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哲学教育的发展

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哲学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既关注个体的独特性,也关注个体的社会性。如何看待人类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以及二者间的关系也正是哲学家思考的重要问题。比较而言,西方传统哲学历来重视人的个体性,重视个性张扬,忽视人的社会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强调,个体性与社会性作为人的两个特性是对立统一的,必然经历了由矛盾到调和的过程。社会是由无数个人所组成的,而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

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哲学教育的发展

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将人视为一个完整个体而进行研究,在心理学中主要体现在人格的研究中。《心理学导论》人格一章的内容包括人格的概念及特征、人格结构、主要人格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形成原因等。与意识一样,各个学科领域都对人格给出了自己的界定,例如,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文学意义上的人格。而心理学中的人格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个体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二是该行为背后的动力或原因。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既关注个体的独特性,也关注个体的社会性。

如何看待人类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以及二者间的关系也正是哲学家思考的重要问题。哲学中的个性及其各种哲学的个性化,是哲学具有的真实性和永恒价值,体现着哲学的生命力。哲学家对个性的关注源于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时代精神的探索。而哲学中对个性的理解正是对人的“个体性”意义的阐释,其真正根据在于人类生命的本性和本质,超越“抽象的人性论”的人的个性化内涵在当代被人们在主体性意义上理解为“自我”“生命力”和“创造性”[8]。而这些主题也是当代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比较而言,西方传统哲学历来重视人的个体性,重视个性张扬,忽视人的社会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强调,个体性与社会性作为人的两个特性是对立统一的,必然经历了由矛盾到调和的过程。社会是由无数个人所组成的,而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类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其中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具体而言,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依存性。它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条件。(2)社会交往。作为形成共同人性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个体自觉的行为和需要,也是社会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之一。它不仅是信息交换的精神过程,而且也是物质交换的过程。(3)常进行。(4)个体在劳动与实践过程中的合作性,而它是人所具有的社会性中最关键、最深刻的内容。

哲学的个体性思考中与心理学结合最紧密的问题之一即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是一位重要的心理学家,提出了现代心理学中第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人格理论,描述与解释了个体人格的动力、形成与发展,并将其人格理论扩展应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对心理学、哲学、文学、人类学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方有些学者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中赖希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赖希将其思想体系称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共同之处”以及各自的“不足”决定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赖希看来,二者有以下三个“共同之处”:第一,它们都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都把人类的需要和经验、爱欲和饥饿这类具体物质事实作为理论出发点;第二,它们都是一种辩证的理论;第三,它们都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而弗洛伊德主义则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而它们也具有各自的缺陷,因此,赖希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认为这是消除二者各自片面性或局限性的最好途径。对于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他认为首先是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人格结构是沟通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桥梁;其次是用性革命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即把前者主张的心理革命、意识形态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结合”起来。除了赖希之外,马尔库塞、弗洛姆也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通过在《心理学导论》中学习弗洛伊德本人的人格理论,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如前所述,现代心理学与哲学的交叉领域颇多,除了本文论述的以上四个问题,在《心理学导论》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授课内容,选择其他哲学问题展开讨论,例如思维、语言、自主性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补充和推荐一些可课后阅读的相关材料,作为上课内容的补充,例如经典文本和书籍、最新科学成果等,以促进学生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理论,启发并加深他们对相关哲学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促进其专业学习。

【注释】

[1]本文得到2014年武汉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人格心理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建设)的资助。

[2]刘毅:《试论科学心理学对分析哲学发展的影响》,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www.xing528.com)

[3]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李录志:《身心关系研究的新维度及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刘毅:《从维氏的私人语言论证看感受性质的特点》,载《兰州月刊》2005年第6期。

[6]霍涌泉:《意识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刘毅:《当代心理学观照下的自由意志问题》,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孙璟涛:《论哲学的个性》,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