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一制国家的运作模式及公共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单一制国家的运作模式及公共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单一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中央,地方权力来自中央授权,在公共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在应急管理中,单一制国家中的中央政府是领导机关,是决策和指挥机关;各级政府、政府各个方面是主要执行者,组织本地的应急管理事项。由于事故灾难主要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在单一制国家中一般又都是按行业进行管理,所以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大多情况下也是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

单一制国家的运作模式及公共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单一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中央,地方权力来自中央授权,在公共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在应急管理中,单一制国家中的中央政府是领导机关,是决策和指挥机关;各级政府、政府各个方面是主要执行者,组织本地的应急管理事项。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中央政府根据所得信息,经判断后(破坏力、影响力、可能的后果等),根据具体情形,立即启动应急管理,既可直接决策,也可授权下级政府或政府部门决策而中央政府进行监督。但是无论是哪一级政府在一具体的突发事件中担任决策和指挥的角色,其首要的措施都是立即通报情况,调配力量,具体的组织运作模式如下:

(1)政府行政体系的动员,包括纵向和横向,直至突发事件所在区域。

(2)相应的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动员和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区分突发事件的主要诱因,确定参与应急的社会力量构成。

(3)人力队伍的动员和组织,包括专业的救援队伍(有些突发事件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处置,如火灾有毒气体泄露等)和其他各有关方面的人力。

(一)应对事故灾难的管理机构

在突发事件的分类中,事故灾难是专门的一个类型,是指由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带来的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或者环境污染意外事件

我国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明确,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1.工矿商贸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如煤矿塌方、透水、瓦斯爆炸事故,其他矿山的生产事故,大型商场的突发火灾,建筑过程中倒塌等。

2.交通运输事故,公路、铁路、航空等都可能发生,比如飞机的空难,列车出轨、倾覆、相撞等。

3.公共设施设备事故,如2008年南方的电网冰冻、城市天然气管道泄漏等。

4.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包括空气、水、森林、草地等污染和破坏。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突发事件是综合的、连带的,不是单纯的某一类型。例如化工厂爆炸本身是一起生产事故,但是可能同时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车祸,既是交通运输事故又是环境污染事件。所以,分类的目的是研究和进行针对性处置,但是在实际中,突发事件往往都是综合的。

由于事故灾难主要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在单一制国家中一般又都是按行业进行管理,所以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大多情况下也是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

(二)专职应急管理机构—行业监管机构

行业监管是行政管理领域的一种制度安排。随着人们对行业运行中公权力的不断研究,对其认识也在不断调整,政府职能也随之转变。在管理学上,也有研究者把行业监管与跨行业的市场监管、安全监管、建设监管等共同组成一个管理体系。其实,从实践上看,行业监管本身应当包括安全生产的内容,如果没有安全,生产就无从谈起;安全监管如果离开行业监管,只能是宏观的、指导性的,很难真正实现安全的目的。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殊性,生产安全也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危险点,有的专业性非常强,一般的人力、物资无法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这是统一的安全监管无法深入和解决的。所以,无论是否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政府部门,行业自身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都不应弱化。

我国在设立应急管理部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进行了职能上的界定,既考虑了建立统一、专门的应急管理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考虑了行业的不同需求和专业程度。

与应急管理部同时挂牌的国家生态环境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

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包括:承担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负责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登记和防止污染、水上消防、航海保障、救助打捞、通信导航、船舶与港口设施保安及危险品运输监督管理等工作;负责中央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依法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牵头组织编制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承担组织、协调、指挥重大海上人命搜救、重大海上溢油、船舶污染事故和重要通航水域清障等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拟定公路、水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政策、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承担有关公路、水路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职责包括: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指导地方公安机关实施对剧毒化学品的道路运输审批等。

(三)设立专职应急管理机构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应急管理部。

原来的国务院机构设置里是有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但是它是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我国多年来的经验和传统,是分散式的,是以行业自身应急管理为主的。

以前,民政部在一定意义上是抗灾防灾的牵头部门,主要应对自然灾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生产行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其他的民航、交通、公安、环保地质等各负其责,国务院作为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作为日常办事机构。(www.xing528.com)

在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对“应急管理部的建立”的方向目标作出了解释:防范、解决重特大安全问题,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结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构建一种“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人民对于紧急事件的应急能力,解决能力,从而使得社会更加安定、幸福、和谐。关于怎么做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1)提高国务院办公厅的职责意识。结合国家多个行政机关职能,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消防分部、民政部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这些行政组织的各自管辖范围,然后统一管理,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可以根据事情的类别构建“国务院”。

(2)加强应急管理部与各地政府的联系。注重对于层次进行职责和任务的划分,把“一般性灾害”划归地方各级政府管辖,应急管理部在这个过程中,类似于中央的作用,对各级政府的行为进行帮助;极大重大灾害划为应急管理部管辖,在这个过程中实行指挥功能,做中央与地方人员的沟通桥梁,传达意见和布置项目,使得要求能够顺利到达每一个人,发挥统一领导作用。应急管理部要处理好防灾和救灾的关系,明确与相关部门和地方的职责分工,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3)应急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第一,进行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的筹备工作;让方案深入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紧急处理方法中,让后续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能够顺利实行。

第二,成立灾情报告平台;注意对于“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的准备工作,使得在发生灾情时可以井然有序实施;另外,加强“灾害救助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强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统一调配。

第三,注意预防工作的展开;防治对象具体包括火灾、水旱、地质……

第四,注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监督对象具体包括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四)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机构、应急办系列组织结构和地方政府的应急组织结构

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机构就是应急管理部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对各种不同的自然灾害的应对是分散在各职责部门的,并且根据自然灾害的不同,政府责任部门也不同:水灾旱灾是水利部,地质灾害是自然资源部,森林火灾是林业部,地震是地震局,救灾总体上是民政部……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不再重复。

成立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原来的应急办系列职责相应转到应急管理部,应急办系列组织结构也就不再深入讨论,在此只提供一个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应急办系列组织结构。

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的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基本按照行政序列,依照国务院的相应设置一一配套。由于正在按照应急管理部的新模式进行调整,对过去的不再进行介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受我国的行政体制决定,国务院应急管理机构进行变革和调整,地方各级政府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和调整,这与联邦制国家是不同的。

(五)单一制下责任主体

经过对前面的讨论,已经能够理解掌握:

(1)总体上政府是应急管理的责任部门,国务院负总责。

(2)中央政府的不同部门担负着应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和紧急事态的职责。

(3)地方各级政府担负着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职责。

(4)各部门、各级政府协调合作。

政府部门到底怎么有效发挥作用。从以下三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1)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或者紧急状态,确定不同的中央级政府部门。

(2)应对同一类型的突发事件,按照事件的等级确定由哪一级政府负责。

(3)对于具体的同一个突发事件,从中央到地方,上下对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