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障碍的成因和维持机制

心理障碍的成因和维持机制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障碍的生物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研究脑内结构的异常、生化过程、遗传和基因影响。所以遗传带来了对心理障碍的易感性,而不是疾病本身。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障碍的症状是个体在环境中习得的,现在依然存在是因为有维持其存在的客观条件。

心理障碍的成因和维持机制

1.心理障碍的定义

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此词广义的概念与精神病学中的精神障碍所涉及的内容是相似的。之所有采用心理障碍而非精神障碍一词,其原因是前者更多反映了从心理学角度对异常现象的研究与理解,而后者则更偏重医学的或精神病学的视角。不过,采用心理障碍一词时,更偏重其狭义的概念,即侧重于说明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外那些更多地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例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神经症与其他重性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有不同的发病机理和不同的病程及预后。前者更多地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后者更多地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2.心理障碍的理论模型

(1)生物学模型。生物学模型假定心理障碍可以直接归因于生物学因素。心理障碍的生物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研究脑内结构的异常、生化过程、遗传和基因影响。脑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妙的存在,大脑的不同部分有着不同的功能。任一脑内结构的损伤和问题都可能导致行为的异常。已有研究证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两个重要的大脑结构,即海马杏仁核发生改变。PTSD患者有海马萎缩、海马功能活动下降以及海马N-乙酰天冬氨酸的减少等。研究揭示PTSD患者特征性闯入性回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问题有神经解剖基础。PET和f MRI显示PTSD患者在进行与创作有关的活动时,杏仁核活动增强,前扣带回和眶前额区的活动下降,而脑中这些区域与恐惧反应有关。至于大脑的变化是行为的原因还是创伤性事件长期影响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讨论与研究。脑内神经递质的微妙变化或失衡,对心理和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大量证据表明,用来治疗心境障碍的药物和电抽搐治疗通常会影响神经突触部位的神经传导物质浓度。以抑郁症为例,第一代的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治疗抑郁时会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这种酶在大脑中分解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通过阻止酶的运作,这些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里的可用性得到提高,这被认为具有抗抑郁的效果。第二代的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疗效是被认为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恢复正常的化学平衡。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当直系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时,他本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正常群体的10倍。同卵双生子共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比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领养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缘亲属患病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而家庭内非血缘亲属患病的可能性没有显著提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只是对患病存在可能的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父母有精神分裂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会提高,但有很多子女终生没有患上此病。所以遗传带来了对心理障碍的易感性,而不是疾病本身。

(2)心理学模型。心理学模型强调心理学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些模型强调个人成长经历、创伤、内心冲突、成长环境对心理障碍的起因性作用。这里主要介绍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主义模型、认知模型和人本主义模型。

心理动力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派的奠基者弗洛伊德,与弗洛伊德同时代及之后的研究者对其所提出的经典心理分析进行了发展和修正,比如荣格创立的分析疗法,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以及后期的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虽然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创立的理论和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与经典心理分析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但几乎这一学派的人对人类行为的理解皆遵照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心理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的意义部分由无意识的冲突决定;其次是对无意识活动的强调,认为人类行为的真正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所不知道的,人的行为是潜意识水平的动机驱动的。最后,大多数心理动力学派的学者都认为这些潜意识的动机和行为力量来自于童年经历的深刻的影响。

行为主义模型:行为主义者强调可观察外显的行为,认为异常的行为和健康的行为都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获得的,即学习与强化。他们不注重内部的心理现象或早期的童年经验,而是注重现在的行为和维持行为的条件或强化。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障碍的症状是个体在环境中习得的,现在依然存在是因为有维持其存在的客观条件。行为主义模型主要有两个学习过程理论: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的代表人物是巴普洛夫,认为新行为的习得在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反复配对出现。华生的小阿尔波特实验通过严格的实验流程展示了恐惧情绪是如何习得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和华生,认为新行为的习得在于行为之后有一个赞赏性的结果,认为行为的习得可以通过操作行为的结果来提升或降低某一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行为主义的治疗就是利用学习的基本原理,对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以增加适应的行为,减少不适应的行为。

认知模型: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提出异常行为既不是同潜意识的冲突决定的,也不是习得的,而是由于扭曲的认知过程造成的。认知理论并不认为情境和事件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相反,是由于人对这些事件的感知方式和思考方式影响了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创始人阿朗·贝克(后简称贝克)认为抑郁的人有三种负性想法:对自己、世界和未来抱有消极的想法。贝克称之为“负性认知三联单”。这些负性假设通常被称为认知曲解。认知疗法关注于对曲解的认知进行调整。治疗师与来访者共同看待来访者生活事件和情绪,协助来访者找到非理性信念,在治疗中治疗师对其非理性信念进行辩驳,以协助来访者更加客观和现实地评价情境,并产生更积极的想法和替代性的行为。

