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深入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深入研究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院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以课外体育活动方式出现,而且增加有偿收费的因素,成为促进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基本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认可。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深入研究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概念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可以客观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前提。首先,体育俱乐部是一种自发的、从事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是“人的集合”为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间的协调和睦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而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

有的学者把教学的特点认定为是教学模式,有的学者把组织形式归为教学模式。综合分析后,本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定义为: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教师、时间组合为新的教学班,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模式。[5]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具体分类

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俱乐部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课内俱乐部(即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外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其中,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特点是学生自己选择项目,由学校教师或学生社团或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大多是以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出现的,它把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变成有组织、有管理的课外活动,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它能实现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俱乐部以其会员的主动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会员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培养、提高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体育协作精神。与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相比,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学生凭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体育专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个人的体育才能拥有了施展的空间,在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中,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转变为辅导,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是课外俱乐部和课内教学俱乐部的结合和统一,这种模式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所追求的目标。它突破了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扬弃分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价值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概念是在课外体育俱乐部概念基础上行生的,它是围绕着课外体育俱乐部制而实施的,把课外的指导措施加入其中,使之融合发展为一体,以课堂教学带课外锻炼,是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协调发展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课内教学俱乐部在管理方面是由体育部负责组织,教师参与,以体育课的形式出现,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开设的项目是学校师资所允许的各单项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等,在1~2年级一般为固定的必修课,3~4年级为灵活的选修课,教师仍然是课堂中的组织者,必须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辅导;而课外体育俱乐部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完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成立的社团负责组织,上课不分年级和班级,完全由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上什么课,什么时间上,在组织以及上课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则可以向教师咨询;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形式是前两种俱乐部形式的结合,扬长避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存在形式及特点

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是建立在构建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体育教学形式,它将现代教育理论融入体育课堂,从思想、组织、形式、方法、评价上进行更新,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课内提倡开放性、自主性、自由性、随机性,学生的课堂学习完全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教师仅承担设计、辅导、检查、指导等任务,完全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具有丰富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对实施素质教育、突出主体地位、转换师生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它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可选择性等特点。

2.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存在形式及特点(www.xing528.com)

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指体育课教学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采用课外俱乐部模式来辅导学生练习以弥补课内教学不足。这类俱乐部大多以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出现,由于这种形式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性等特点,得到各院校的普遍采用,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大多数院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以课外体育活动方式出现,而且增加有偿收费的因素,成为促进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基本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认可。

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形式及特点

课内外一体化代表高校俱乐部发展的新的趋势,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俱乐部,建立这类俱乐部的多数高校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院校领导思想开放,改革意识强,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有较明确的理解,而且学校体育设施完备,体育经费比较充足,学校体育管理先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也比较整齐,由于内外部条件具备,体育俱乐部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类体育俱乐部总的趋势是以课外体育俱乐部为最早的形式,它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以拓展学校体育功能,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行为为主要目标,同时课外俱乐部也是高校构建体育俱乐部的初始阶段;课内体育俱乐部模式是近几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课题,它以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依托,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以构建现代大学体育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从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出发,提出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管理模式,它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能力为目标。

(三)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价值

第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第二,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

第四,保持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的连贯性,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