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管理策略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管理策略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目标的确定可以激励教师群体的发展意识,以激励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个体目标的确定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既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达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预定目标。(二)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管理策略

(一)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上一部分论述了教师所面对的时代发展特点,阐述了教师应具备的十大素养,那么怎么样才能使教师知晓时代发展特点,具备教师十大素养呢?这就涉及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涉及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什么角度思考的问题了。

教师队伍建设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这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发展的根本实际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最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哈佛大学校长说: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拥有什么样的校舍和设施,而在于它拥有一批批名教师。学校发展目标从总体看,可以有全国名校、省级名校、市级名校、县级名校之分,也可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校和实验校之分。根本而言,学校要达到什么样一个水准,关键因素就是教师队伍的执教(教育教学)水平,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说,学校发展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发展的主题内容,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个着眼点。

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体现。一般来讲,学校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机制,对培养什么样素质的学生都有诠释,如爱国类、理想类、特色类、励志类和经典类等等。按照一定的理念培养学生,教师应该是办学理念的首要诠释者和践行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渗透、贯彻和执行办学理念,所以说学生发展的基础在教师队伍的发展。

也就是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目标,二是教师队伍中教师个体建设的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目标的确定可以激励教师群体的发展意识,以激励促发展,以发展带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实际,确实可行,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既可使教师实现短期目标,或称之为阶段目标,又可使教师心怀理想,追求长期目标,这样使教师教育工作生涯充实而自信,追求而快乐。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把教师队伍建设分解到学校的三年规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和十五年规划中,在这些年段规划中从党员占教师比例目标,国家、省、市级受到表彰优秀教师比例目标,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比例目标,大本和研究生学历目标,教师脱产业务进修专业提高人数比例目标,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人数比例目标,教师发表国家、省、市级论著和论文的人数比例目标,输入名师或输出名师人数比例目标,特级教师人数比例逐年段提高目标等可量化目标着手,最后达到适合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要求水平,各个比例目标的提高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外显成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教师队伍建设个体目标的确定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

教师队伍建设的个体建设离不开学校整体规划,整体规划又是个体发展的总和。教师个人发展要根据不同水平的教师而确定发展目标。如按职称目标来分类,可以分为中学初级职称教师、中学中级职称教师、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等,这类目标在教师群体追求中有很强的普遍性。

教师个体发展在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过程中,可以分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研究成果较多。福勒(P.Fuller,1969)的教师教学关注阶段论,分四个阶段,即任职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美国教育学者凯兹(Katz,1972)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分四个阶段,即生存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成熟阶段。美国学者伯顿(P.Burden)的教师生涯发展论,分三个阶段,即生存阶段—适应阶段—成熟阶段。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分八个阶段,即职前教育阶段—入门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休伯曼(Huberman,1993)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分五个阶段,即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以上五位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生涯分期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作为教师个人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国内教育学者对此方面研究不多,有代表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白益民博士的五阶段论,即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关注重点和所达到的水平方面考虑。(www.xing528.com)

教师个体建设目标以教师职业生涯的分期来思考,结合学校当前实际,确定建设目标方案比较科学,且容易操作。如我校把教师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期(1—3年)—提高期(4—10年)—成熟期(11—15年)—成名期(16—25年)—领袖期(26—35年),以此提高教师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整体认知水平。根据五个阶段分期分别确定发展目标,以激励引导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如职称评定目标、教学水平目标、教育科研目标、职务升迁目标、荣誉称号目标、教育成就目标、业务提高目标、师德目标等等,各个阶段在目标要求上有差异,使教师在各个阶段有追求、有目标,使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在目标引领下,减少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感。在成长期实施青蓝工程,规范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养成习惯,步入正轨,符合学校要求;在提高期实施达标工程,引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成熟期实施骨干工程,培养教师分别成为县级、市级骨干教师,成为学校学科带头人;在成名期实施名师工程,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向“特级教师”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目标迈进;在领袖期实施领袖工程,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独树一帜,成为学术权威,在国内外进行学习、培训、考察、研讨活动,福利待遇方面同学校校级领导同等或高于领导。这几大工程的实施满足了教师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需求,教师在追求职业成就感中度过自己教育事业的生命。既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达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预定目标。

(二)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今天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国家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制定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机制,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国家设置教师网络研修课程,并对学校和教师实施考核以督导落实。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评定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教师都很重视,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也引导了学校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分学科组织,设立培训课程体系,主要是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考察等板块。应该说,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参与人数多,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精力,是一种成功的教师培训模式。

除了骨干教师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还组织了全员参与的继续教育活动,教师每人都有《继续教育证书》,完成培训内容和学时,盖章验证,成为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各级都很重视。可见,完成好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已经为广大学校认同,除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学校“校本培训”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首先,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活动落到实处。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充分利用骨干教师培训的辐射作用,组织骨干教师把培训内容、体会等同学校其他教师共同分享,组织参训教师为其他教师做讲座、座谈或组编学习材料,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在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得到提高。这不失为高效简捷的教师培训方式。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确实落实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学时,使教师继续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不能走过场,不落实,继续教育变成每年“继续盖章验证”,那样就违反了培训的初衷,没有意义了。

其次,组织学校的校本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师校本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方式。可以采用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大学与中学共建模式,利用大学具有学术前沿和研究手段先进的优势,支撑中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唤起中学教师的变革欲望和动力。二是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框架内,尊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主动选择一个行动方向和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这是教师培训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一个转变。个人发展规划可以是一年、三年、五年等,规划的内容应包括本书上篇中提到的教师十大素质的内容。规划制定后,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发展认定和完成学校对教师的发展认定,如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可以看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对认定作出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书面报告;对个人规划可以定期作出调整,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三是教师培训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师得以提高素质。不同阶段的教师上好不同层次的课,如成长期教师上好汇报课,提高期教师上好规范课,成熟期教师上好展能课,成名期教师上好特色课,领袖期教师上好示范课等;组织不同阶段教师的学术研究报告会,如成长期教师的学术学习报告会,提高期教师的学术发展报告会,成熟期教师的学术研究报告会,成名期教师的学术成果展示会,领袖期教师的学术总结报告会等。诸如此类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提高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自我研究的主动性,使被动培训变为主动培训,效果非常显著。四是设计科学系统的校本培训课程,是教师培训的重要保证。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性,相对于学校教师特点而言,有理论性课程,有实践性课程,有学习型课程,也有研究性课程,有技术应用类课程,也可有学术前沿信息类课程,有学科专业类课程,也可有综合拓展类课程等等。编制适合本校教师培训的课程,使教师校本培训规范有序,呈现传承性、广泛性、开拓性的特点,非常必要。

校本教师培训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相辅相成,二者发展最终又会促成学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