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瓯越教育人行动:回顾成长,探索教学风格

瓯越教育人行动:回顾成长,探索教学风格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理论培训,开始明白历史课堂教师“独乐”不如与学生“同乐”,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我开始在课堂上使用学习任务单,用学习任务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我将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与学生的学习任务解决相结合。经历了高三一年的尝试,那年高考成绩不错,自己也获得了学生和学校领导的认可。虽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成为学生心目中优秀的历史教师,但尚未凝练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瓯越教育人行动:回顾成长,探索教学风格

我2003 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当年8 月入职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初上讲台的我,初生牛犊,觉得可以用年轻人的热情去润泽青春,用我的年轻去感染年轻的学生,让师生双方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当时在教学上,听了几十节师父的课后,从最初的纯粹模仿,到开始走向对所教授内容的解读与重组。那时的我,其实还只停留在注重历史史实层面,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中心,自己心里清楚“教什么”,能够“知其然”,课堂上自己讲得很爽,以至于老教师听我课时会觉得我很老到。现在回想,其实当时忽略了“学生”这一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学生参与了吗?知识听懂了吗?掌握了吗?真正理解历史史实的前因后果了吗?虽然自己评上了一级职称,但当时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教学的初级境界。

这种情形转变是从2011 年开始的。这一年我带高三毕业班,一次市里模拟考的挫折让我开始反思原来的那种教学形式,我开始关注技术层面,高三历史复习课堂应该是怎样的?我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理论培训,开始明白历史课堂教师“独乐”不如与学生“同乐”,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体。我开始在课堂上使用学习任务单,用学习任务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我将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与学生的学习任务解决相结合。经历了高三一年的尝试,那年高考成绩不错,自己也获得了学生和学校领导的认可。

2011 年至2017 年连续七年任教高三的经历,让我不断地对学习任务单这一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和调整。我主持并撰写的课题项目《基于学情的高中历史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运用》获温州市第二批课堂变革优秀试点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2013 年获得温州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014 年完成了高级教师职称的晋升,2017 年在温州市教学“三坛”评比中获得“教坛中坚”荣誉称号。虽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成为学生心目中优秀的历史教师,但尚未凝练出自己的教学风格。(www.xing528.com)

2019 年我有幸进入温州市教育局和教师教育院主持的“未来名师”培养对象项目组,通过专家讲座、访学国内知名高等学府等一系列活动,自己深知课堂教学的高级境界:“知其所以然而然,关注价值层面,聚焦核心素养,以思想之引领,精神之熏陶,凸显教育之本源。”教师要在自己认定的教育教学之路上,不断反思,不断修正,这样,自己的教学风格才会日趋成熟,教育思想才会日臻完善。

何为教学风格?歌德曾说过:“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特点的、一贯表现出来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机结合的教学格调。教学风格类型很多,如理智型、自然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等。感觉这些类型自己都能搭上点边,但又无法完全对号入座,所以,我也给自己定义了自己的类型:课堂重视人,人人需对话,思维很活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谈谈自己的课堂是如何重视“人”,如何展开“人”与“人”的对话,如何改变历史课堂的教学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