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客参与对景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

游客参与对景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佳欣通过分析游客参与行为,从事前准备、信息分享、合作行为、人际互动4个维度探讨了游客参与对旅游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上述关于游客参与的研究主要零散地表现在游客旅游活动行为的某些方面,例如基于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开发或体验设计、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一些具体行为的管理、游客与服务人员的服务接触等,但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游客参与理论研究。

游客参与对景区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

目前在旅游业中对游客参与的理论很少见专门的研究,主要零散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薄湘平和韩买红(2005)分析了旅游服务接触中服务人员与顾客双方互动之间的问题,认为服务人员素质较差、顾客参与程度低、缺乏有效的服务补救等原因导致服务接触质量差。因此,提出应提高服务人员满意度、对服务人员授权、突出顾客的主体性、进行服务现场管理、实施服务补救等管理措施。刘亚峰和焦黎(2006)认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需要一定的面向游客的管理措施;同时,游客在一定时空中总是容易聚集,容易造成拥挤、等待等不愉快的旅游体验。因此,景区应对游客在景区内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并从重视旅游规划中的游客管理规划,提高具体的游客管理技术,加强景区人员及导游的培训、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游客管理措施。丁新军和郑海燕(2006)认为旅游者不希望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旅游服务,而是愿意使自己成为服务过程参与者,基于此,构建了顾客化旅游体验设计模型。该模型指出,在进行旅游体验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了解其偏好和特点,并将旅游者作为一种资源融入旅游体验中去,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增强旅游体验。邓光玉(2007)分析在森林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中,应关注森林旅游的主体——森林旅游者,应对游客的旅游行为及满意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让游客参与到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中,而不是仅硬性地限制游客的数量。因此,应普及全社会环保知识,培养游客的自觉保护环境行为,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加强对游客的管理。罗元宏(2008)探讨了游客参与乡野观光旅游的旅游动机、活动特性以及满意度。陈鹏(2008)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应注重游客参与式旅游产品的开发,以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为例,提出旅游者的乡村旅游需求应从注重乡村产品本身转移到接受乡村产品时的感受,从被动地接受企业诱导和操纵到主动参与。王佳欣(2012)通过分析游客参与行为,从事前准备、信息分享、合作行为、人际互动4个维度探讨了游客参与对旅游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

上述关于游客参与的研究主要零散地表现在游客旅游活动行为的某些方面,例如基于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开发或体验设计、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一些具体行为的管理、游客与服务人员的服务接触等,但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游客参与理论研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