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教学设计:内涵与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学设计:内涵与理论基础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5]除了前面章节中提到的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还包括活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等理论,这里我们给以简要介绍。除了建构主义理论、活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还有哪些理论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内涵与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实现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34]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计划和安排教学系统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过程与方法。[35]除了前面章节中提到的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还包括活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等理论,这里我们给以简要介绍。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分析的基本单元是活动,而活动是由活动系统组成的,它包括由主体、共同体、客体、工具、规则和分工六大要素组成的生成子系统、消耗子系统、交换子系统与分配子系统,如图5-3-1所示。[36][37]活动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1)意识与活动是不可分割的;(2)所有活动都是以客体为导向,由主体通过工具作为媒介对客体进行改造来完成的;(3)活动必须以工具为中介;(4)在活动中必然存在活动个体与共同体,在活动环境中,个体与共同体应该按规则来进行分工与合作使共同体发挥作用;(5)活动包括内化与外化两种——内化是将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解决人类思考问题、智力操作等意识的发展,外化是将内部活动转化为外部活动,以调整个体行为或者操作;(6)活动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如图5-3-1所示。活动理论提供了一个对使用技术中介的学习活动进行考查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影响学习活动的关键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理论支撑,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中的技术与人的关系,避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蹈“技术主义至上”的覆辙。[38]

图5-3-1 活动系统的架构

图5-3-2 活动系统的层级结构

(二)多元智能理论(www.xing528.com)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九种,如表5-3-1所示。每个人同时拥有这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它们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在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9]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并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教育指导,大多数人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40]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意指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要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目标,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机会发展个体的潜能。其另一核心概念是“通过多元智能而教”,即注重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个别化,根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风格提供多种学习路径,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41][42]多元智能理论从全新视角来看待人的智力发展,它不仅是关于人类智能结构被广为认可的一种认识论,而且也已经发展成为用以指导包括教学设计在内的各种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43]

表5-3-1 九种多元智能及其内涵[44]

(三)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其核心问题是:涌现和自组织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梅拉妮·米歇尔(Melanie Mitchell)在其著作《复杂》一书中指出:“复杂系统是由大量组分组成的网络,不存在中央控制,通过简单运作规则产生出复杂的集体行为和复杂的信息处理,并通过学习和进化产生适应性。复杂系统的另一个定义:具有涌现和自组织行为的系统。”[45]复杂性科学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分散在许多学科中,力图寻找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统一机制,试图打破传统学科之间互不往来的界限。[46]它采纳融合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融贯论新视野,在方法论立场上已经超越了还原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已超出还原分析方法的界限,采用了一些传统科学不甚认可或不常使用的科学方法,例如隐喻。有些则在传统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改造,例如模型、数值、计算、虚拟等。[47]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传统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拓展了科学研究的疆域,使科学从线性的、确定的、有序的传统领域拓展到非线性、不确定和无序的领域,其整体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方法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思维发散】

除了建构主义理论、活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理论,还有哪些理论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