局部或细部专门课题研究领域,例如专门探讨某种音乐事象兴衰存亡的过程和规律、研究传统音乐事象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音乐生活需求的生态环境与规律,以及进入传统音乐事象构成中音乐本体艺术性、技术性、特质性构成特征与规律时,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可能会与各民族传统音乐事象永远处于变革和发展的动态观念、音乐人物贡献及作品(产品)质量在相关民族中仍有艺术与技术的“高低”评价观念相抵牾。所以在处理此类理论选题和研究课题时,这一观念便可能会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而被有关传统音乐的动态观念、传统音乐与环境的最佳选择观念和相关民族特有音乐人物贡献及音乐产品质量高低的评价观念等所代替。

【原著选读】

民族中心主义与“高尚的野蛮人”(译文参考)[21]

民族中心主义

一个目光短浅,严格地局限于只考虑自身的需要和愿望的人,一般说来很难和他人友好相处。我们称这种人为自我中心主义者。如果这种人当上了精神病医生,我们会觉得这是件憾事。一个完全用自己的文化作为准绳来判断其他文化的人,是一个民族中心主义者。这 种人不仅不具备研究人类学的条件和素质,而且很可能连认识和处理他自身所在的那个社会里的社会问题也会显得无能为力。

比如说,一位美国的民族中心主义者,可能会把许多社会中为男孩举行的成年礼看成是野蛮的。这些成年礼通常包括劳役折磨、对勇气和耐力的艰辛考验以及痛苦的割礼。这位美国民族中心主义者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竟会有人仅仅为了被公认为成年人就心甘情愿地忍受这么些艰辛。然而,同样是这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又会使他很难对美国的一些习俗发生疑问。比如说,美国人习惯把孩子关在小笼子里,即是说,把孩子放在有栏杆的小床和供爬行的围栏里,这也许会被别的社会的观察者看成是残酷的。由此可见,民族中心主义阻碍我们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此同时,也阻碍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看来我们就不会问一问为什么我们要按我们的办法行事,更不会问一问为什么别人会按他们的办法行事了。

“高尚的野蛮人”

每当我们对文明生活的复杂性感到厌倦的时候,就会向往一种更“接近自然”或更“纯朴”的生活方式。例如,有个美国年轻人,他父亲身兼两三种职务,而只能维持全家人最低限度的生活,他就可能会暂时被卡拉哈里沙漠里的昆人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昆人平均分配食物,所以经常在大半天里可以有闲暇的自由活动。他们所有的食物都来自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由于他们没有冷冻设备,很明显,共享刚捕杀来的动物要比贮藏一堆腐肉明智得多。此外,平均分配方式能为昆人提供一种社会福利体系,而事实也正是这样。如果一位猎手某一天没能打到猎物,他可以从集团的其他人那里为自己和家人分到食物。反过来,往后某一天他猎到了动物,也得分给其他一无所获的猎手及其家属。这个体系还为养活没有能力采集食物的老人和儿童提供了保证。

然而,昆人的食物平均分配体系所解决的问题,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所造成的,这种体系对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未必有什么实际意义。再说昆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对许多的美国人来说看来不会有什么吸引力。比如说,过着游动生活的昆人决定迁徙的时候,妇女们必须负责搬运家庭的全部财物,包括数量可观的食物和水,以及所有四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论路程远近,这个负担都是十分沉重的。由于昆人每年要迁徙大约一千五百英里,看来大多数美国妇女恐怕不会认为昆人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羡慕的。

以上的论点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拿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作比较,而是说我们不应该把其他文化理想化。其他社会的大部分习俗可能是现在或过去都对他们所处的环境很适应,正如我们的大部分习俗可能是现在或过去都对我们所处的环境很适应一样。文化相对论要求我们客观地看待一个社会的所有习俗,既不要为民族中心主义所干扰,也不要抱浪漫主义态度。

那么是不是说文化相对论意味着不应该对其他社会的行为或我们自己的行为加以评判呢?我们坚持客观性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类学家不该对他们观察到的文化现象作出道德判断,并力图进行解释呢?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人类学家的确要作出判断,有的人类学家还试图改变那些他认为有害的行为。但是,判断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排除客观性,不管我们作出什么样的判断,我们的研究目的只有一个,力求对各种现象准确地加以描述并作出解释。在“解释与验证”一章中,我们将详细论述科学家包括人类学家所采用的某些方法,这些方法把他们个人的愿望对他们的观察和对所作出的解释的验证可能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