人本主义模型: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分析是伤残心理学,理论来源是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认为行为主义是动物心理学,理论建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学派更关注正常人,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治愈疾病或消除障碍。人本主义认为,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强调自我价值以及人们选择指导自身的行为来达成有意义的完满的生活过程。人的本质是好的并且具备自我实现的动机,自我实现的失败会导致异常行为的发生,异常行为是因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过大而造成的。这种差异越大,个体体验到的情感和现实的问题就更多,不一致来源于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体验,即一个人只有在符合了他人制定的标准时才会得到尊重和关怀。心理治疗的过程在于逐步地去价值条件化,重启当事人的自我实现过程。(www.xing528.com)

(3)社会文化模型。社会文化模型认为,必须在社会和文化力量的背景下理解异常行为,如性别角色、社会阶级和人际支持等。从社会文化模型的角度来看,异常行为并不仅仅源于生物或心理因素,还反映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性别角色为例,女性更加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抑郁情绪,而男性较少表达。这与我们文化中的“男儿有泪不轻弹”有密切关系,文化并不鼓励男性表达自己的消极情感,所以男孩子们学会了隐藏或否认他们的情感,如悲伤、恐惧等。另外,进食障碍的患者明显女性偏多,这可能是受到了普遍存在的女性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目前,学者们普遍采用一个更趋于整合的模型来理解心理障碍,即生物—心理—社会观点。此观点承认有许多因素造成了异常行为的出现,而且不同的因素对于不同个体的重要性也不同。此模型假设心理障碍有一个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基础决定了某一个体对某一精神障碍的易感性,易感性并不就能决定个体是否患某精神疾病,还有环境因素会对个体造成明显的痛苦或功能失调。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倾向和面临的环境因素共同引起了人的心理障碍。

3.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征表现为思维、知觉及行为上的紊乱。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缺乏逻辑,不能准确感知世界,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他们可能怀疑被人跟踪或者被政府委以重任,或者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别人以某种说不清楚的途径了解,也可能听到有人在跟自己说话,或者听到身边人都听不到的声音。这类妄想或幻觉导致了他们的行为怪异。在旁人看来,他们的行为古怪,或者自言自语,或者将自己关起来不被别人看见,不敢出门。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即使经过良好的治疗,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且通常是慢性的损害。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阳性症状是指个体身上存在的明显的异常感知、思维和行为,主要包括妄想、幻觉、思维紊乱和紧张症。这些症状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程度不同,在多数情况下对治疗是有反应的;阴性症状指未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具备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缺失(或极大地减少)的行为、情感或思维过程。常见的阴性症状包括情感迟迍、快感缺乏、意志减退或情感淡漠、言语贫乏和精神运动迟滞。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视觉及言语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损害、无法集中注意力、信息加工速度的下降、抽象推理能力及执行力受损。除了一般的认知功能受损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会出现社会认知的缺陷。表现在病人识别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的受损,也表现出对积极和消极事件情绪反应的降低,这种认知功能的损害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社会生活。

(2)抑郁症。抑郁症是指病人经历了一次或多次的抑郁发作,期间没有躁狂发作,是心境障碍的一种。抑郁症的主要症状特征包括抑郁心境、在平常的活动中丧失兴趣和乐趣、食欲和睡眠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精力减退、无价值感和内疚感、思维困难、欲死亡或有自杀的想法等。

(3)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日常生活的心理障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主要临床特征。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冲动意向,尽管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没有现实意义,甚至是多余的,虽极力摆脱和排斥,但又无能为力,因为感到苦恼和焦虑。强迫动作是为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而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二者有着以下四点共性:其一是症状反复、持续出现;其二是症状非外力所致,患者极其希望能够摆脱;其三是症状令患者非常痛苦;其四是患者明知症状表现是不合理的和没有意义的,患者对症状有强烈的抵抗的欲望,但难以摆脱。

(4)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明显偏离个体所处文化期望的持久内心体验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且难以改变,发病可追溯到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稳定不变,并会导致痛苦和功能损害(APA,2013)。人格障碍有三个特性,其一是组成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其二是不分对象和情境即具有普遍性;其三是明显异常的病态性。常见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