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智的父母不陪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明智的父母不陪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父母偏偏想不明白这个道理,陪伴孩子读书和学习的认真劲头,比自己上学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智的父母从来不会陪读,而是会督促和激励孩子,也会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批评孩子。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还一直陪读。父母陪读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依靠父母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坚持学习。

明智的父母不陪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现代社会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空前高涨,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也前所未有的高。为此,很多父母甚至放弃休息的时间,总是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写作业。看起来,这样的父母是尽心尽责的,实际上他们却在无形中给孩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非父母陪伴不能认真用心地写作业。从本质上而言,学习是孩子的本职,写作业也是孩子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情,作为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难道真的有必要始终陪伴着孩子一起学习,就像自己又从幼儿园到高中读了一遍吗?有些父母偏偏想不明白这个道理,陪伴孩子读书和学习的认真劲头,比自己上学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越多,对于孩子的期望也就水涨船高,也无形中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家庭生活中因为孩子的学习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甚至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

不得不说,父母摆错了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了孩子学习的监督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学习有两种力量源泉:一种是内部驱动力,这种力量非常持久,可以给孩子长久的动力;另一种是外部驱动力,这种力量来自外部世界,对于孩子的作用持续的时间相对短暂。而父母在陪伴和监督孩子的过程中,也正在消磨孩子的内部驱动力,正在增强孩子的外部驱动力。渐渐地,外部驱动力不合时宜地取代了内部驱动力,最终导致孩子只有在父母的监督下才能学习和完成作业,而一旦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就会对学习疏忽懈怠。难道父母能看着孩子一辈子吗?当然不能。不过,很多父母的确做到了坚持看守到孩子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接下来的道路,就需要孩子自己去走了,他们因为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入大学之后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把学习完全抛之脑后。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就算勉强混得一个毕业证,找工作也会很困难,在事业上也很难有好的发展和伟大的成就。这都是因为父母为他们养成了错误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在学习方面必须依靠外部驱动力才能有效完成学习过程。

明智的父母从来不会陪读,而是会督促和激励孩子,也会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批评孩子。但是,他们说完就走,因为在教育孩子之后,他们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接下来,就需要孩子依靠自我控制力来管理好自己。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但看着孩子写作业,还一直陪读。孩子正常上学、放学,父母负责接送,孩子周末上课外辅导班,父母一直在外面守候和等待。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到孩子高三毕业,父母也从正当年的年轻人变成两鬓斑白的中年人。孩子经历了什么,父母又经历了什么呢?

孩子开始读小学一年级,对于知识的要求不高,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的主动性。父母陪读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依靠父母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坚持学习。也没有养成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最终,父母发现在长年累月的陪读状态下,不是孩子在学习,而是父母在坚持。孩子的能力非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导致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很欠缺,意志力更是薄弱。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于依赖外部的力量来管理自己,而没有形成内部驱动力。(www.xing528.com)

此外,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写作业,难免会干扰孩子。每当看到孩子有题目不会做,或者开始走神的时候,父母就会提醒孩子,甚至批评孩子。这样一来,不仅打断了孩子的思维过程,也使得孩子原本自然的休息失去了效果。可以说,陪读就是追求暂时的效果,只有陪读始终坚持下去,孩子的学习状态才能保持下去。那么,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能够让孩子主动自发地学习呢?

首先,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孩子才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也更加愿意学习。其次,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父母来说,只是给孩子鱼吃,无法保证孩子一辈子都有鱼吃,只有教会孩子捕鱼的方法,孩子才能主动抓鱼,让自己始终都有鱼吃。为此,当孩子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父母不要越俎代庖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耐心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虽然协助孩子,最终却是要由孩子亲自解决问题。最后,父母要摆正自己在孩子学习中的位置。父母要做的是督促孩子学习,而不是始终监督、监管孩子学习。当孩子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求助于父母,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孩子的学习处于正常的状态,父母就不要横加干涉。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和节奏,父母不要揠苗助长,打破孩子的自然节奏,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而言,一次自我管理胜过十次被父母管理,父母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孩子更独立,而不是使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