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发展下的乡村环境治理与修复

生态发展下的乡村环境治理与修复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有着详尽的解读[2]。生态恢复领域是生态学理论的一个新的综合,它主要涉及对自然界的人为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众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存在着大面积的退化,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比较严峻。在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中,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态发展下的乡村环境治理与修复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总结自身发展历程以后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主要背景是全球生态环境破坏、人口发展迅速、粮食短缺和能源紧张。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1]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复合系统中,它的基础是生态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着重考虑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它的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在发展中进一步改善质量、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变较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的目的;它的目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目标,与当前的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有着详尽的解读[2]。

(1)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2)可持续发展应当着重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不断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减轻环境污染

(3)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4)社会发展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实现社会发展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当下发展、未来发展以及当代人利益、后代人利益的均衡协调发展。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与行动规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6)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整体认识与把握,必须重视能力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想和目标,在为这个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不断充实与完善。(www.xing528.com)

(二)恢复生态学理论

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生态学开始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和发展,其后迅速兴起而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热点之一。简单地讲,恢复生态学就是研究生态恢复的科学。恢复生态学是研究退化或者受损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或者重建,是关于生态恢复的一门科学,它属于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3]恢复生态学理论强调生态恢复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计划,深入系统地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以及主要原因、退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过程以及机理、生态恢复或有重建的技术以及方法,例如,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来有效降低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与危害并且最终能够形成维持自我平衡与发展的生态系统。

恢复生态学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20世纪下半叶到现在一直是恢复生态学的大发展时期。

2.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恢复生态学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该方向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恢复生态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许多来源于地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工程学农学、环境学等学科。它通常以生态系统为基本单位,更强调人为干涉以及应用性。

恢复生态学的主要应用特征为社会实践性,它表现在整个恢复生态学学科是以现实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退化为研究对象,并且以解决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主要目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强烈地干扰和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态恢复领域是生态学理论的一个新的综合,它主要涉及对自然界的人为影响。恢复生态学可以看成是怎样修复人为损害、形成生态系统新的综合体的过程,恢复生态学要求整合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众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存在着大面积的退化,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比较严峻。我们必须进行区域综合治理、进一步防止土壤沙化,不断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区域生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使区域原本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中,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