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新农村科技培训提升农村发展

辽宁新农村科技培训提升农村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

辽宁新农村科技培训提升农村发展

四、农村科技培训战略

(一)农村科技培训战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强。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

(二)农村科技培训战略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动员组织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同时,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转移就业、农村政策法规、农民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民持续增收服务,为扶贫开发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农村科技培训战略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与重点

1.创新农民培训的工作机制

首先,整合农民培训的师资资源。对县(市)内各涉农科技部门和县农广校、职教中心等的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并对师资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需求,采取“请进来培训、送出去深造”的办法进行知识更新和结构完善。同时,还要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起长期协作关系,有计划地吸引和邀请专家教授带着科研成果来示范推广。

其次,构建立体式的农民培训的有效载体。组织以各业科技人员为主的农民培训专业队伍,建立以先进农技推广设施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工作网络,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中心场所,建设以农业高新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农民培训实训基地,实施“三电合一”(电台、电话、电脑)的农民培训传播模式。

再次,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工作体系。做到县有培训中心、乡有培训站、村有培训点。

2.优化农民培训的工作方式

首先,根据农事季节、农业区域和农民素质层次不同,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示范村户培训与点户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分区域、分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培训,实现农民科技素质递次提高。

其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计划,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农业科技、技能和引导性培训,促其在农业内部转移和向二、三产业转移。

再次,依托县农广校和有关大专院校,开展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为农村培训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和管理人才。(www.xing528.com)

3.突出农民培训的工作重点

首先,提高“三种能力”。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和农业科技转化能力。

其次,推进“四个转变”。即由过去单一为农业增产提供技术支持向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生态、生活提供技术支持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既注重常规技术的集成升级又注重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转变;由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农民生计等多方位管理转变;由注重引进、试验、示范向引育结合,将本地特色产品做大做强。

再次,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农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上实现突破;在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上实现突破;在推进农村带动力两个转移(农业内部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突破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

(四)农村科技培训战略的主要内容(2)

1.按照人事部的统一要求,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相关公需科目的培训学习

2.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在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农业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态安全、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等重点领域,每年举办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和学术技术交流论坛,培养复合型、骨干性人才。对参加“653工程”范围内高级研修班的专业技术人才统一颁发《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3.充分利用农业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资源,不断优化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4.依托重大农业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培训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

5.鼓励各地区各单位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有关培训项目经评估纳入“653工程”的总体规划。

6.建立包括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有效实施途径和手段在内的远程教育培训网络,面向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及县以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实施农业技术远程继续教育培训。

【注释】

(1)贾钢涛,等,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8).

(2)关于印发《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Z].国人厅发[2006]34号,2006-03-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