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城市:定义和内涵

生态城市:定义和内涵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认为这就是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因为这足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二)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定义和内涵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

“生态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柏林,在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生态城市”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响应,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开始。

生态学家扬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造起来的人类聚居地,其中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雷吉斯特也曾提出了一个十分概括的定义: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并认为这就是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因为这足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中国学者黄光宇则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但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理论也一直在不断发展之中,生态城市的定义同样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更新的。

这里通过对已有的生态城市理论总结,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给出一个目前国内相对较为完善且权威的生态城市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二)生态城市的内涵(www.xing528.com)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因此,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即社会和谐,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化,即经济高效,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自然生态化,即“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此外,生态城市的内涵还体现在哲学、功能、经济、社会和空间等多方面。其哲学内涵是采用综合手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功能内涵是城市与自然环境形成共生系统;其经济内涵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强调经济过程中各要素的循环利用;其社会内涵是以生态理念指导人及城市的社会生活,协调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其空间内涵是强调空间的多样性、紧凑性和共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