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5个对策

发展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5个对策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改善北京市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首先,要科学定位,对北京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整体规划。

发展北京文化旅游产业的5个对策

1.改善北京市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首先,要科学定位,对北京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整体规划。对北京市的旅游产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全面认识北京市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全面认识其旅游资源的特色,充分考虑其在环渤海甚至是全国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特色的、统一的部署,充分利用北京市的文化资源,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和政策的支持,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北京市的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不仅要宏观把握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同时也应该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业的发展真正能促进就业、拉动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优化经济结构,不仅能够推动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带动整个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科学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打造北京市精品景区以提高竞争力。北京市有很大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它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经典的人文历史资源,这都为北京市打造国际性的高品质文化旅游景区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更加长远地考虑北京市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利用资源,发展多项国际文化旅游精品,使北京市的文化旅游事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提高档次。

其次,要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北京市旅游综合服务能力,这样才能使旅游区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在行政管理上要尽快解决旅游市场主体小、散、差、弱的问题。目前北京市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为了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体制管理为先导,重点构建衣、食、住、行、玩各方面都高标准的新时代文化旅游经典景区。

再次,要拉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来提高旅游整体的竞争力。应该把餐饮、工艺品、文化娱乐和购物消费同开发文化旅游景区相结合,甚至可以推出有北京市特有文化内涵的文艺节目,真正用文化来留住旅游消费者,真正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最后,要建立更有活力的行政管理机制。北京市的每个景区都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动性,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和知名的旅游企业要慢慢实现股份制,创建旅游集团,条件成熟的企业还可以尽快上市,相关部门应加快这方面的鼓励政策,对旅游管理机构进行综合协调,对全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合理规划,统筹发展。

2.大力实施北京市文化旅游建设工程

首先,要注重北京市特有的文化基础,努力实现旅游文化的精品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只有充分挖掘北京市的文化内涵才是注重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才是北京市独特的、创新的旅游经济之路。既可以发展文化,也可以不断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一举多得。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出大型的历史舞台剧或推出相关的旅游产品,采用多样的形式表现文化来提升文化旅游的档次和品位。

其次,要利用科学创新来寻求文化导游品质上的提升。文化是旅游城市的灵魂,北京市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它背后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是吸引游客和打动游客的核心。北京市不但拥有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传承,还有历史悠久的秦皇求仙入海的传说。历史名人文化、长城文化、港口文化、山海文化、体育文化、玻璃文化、工业制造文化、现代农业文化等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实地考察中却发现能够充分展现北京市历史文化的舞台演出、戏剧作品和民间演出不多。一个城市的兴盛,除了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以外还要有文化繁荣作为城市的品牌形象。所以,在旅游兴市的战略中,必须增加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不仅要使游客欣赏到北京市的自然美景,体验到北京市的深厚文化背景,还要感受到北京市周到的旅游服务。首先,要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完善旅游的配套设施。其次要完善反映北京市历史人文的文化产品的出版,为北京市展现其旅游城市独特魅力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并且可以制作一些电视宣传片和做好报刊宣传,实现更加立体的宣传模式。最后,要努力研究北京市文化旅游的开发,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3.加大北京市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北京市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是将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就是由过去更加分散、单一的宣传促销手段,变为更加整体、更加综合的宣传促销手段;由过去行业内部、局部的宣传促销,转变为北京市大宣传,更加生动的城市形象展示。例如可以每年确定一个有北京市特色的文化旅游主体,以城市文化为重点,联合政府组织及部门,上下联动创造宣传促销新机制,增强文化旅游的卖点,吸引国内外游客,逐渐建立文化旅游营销网络,更加合理科学地应用现代化营销手段宣传旅游文化资源。同时也可以结合博览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在北京市文化旅游宣传方面应该改变观念,突破传统地从自然景观方面吸引游客,而应该充分利用北京市拥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在宣传旅游卖点上求创新。游客是旅游城市不断发展的基础,但是他们既是服务经济的发动机,也是消费经济的主力军,一个旅游城市能够吸引和容纳旅游者数量的多少对城市旅游收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北京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虽然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的步伐近年来有所加快,也有很明显的收效,但是这个效果远远没达到旅游兴市、旅游建市的目标。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过于注重专业团体和旅游部门的旅游推介,却忽视了对全民的推介;过于注重门票的经济收益,但却忽视了其旅游景点背后的文化价值,忽视创造旅游产业的服务经济及产业经济价值;过于注重团体旅游的开发,却忽视了散客旅游的接待;过于注重城市里的宣传,但却忽视了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宣传战略。所以政府必须首先改变观念,牢固树立打造精品城市、旅游品牌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指导思想。

4.市场化运作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为了加快北京市文化旅游的发展,首先应该让政府掌管旅游经济的命脉,明确意识到市场运作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只有将政府引导作为重要依托,完善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地方法规体系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扶植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首先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加入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力量提出一些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力量加入北京市的旅游建设事业中来。北京市的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应该要强强联手,将市场运作作为载体,对北京市的旅游产业进行精心的规划,细致的研究,对于前景较好的项目,政府方面大力支持,努力发展新兴旅游热点

打造特色旅游经济,促进北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宣传营销策略,把北京市文化旅游打造成名牌进行宣传推销,建立长期的国内外营销措施,建立一些代理机构,类似于企业的分销模式,政府可以从旅游税收中取出一部分作为奖励基金,对那些为北京市文化旅游经济做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体进行嘉奖。

其次,应该改变依靠门票获得旅游经济发展的观念,政府应该引导旅游企业进行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完善,来增加景点的文化价值和服务价值。

最后,应该对北京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大力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增加游客。夯实旅游的坚实基础,寻求服务的实力。旅游城市应该重视产业升级工程,卓越的文化旅游环境项目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同时也是文化展示工程;不仅提升其自身的硬实力,也可加强软实力的掌握,最终实现旅游立市、旅游兴市的宏伟目标。以上一切归根到底是服务问题。旅游服务涉及食品、住房、购物、交通、娱乐、音乐和城市管理其他各个方面。它也是提升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最有效的手段。但北京的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像出租车拒载、服务态度野蛮、酒店服务不到位、景点有小商贩、景区门票价格虚高、城市街道状况不佳、人们素质不高、缺乏方便游客在夜间购物和休闲的场所等。所以我们必须先建立服务的竞争力,实现可量化的目标,如游客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等,制定行业服务规范,评估惩罚制度,开展服务品牌和金牌服务活动,以提高服务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以优化服务实现现代化服务和设施,用户友好的服务,努力为游客提供全市各景点、酒店、餐厅、车站和其他窗口单位的全面信息,形成“不让一个游客在北京市受委屈”的服务理念,使服务标准化、人性化,并且追求个性化的服务,打造北京市亮丽的城市名片

综上,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势头强劲。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现阶段北京市文化旅游发展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通过SWOT分析,我们认为:北京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在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改革、资源整合、挖掘文化内涵和科学规划等方面强化研究和管理,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北京文化旅游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