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促进深度学习的可行途径

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促进深度学习的可行途径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符号学理论指明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促进深度学习的途径,同时,符号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法则明确了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深度学习要素的可行性。

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促进深度学习的可行途径

迁移需要应用情境与学习情境最大限度的趋同。但是,过度情境化后的知识并不利于学习者的迁移,知识的抽象表征才是促进迁移的最佳策略。因此,利用多媒体画面语言促进知识的抽象表征,是保障迁移的有效途径。知识或事物的抽象表征需要借助符号来完成,属于符号学理论的研究范畴。符号学理论指明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促进深度学习的途径,同时,符号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法则明确了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深度学习要素的可行性。

符号学研究宇宙中所有意义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自然界的和人类的,社会的和个人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在多元、复杂的研究要素中,符号学给出了最简单的分类。符号学研究的对象是本体、客体和主体,深刻地反映了主、客观世界的本质所在。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把符号学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组成部分。语构学研究符形之间的关系(符号的结构),也称为语法学或句法学;语义学研究符形与符号对象之间的关系,即符号通过符形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信息;语用学研究符形、对象以及符号情境之间的关系。符号情境是指符号使用者之间应用符号传达思想感情时的具体环境[13]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统一了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观点,将研究对象的共有性与语言学的句法学、语义学以及语用学——三个最重要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成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多媒体画面语构学、多媒体画面语义学以及多媒体画面语用学,[14]如表4-1所示。

表4-1 符号学与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比较

对于符号学的三个法则,多媒体画面语言学也给出了相应的诠释:第一,符号系统构建的客观法则,即语构学;第二,以第一观察者(媒体语言符号开发者)立场为依据的法则,语用学;第三,以第二观察者(媒体语言符号受众)立场为依据的法则,语义学。根据编写多媒体教材的需要,多媒体画面语义学将“小语境”的概念延伸为不同题材的教学内容,关注研究画面语言的不同设计格式以适应这些题材内容的需求;多媒体画面语用学将“大语境”视为课堂教学环境,侧重研究画面语言的不同教学格式以适应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15]

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语言学家雅可布逊(Roman Jacobson)应用符号学原理,科学地分析了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他提出语言活动有六个组成部分,即发话人、受话人、信息、语境、代码和接触渠道,如表4-2所示。利用基于符号学原理的语言活动结构,来解析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要素与结构,如图4-3所示。

除了上文提到的“代码”是多媒体语码、“接触渠道”是传递系统(媒体形态),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要素中“信息”是指多媒体画面中的自然形态媒体即自然属性的要素,是受众第一眼接触时所捕捉和接受的东西,是画面的外在形式,被受众外在感知。多媒体语境是指多媒体画面语言的“环境”,是多媒体画面语言符号内容创建的认知环境、加工范围,即约定或非约定的隐含的画面内容或教育价值,体现多媒体画面语言的社会属性,多媒体画面语言的情境价值也从语境中来。(www.xing528.com)

表4-2 符号学下的语言要素和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要素比较

图4-3 语言活动结构

对于促进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如呈现目标、情境创设、促进行为投入、促进反思等,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出来,并被受话人(即学习者)所接收,在受话人的媒体信息加工过程中完成高阶思维,并优于非多媒体画面语言表征情境下的其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为深度学习创造成功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