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景区开发及周边社区环境影响

旅游景区开发及周边社区环境影响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如,昆明滇池在旅游开发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但滇池水质严重污染,影响了滇池观光、度假等旅游功能的发挥,成为滇池旅游开发的限制性因素。为此,各旅游地域对大气环境极力进行保护,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为治理大气污染,该风景区将主要基础和旅游设施均安排在风景区的核心区以外,并规定了排污标准。(二)旅游影响景区环境的途径旅游可通过多种途径并在旅游

旅游景区开发及周边社区环境影响

(一)旅游的环境效应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旅游资源开发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良好的环境对发展旅游业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又能促进环境的保护。

1.正面的环境效应

(1)促进生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生物的保护

珍稀濒危生物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点上,是在人类已普遍地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状况下遗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由于其生态系统保护良好,景观及环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因此它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与环境。从前,对于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点主要强调的是对其资源与环境的绝对保护,结果是经费投入少,管理不力,保护区内及周围群众生活无保障,偷伐、偷猎、偷垦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自然保护无力,未能达到真正的保护目的。现在,在自然保护区内开辟“旅游小区”,一是可以起到对周围群众和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二是可为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等寻求到经济支撑,增加保护和管理的力度;三是通过旅游开发可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和脱贫致富。

(2)促进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治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些旅游地域山清水秀,水体洁净,优于周围其他地域的水体环境。例如,1993年年底,杭州发起了“保护西湖绿色行动”,成千上万的杭州市民志愿参加,统一标志,自备工具,沿湖开展污染源调查、环境保护宣传和清理活动;还从西湖周围搬迁了10余家有污染的工厂,沿湖各单位污水全部纳入环湖截流管道,开拓隧道引钱塘江水补给西湖,加快了西湖水体的循环速度,改善了西湖水质。又如,昆明滇池在旅游开发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但滇池水质严重污染,影响了滇池观光、度假等旅游功能的发挥,成为滇池旅游开发的限制性因素。为此,昆明市在滇池畔建立了几座污水处理厂,彻底整治了大观河等几条入湖河流;将草海与外湖隔离开来,开通西园隧道,清理草海等;总共耗资160多亿元,用于滇池水体污染的治理,以提高滇池水体质量。

(3)促进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

洁净的大气本身对旅游者就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是较高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体现。大气的污染将会导致旅游者感知——体验质量的下降。为此,各旅游地域对大气环境极力进行保护,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例如,黄山汤口的寨西村、源溪村在旅游未开发之前,每年砍木烧炭、砍柴煮饭都破坏大量林木,不仅造成了森林和黄山旅游资源的破坏,还污染了大气。后来开发了九龙溪、翡翠园、猴园3个景点,1995年创产值128万元,这使当地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家家户户自觉地改善了燃料结构,改用液化气。又如,湖南张家界过去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mg/m3,超过了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杉木大多枯黄,pH值低达4.44,并出现了酸雾酸雨。为治理大气污染,该风景区将主要基础和旅游设施均安排在风景区的核心区以外,并规定了排污标准。

(4)促进地质地貌的保护

一些典型的地质、地貌现象不仅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使旅游业能持续地发展,各国、各地区开展了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的保护工作。例如,埃及、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对红海沿岸珊瑚礁的保护,中国对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武夷山丹霞山等地的丹霞地貌北戴河昌黎海岸的海滩、云南的禄丰恐龙化石地点及众多的溶洞、四川九寨沟的钙华景观、海螺沟冰川冰川地貌等进行了保护。

总之,旅游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开发,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管理,一方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整治了生态环境,使“山不青”变成“山青”,“水不秀”变成“水秀”,逐步提高了环境质量,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负面的环境效应

旅游资源开发也为环境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1)土壤因践踏而板结

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投向市场后,必然会吸引一定的旅游者前来旅游。众多游人反复地践踏,往往会引起土壤板结,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

(2)垃圾与废水的倾倒引起水污染

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物质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引起的旅游者数量的增加,必将加大对水尤其是淡水的需求。一些淡水资源不是十分丰富的地区可能会面临缺水问题。旅游者带来的大量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海洋之中,这些垃圾除直接污染水质外,还会因过多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而破坏水体中的生态平衡。

(3)植被遭受破坏

许多植被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对这些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黄山在修建云谷寺至白鹅岭索道过程中,仅在白鹅岭就砍伐林木达48450m2。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任意采摘各种花卉、攀摘树枝和果实、随意砍伐树木作取暖或搭帐篷之用等行为,严重破坏了物种和林木。

(4)动物受到干扰和捕猎(www.xing528.com)

大多数野生动物是不与人类接触并亲近的,而打猎、观赏、为野生动物拍照是针对动物旅游资源开展的最重要的旅游活动。人类的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动物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最为严重的是在一些拥有野生动物资源的地区,人们为了满足旅游者中一些人食用野生动物的癖好以及购买动物制作纪念品的需求,为了赚钱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导致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甚至一些珍稀物种濒于灭绝。

(5)大气因旅游交通餐饮等而受污染

旅游活动的实现要借助飞机、轮船汽车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所有这些交通方式都对大气产生污染,汽车对城市旅游地的污染尤为严重。饭店做饭的过程中燃烧煤炭等燃料及产生的油烟会污染大气。

(6)噪声污染

大量旅游者涌入旅游地,人为地制造了许多噪声,而且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行也产生噪声污染,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的噪声。

(7)对旅游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干扰

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使旅游地变得拥挤不堪,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环境变得相对狭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二)旅游影响景区环境的途径

旅游可通过多种途径并在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影响景区环境。对景区环境施加影响的既有旅游者,也有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是需求方,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当地社区居民总体上代表供给方。在旅游系统中,由于各自的角色不同,因此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所产生的影响有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之分。

旅游通过如下途径影响景区环境。

1.旅游者的旅游活动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践踏植被、踩实土壤、制造喧哗,有些素质较差的旅游者摘花折木、乱扔垃圾、乱刻乱画、食用野生动植物。过多的旅游者也会冲淡地方社会风情。

2.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

旅游经营过程中交通、餐饮、住宿等排放的“三废”造成环境的污染。旅游经营者经营方式的偏差也会引起环境问题,如某些自然景区经营者为增加旅游吸引力而引入区外动物,改变了景区的生态结构,导致难以预测的后果。

3.旅游设施建设活动

具体表现为炸山开路、大兴土木、乱建索道、饭店过于靠近海滩等。旅游开发并不否定修建必要的旅游设施,但应尽量避免对景观与环境造成破坏。

4.当地居民的态度

当地居民对旅游欢迎或抵触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对景区资源与环境采取的是维护还是破坏的行为。旅游景区应尽量与当地社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5.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方式

旅游管理者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标准、规划等,并监督这些规章的实施,来约束旅游投资者与经营者,从而间接影响景区的旅游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