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对话、体验和探究的深度课程改革

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对话、体验和探究的深度课程改革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度课改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向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而与之相应的深度学习也强调对话、体验、探究等品质,正如佐藤学认为的,“学习是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当学生倾向于深度学习,那么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深度课程改革相应推行。所谓的深度学习,首先意味着充分经历学习过程的学习。二是通过深度学习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强调深度课改的创生性与批判性。

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对话、体验和探究的深度课程改革

高明

课程改革从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文化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回到学生立场,不断地抵达生命的成长原点,不断地彰显教育的本真,不断地发散课程魅力,课程改革才能称为深度课改。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尔·富兰说:“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持久的变革,最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否则变革就会肤浅而难以持久。”简而言之,深度课改是实现从道到术、从思想到技术的全面而深刻的课程改革。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多尔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设计的“4R”标准,即Rich(丰富性)、Recursive(回归性)、Relational(关联性)和Rigorous(严密性)。深度课改之深表现在:课程的创生性、开放性、体验性、探究性、整合性等。

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一种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探索过程、获得深度体验的生命化深刻学习。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过程,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表层,而通过知识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才是学习的深层过程。真正的学习应包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态度。”深度学习的“深”表现在:学习态度一往情深,学习内容深得我心,学习方法深有体悟,学习过程静水流深,学习收获意味深长。深度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学习知识背后的方法、思维方式、价值文化等,是指向能力及素养的学习。

深度课改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向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而学生的深度学习也在某种程度上倒逼深度课改的推进。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深度课改中,课程是很重要的一环,课程被视为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应倡导“会话”“体验”“探究”“多因素整合”。如同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派纳所认为的,“课程是一种特别复杂的对话,课程不再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过程。它已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个人意义及一个公众希望”。

而与之相应的深度学习也强调对话、体验、探究等品质,正如佐藤学认为的,“学习是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同时,学习是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是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由此可以说,深度课改与深度学习之间是山鸣谷应的关系。(www.xing528.com)

如何推进深度课改呢?深度课改中最为活跃、最为强大的力量是学生。学生改变,则能让课堂改变、教师改变、学校改变、课程改变、教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课程的改变。当学生倾向于深度学习,那么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深度课程改革相应推行。于是,我们尝试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推进深度课改的纵深发展。

一是通过深度学习的过程性,强调深度课改的过程性。所谓的深度学习,首先意味着充分经历学习过程的学习。由此,我们要关注的焦点是课程改革是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历程,即学生的学习要由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学习要由不会上升到会。杜威的过程理论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经历的过程,一种经受某种事情的过程……经验具有能动性和连续性,人类的思维也是一种过程,一种反思的过程。”

二是通过深度学习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强调深度课改的创生性与批判性。多尔认为,控制是课程中的魔鬼,现在是该解放课程的时候了。于是,他大力倡导课程与教学中“生成”的价值与意义,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创造性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

三是通过深度学习的挑战性,强调深度课改的“思维”与“问题”。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看,恰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言,教学不能总是让人在舒适的山谷中游荡,相反要让人练习登山、掠过草地与沼泽,并使人获得广阔的视野。任何没有思维含量、没有难度、无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都无法提升学习的品质,是不具有学习价值的。真正的学习与课程,意味着登山式的挑战与冲刺。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