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0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2020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和质量督导评估。案例19武夷学院——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日常监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020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随着“双一流”战略的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日益凸现。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和质量督导评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19年3月在北京举办“一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讨会,主要围绕“一流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研究”“一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支持下的OBE 教学实践”“专业认证的经验分享”“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案例分享”五大主题进行交流,探索解决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一流本科建设,这次会议国际视野广、思想站位高、现实针对性强,有助于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设高等院校办学监测体系,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内涵式建设。201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安排专项启动资金1000万元,支持省教育厅启动“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颁布《福建省高等教育评估办法(试行)》,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新型格局。

福建省办学质量监测体系立足“三个服务”,一是服务政府治理,为省级政府统筹全省高等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理顺政府、高校职责,形成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治理关系;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扩大省级政府在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计划安排、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的统筹权。二是服务院校办学,围绕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治理能力提高,深化内部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确立质量意识,构建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全面发展的能力,推动高校进入“责任时代”。2015—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则是借助监测平台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达到“以评促建”。三是服务社会评判,2015年以来,福建省评估中心通过办学监测体系发布平台,每年与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合编并公开发布高校数据监测、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发展潜力等年度报告,向社会提供准确权威的高校办学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舆论,形成社会监督信息互动、社会监督问责机制的监督合力

建立完善的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高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自身办学定位、指导思想、专业培养目标对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有效监控和科学评价的管理办法。

福建省各本科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建立健全贯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过程监控、培养结果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内部质量保障系统,实现“教学环节和过程无缝监控”,坚持完善期中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管理干部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自评,形成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同时借鉴国内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现代管理先进理念,对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进行严格监控,形成整套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将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密切结合,譬如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武夷学院等本科高校通过深度优成(厦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以了解其社会需求、就业质量及培养质量;同时根据第三方评价报告中学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对专业设置的反馈建议,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产业契合度,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才。

案例18 福建中医药大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制订修订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障机构与职能。围绕创建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办学目标,重新审视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制订修订各项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并落实。成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落实教学工作例会制,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形成以“五四三”督导模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推进督导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发挥学生教学管理主体作用,实现教育教学多元化管理。(www.xing528.com)

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同行评教制度,健全学生教学管理信息反馈制度,成立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保证教学质量;建立校外教学班督导制度,组织校督导组专家到医院开展校外教学班教学督导;连续5年落实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了解毕业生、用人单位教学建议,提高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性。2018—2019学年校级督导专家听课480人次,优良率98.30%;学生累计评教课程5537门次,优良率100%;收集学生意见205条。

扎实开展评估整改,稳步推进专业认证。2018年护理学专业接受教育部专业认证,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学校推进护理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工作重点和整改方向,引导各专业开展自我评估,使专业认证、专业评估成为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加强实践教学监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新增或修订《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程》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标准,通过“校、院两级专职督导”、“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干部听课制度”和实践教学环节单项评估,保证实践教学实施和质量;制定《福建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与标准》,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考察医院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促进实践教学基地改进教学工作,推动临床教学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案例19 武夷学院——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日常监控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质量监控组织机构,构建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团、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务处及教学质量督导室组成的多元立体质量监控组织体系,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机制长效化;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师年度考核、教学质量评价、专业综合评价、学院教学质量考核“四维”评价体系;加强质量监控与反馈,促进校、院、系、教师、学生“五级”主体对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加强教学日常监控与运行。落实《武夷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关于建立本科教学工作自我评估制度的意见》,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与自我评估;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实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结合,提高教学质量。2018—2019学年听课评课5500余门次,覆盖开设课程比例85.00%;抽查试卷330门、论文(设计)280余篇;校督导员督导650多门课程、580多名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听课1000余节次,查巡课8500多节次;学生网上评教教师教学质量总体良好,上下学期优秀率分别为93.44%、94.50%。

推进本科审核评估整改。2018年学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根据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制定《武夷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2019年上半年启动,推进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