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进一步发展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评论:进一步发展专业教育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要融合,这里的通识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包括专业通识。另外,我们有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的设想。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在专业上他们仍归属于专业学院,以保证其专业归属感、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在通识教育上,他们是通识课程教师,在虚拟的通识教育学院授课。

通识教育评论:进一步发展专业教育

我们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要融合,这里的通识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包括专业通识。我指的专业通识不仅是一个专业的通识,还应该是专业类或者学科门类的通识。例如,理科学生的数理基础,文科学生的文史基础就是他们的专业通识。从这个角度上说,适当收缩专业学分,增加专业通识学分和开放选修学分才成为可能。我们重视开放性选修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它不仅是尊重学生选择、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体现,而且也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目前,我们正在针对开放性选修课程的选修规则进行设计,主要的设想是“放开”但不“放任”。这个规则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课程是碎片化、不成体系的,学生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去选择一些没有挑战性的“营养课程”。就规则的制定而言,如果宽松一点就是指导性的原则,如果收紧一点就是课程组。我们的想法是制定一些指导性的原则,而不一定是给出具体的课程组。

与此相配套的是还要在此基础上对辅修专业、双学位专业的学习机制进行一些改革。学生修读完成了一组课程以后,该组课程的学分不仅可以计入学生主修专业的开放选修模块学分,还可计入一个双学位专业或者辅修专业的总学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选修课程将实现主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辅修专业之间的融通。

我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提法,是建立在对我们过去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和现在欧美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的现状下,为了让大众能够接受的一种表达。若再表述得准确和具体一些,则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同时通过跨专业学习等方式,使得通识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而不是两者之间简单的结合。

问:苏州大学教务部是推进苏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部门。请问教务部下一步会有什么举措来推进苏州大学的通识教育?

周:如果有通识教育学院这种体制或机制上的设计,将会激发教师投入更多的热情并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如何将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成苏大有品牌影响力的课程,这既要有调动高水平教师主动投入教学和进行课程开发建设的机制,也要有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吸引学生有效参与的平台和方法。因此,通识教育改革需要有系统思维,它其实是一个涉及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问题。

例如,我们现在用“绩效+补贴”的方式来支持教师开展通识课程改革,这种激励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程项目立项资助办法,它实质上就是校内的一种“放管服”综合改革,得到了财务处、人力资源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另外,我们有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的设想。通识教育学院一方面是为通识课程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多种资源的整合、多个路径的组合来促进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实现。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在专业上他们仍归属于专业学院,以保证其专业归属感、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在通识教育上,他们是通识课程教师,在虚拟的通识教育学院授课。通识教育学院的教师是流动的,对他们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课程质量,而不是学术研究能力。如果教师进入通识教育学院,那他未来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选择。他在专业学院的身份并没有弱化,不会使其成为专业的“浮萍”,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具有一定学术能力的教师才可能是高水平的通识课程教师。而在通识教育学院获得的“通识课程教师”这个第二身份还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绩效考核上的加量机会、职称评审时适用专门通道的机会、退休后延聘的机会等。但这个第二身份的获得会有准入门槛和课程质量评价要求。

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通识课程的学习过程并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这也有多种途径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起一个灵活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不仅可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环境的创新、服务平台的整合、师生能力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课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带来大学组织形态的创新。其中,校外优秀通识课程资源的引入和校内教学团队的配合,这种课程组织形态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课程质量,而且可以激发本校相关教学团队的活力。

问:您觉得苏州大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有什么特点?您对通识核心课的开设有什么样的构想和要求?

周:苏州大学的通识核心课程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通识核心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组织设计上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苏州大学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中国底色,还要有苏大特色(或印记)。苏大特色或印记首先就是要在通识核心课程中体现出来,同时也要在专业办学特色上体现出来。我曾和其他专家讨论过,苏州大学要做一门或多门在全国有影响力、具有苏大特色的通识课程,我们把这些课程取名为“吴文化系列”。它既可以是对吴文化内涵的理论阐释、对吴文化史的经典导读、对吴文化发展的当代演绎,也可以具象到吴文化与东吴大学的创建、吴文化与苏大精神和苏大故事、吴文化与苏南城市发展或城市精神、吴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进步、吴文化与区域文明程度等方方面面。苏州大学处在吴文化的核心区,吴文化就诞生在苏州。苏州大学通识核心课程不能缺少了吴文化,这就是我说的苏州大学通识核心课程与其他学校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差异所在之一。对吴文化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和吸纳能力及当代应用应该成为苏大学生特有的印记。当然,苏大印记的体现还有其他多种途径,例如,我们的一些应用型专业在服务面向上如何体现出苏州、苏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www.xing528.com)

另外,从发展看,通识课程的学分还应有所增加。比较理想的是通识核心课程再增加4—6个学分(2—3门课程)。每门课程要开设多个平行班,这也是要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原因。通识核心课程的选课导向一定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同时,通识核心课程要有较高的学习要求和标准,特别是一定要有阅读量、写作和表达的要求。在给新生开研讨课和专业课时,我通常会在开课前明示课程的目标及各个环节的学习要求,例如阅读文献、写作、讨论或汇报等。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要求很高,学分不好拿。实际上,如果我们所有的通识课程都能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一个基本要求的话,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有一个提升。

问:我们常说,通识教育要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您是怎么看的?另外也请您谈谈创新创业教育这类课程建设的思路。

周:第二课堂应该多开展一些有益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活动,要避免只是一些应景式的活动,同时还要要考虑到它的全员覆盖,不能始终只涉及1/3的学生或1/2的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要进入总学分的想法很好,但需要有完整的设计,要能证明这个学分不是给苏州大学人才培养“注水”。

在本科学习阶段,引导学生创业需要谨慎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而是要推动师生们在教学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在自己的专业课里就尝试使用了非标准化考试的方式。我告诉学生,只要他们给出的观点能说服我,能自圆其说,逻辑性、条理性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得到高分。我觉得在我们所有的通识课、专业课里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推行这种考核方式。理工科的课程也一样。我曾经与计算机学院的老师探讨过,例如教C语言,学生需要做一个小程序,教师在考核的时候不只是看程序的运行结果,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设计思路:学生写出的设计思路有没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在运行结果正确的前提下,学生能否提供多种设计思路?如果学生能够提供的答案越多,得分就越高。这就是非标准化的考试。开放性的出题与非标准答案的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问: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说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但其实课程建设与改革背后的组织管理及实现机制还是非常关键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周: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或多或少地隐含着体制与机制问题,它们的解决最后都会落脚在“综合改革”四个字上。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我一直提醒自己和学生,在研究方法上一定要“跳出系统看系统”。通识教育是个小系统,专业教育也是个小系统,这两个小系统相互交融,构成本科教育的大系统,本科教育的大系统又在学校管理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因此,我们需要有系统的思维。当苏州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时,一些可改易改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有所改变,一些深层次的难点焦点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尽管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从“通识教育改革”这个切口进入,但其实它带来的启示却是全方位的。

【注释】

[1]周毅: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苏州大学教务部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