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地方民俗:华夏文明发祥地,丰富旅游资源,众多剧种演出

河南地方民俗:华夏文明发祥地,丰富旅游资源,众多剧种演出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河南地方戏兴起大约在明末清初,发展至今,除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各种剧种达二十一多个,常年演出的专业表演团体近200个,所有剧种演出的传统剧目达4000多个,每年演出场次达4万余场。

河南地方民俗:华夏文明发祥地,丰富旅游资源,众多剧种演出

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中原大地上。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和第二个王朝——商王朝都在此建都。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河南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达130万件,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全省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85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30处,省级重点文物541处。

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据历史记载和考证所知,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500多个,在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3种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河南还是全世界几千万客家人的祖根地。近年来,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来河南寻根问祖,以姓氏文化、客家文化、炎黄文化为核心的中原传统文化成为联结河南与境外华人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母亲河——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有惊无险的“黄河漂”和黄河燕子洞,被日本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的“中岳”嵩山是中国名山“五岳”之一,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信阳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和济源王屋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www.xing528.com)

河南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目前共发现各类有价值的文物点28168处,其中有51处(54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527处。

河南地方戏兴起大约在明末清初,发展至今,除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各种剧种达二十一多个,常年演出的专业表演团体近200个,所有剧种演出的传统剧目达4000多个,每年演出场次达4万余场。近年来,新编的历史剧和现代戏十分繁荣,每年立上舞台的新戏80台左右,一大批新的表演艺术人才不断涌现,许多新编的剧目在全国获得各种奖励,影响很大。

河南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许多技艺堪称一绝。禹州钧瓷、开封官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南阳烙画、天坛砚、开封汴绣、朱仙镇年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郁的民族风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