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教育环境规划多元视角

信息化教育环境规划多元视角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了解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的不同关注点,形成一个综合的设计理论框架。这为我们理解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因此从技术视角认识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习者提供可用的“工具包”。

信息化教育环境规划多元视角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了解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的不同关注点,形成一个综合的设计理论框架。美国学者汉纳芬(Michael Hannafin)曾在《技术支撑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与假设》(The foundations and assumptions of technology-enhance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s)一文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探讨。他从教育、心理、技术、文化以及实用这五个角度,论述了技术支撑下的学习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如图3-3-1。这为我们理解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下面我们将以此为主线,分别从教育、心理、文化、技术以及实用五大视角对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展开详细的探讨。

图3-3-1 技术支撑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基础[14]

1.教育视角

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一种以抽样、调查、分析的方式测试和评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然后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评价的应用等方式入手,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并创设支持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境,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过程。从教育视角理解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实质上类似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环境设计。它是一种在情境创设、学习资源整合以及学习工具开发的相关研究理论指导下,而形成学习环境的规划框架和设计方案。尽管教育视角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但是它设计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教育教学理论。只不过其设计宗旨是为了引导学习者探索知识、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传递知识。

2.心理视角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强调如何利用人类的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学习特点等心理机制,创设符合学习者心理特征的学习环境,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亦是如此。在设计与规划信息化学习环境时,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观念;其次要掌握认知、媒体以及学习之间的交互方式和规律;最后在正确认识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和媒体对人类学习过程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形成与人类心理特征相符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框架。因此,心理学视角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一种完全以学习者作为知识的建构者,按照学习者的思维习惯和心智模式形成包括情境创设、策略应用方法等在内的设计框架,以此来使学习者展现出最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设计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时,心理视角下的设计方案通常考虑呈现的信息量是否最符合人类的记忆容量、认知负荷等,而不是采用何种技术来设计内容呈现方式。(www.xing528.com)

3.文化视角

文化的演变优先于教育的发展,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如教育观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等。文化视角下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基于对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以促进学习者朝着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方向而发展为设计宗旨,形成与之相符的学习环境设计决策和规划框架。社会文化的演变使人们对教育、学习、技术等方面的本质认识发生了改变,这也导致了人们对学习环境设计的观念和宗旨发生了改变。因此,从文化视角理解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以全面认识信息时代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征为基础,以深刻把握社会变革、教育变革和学习环境变革之间的关系为指导,最终形成能够反映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哲学根源的规划和设计框架。这种哲学根源是信息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本质、学习本质以及技术本质的深刻体现。

4.技术视角

技术视角下的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强调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学习环境的优化与改善的关键性推动因素。它从整体上关注技术对学习支持的可能性、应用策略、方法和途径等,关注技术可能给人类学习方式带来的革新图景。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关注更为突出。一方面表现在利用新兴技术优化学习工具、学习设备的功能,弥补学习支持技术的不足,以此达到改善学习环境的目的。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的教室改善为多媒体教室,为学习者学习抽象内容提供了直观的呈现方式。另一方面是利用科学技术完成一些人类不能轻易企及的事情,开发一些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的未知工具,以此突破现有学习环境的局限。例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因此从技术视角认识信息化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习者提供可用的“工具包”。

5.实用视角

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是一个高度情境化的问题,并非每一个相关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方案在场景、技术、经济、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完全实现。实用视角下的学习环境规划与设计强调从实践应用层面考察每一种学习环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它在教育、心理、文化以及技术等多个视角下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案和现实的诸多要素之间架起了桥梁。因此,实用视角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基于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审查,了解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条件,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再设计和再调整,形成易于实施且能满足学习者真实需要的学习环境设计方案与规划决策。例如:学习设备的稳定性、学习软件兼容性以及创设学习环境的资金投入是否经济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