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首次易俗社演出,惊艳呈现

宁夏首次易俗社演出,惊艳呈现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月13日晚,陕西易俗社在宁夏觉民学社剧场作首次演出,“剧工精湛,个个名角,堪称珠联璧合”[17]。3月15日下午,陕西易俗社在宁夏省政府大礼堂作第三次演出。3月17日,《宁夏民国日报》发表署名“债”的题为《易俗社之进步》一文,评论道:西安易俗社应宁夏觉民学社之邀,来宁公演,已于本月中旬,由年高德劭之社长刘介夫先生亲自率领到宁。

宁夏首次易俗社演出,惊艳呈现

1941年3月至5月,宁夏省初级戏剧学校(觉民学社)以“该校学生行将毕业,由省外聘请名角来宁(夏)献技,以资剧业”[16],特聘请陕西易俗社全体艺员来宁夏登台献艺,一来为丰富宁夏民众的文化生活,二来以便该校学生观摩与学习

(一)

3月12日晚,陕西易俗社全体艺员在社长刘介夫率领下,其艺员名角王天民、刘文忠、刘迪民、雒秉华、康顿易、王文华、马平民、李可易、汤涤俗、宋尚华、王秉中、张镇中、杨令俗、刘建中、刘文中、杨荫中、王蔼民、杨顺易、郭朝中、张权易、王更俗、袁乃中、李天华、赵晋国、徐抚民、贾明易、侯崇华、刘金华、曹棣华、鲁逸民、米养民、何正俗、肖润华、杨保民、田书华、贾全国、车俗民、陆之民、冯居易、刘荣华、王仁民、黄执中、贾祥易、梁培俗、肖笠易、张恒易等40余人,由陕西西安市乘车抵达宁夏省垣(今银川市)。

3月13日晚,陕西易俗社在宁夏觉民学社剧场作首次演出,“剧工精湛,个个名角,堪称珠联璧合”[17]

3月14日,陕西易俗社在宁夏省政府大礼堂作第二次演出。尤其是杨令俗、宋尚华之《写状》,马平民、王秉中之《群英会》。王天民、康顿易之《葬花》。“均一时之杰作,进入花境。本剧为《蝴蝶杯》全本,多有独到之处”[18]

3月15日下午,陕西易俗社在宁夏省政府大礼堂作第三次演出。计有《大孝传》全本,雒秉华、刘建中之《周仁回府》,刘迪民之《春闱考试》等,“自始至终,无懈可击,博得全场好评”。

陕西易俗社上述三场演出,博得宁夏秦剧票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认为其“已远在前此正俗社来宁(夏)之收获以上”[19]

3月17日,《宁夏民国日报》发表署名“债”的题为《易俗社之进步》一文,评论道:

西安易俗社应宁夏觉民学社之邀,来宁公演,已于本月中旬,由年高德劭之社长刘介夫先生亲自率领到宁。吾人得瞻仰诸艺员之风采于银川舞台,荣幸之至。

此次来宁公演之艺员,均为该社优等名角,自名教练刘迪民以下,如唱工高朗而稳健的□生张镇中,名角马平民、汤涤俗,著名花衫王天民,后起之秀青衣刘建中、花衫刘文中昆仲、文武小生王秉中等40余人,均以十二分远征精神,不辞劳苦,莅临朔方。吾人聆其清音,观其雅貌,既佩其精神之健旺,复羡其艺业之进步,因之对于秦剧发生无穷新的希望。

易俗社创始于民国元年。30余年来,诸耆硕俊彦惨淡经营,始有今日之成功。吾人对于该社创办人李桐萱、孙仁玉诸先生致无限敬意。近10年来,担任社长的刘介夫先生年近古稀,兴致不衰,为文化、为教育、为剧务而竭尽心力,故今日之易俗社,较之10年前,实有天壤之别矣。由此,颇令吾人惭愧。吾宁戏剧经当局热心提倡,然至今毫无进步,实无资格赞扬易俗社诸君也。

抗战者,精神之奋斗,吾人誓死不屈之精神,乃感情之抒发,启迪感情者,强奋教化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可以□民心,其□人深,其移风易俗”。抗战之情绪,舍以戏剧发挥乐教精神,启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生命之中的无穷活力(感情),勇猛奋进,自强不息,别无可以胜利之法,此即所谓“精神□□”也。人类为感情动物,非音乐无以诱导感情,理智云乎哉,乃无以增加人类之生气的死板东西也。

现在,秦剧势力统一大河以北,陕、甘、宁、青四省人民之心弦,将赖易俗社诸君之力,而弹起共同抗战之歌。故吾宁民洗耳以聆高朗之雅音,非盼诸君表现艺术之伟大价值,以激发此抗战线上朔方民众杀敌情绪,则诸君不虚此行矣。

诸君艺术珠联璧合,均为俊杰,以后起之秀的刘氏昆仲为堪赞许。刘建中今年36岁,工青衣,身段、台风、念白、做唱无不美妙,前途无穷。其弟(刘)文中扮相酷似梅兰芳,今年才35岁,古装花衫、刀马无一不能,歌喉清妙,如莺鸣花间。二氏之声誉,将来不下于王天民。其次,如杨荫中、宋尚华二人,亦各有其长,以杨荫中之清脆嗓音,博得观众无穷赞许。他若王秉中者,其文武小生之身段,直追杨小楼有过之,念白之亲切中肯,曲衷微妙,婉如公瑾再世矣。

易俗社自成立后,技术方面之进步,吾人综合而论之,有下列诸点:

第一,唱白之音,均以国语为准,方言明显清脆洁净新垢,往者以戏中十音为本之悉见根本铲除。

第二,身段、做工力求稳,“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竭尽表演之能事。

第三,语句雅洁,戏情十足,既合抗战要求,复适人生性情,兼唱剧抗战生活音乐之责,文化教育利赖尤多。

戏剧之感人至深,动员精神亟能推广。西北各地民智落后,唯欲加强抗战力量,动员西北民众,秦剧之感人深,范围广,效力大,实最大遗憾。

诚盼易俗社诸君好自为之也。

(二)

自3月18日起,陕西易俗社在觉民学社剧场进行正式售票公演。觉民学社门前布满陕西易俗社“各艺员红报”[20]

3月19日,陕西易俗社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木兰从军》,“观众异常拥挤”。

3月20日,陕西易俗社马平民、雒秉华、王天民、刘迪民、王秉中、汤涤俗、张镇中、杨令俗、李可易、王文华、王蔼民、张权易、杨顺易、贾明易、侯崇华、李天华、刘建中、宋尚华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吕四娘》全本。

3月21日,陕西易俗社李可易、刘建中、王秉中、雒秉华、康顿易、宋尚华、王蔼民、杨顺易、刘文中、杨令俗、郭朝中、张权易、王更俗、袁乃中、李天华、赵晋国、马平民、汤涤俗、徐抚民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新忠义侠》。

3月23日(星期日)上午10时,陕西易俗社在觉民学社“举行茶会,并演剧助兴”,以招待宁夏省垣各界要员[21]

3月23日、25日,陕西易俗社李可易、刘建中、王天民、雒秉华、王秉中、康顿易、王文华、宋尚华、王蔼民、杨顺易、刘文中、杨令俗、郭朝中、张权易、王更俗、袁乃中、李天华、赵晋国、马平民、汤涤俗、徐抚民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夺锦楼》全本。

3月26日,陕西易俗社李可易、刘建中、王天民、雒秉华、王秉中、康顿易、王文华、宋尚华、王蔼民、杨顺易、刘文中、杨令俗、郭朝中、张权易、王更俗、袁乃中、李天华、赵晋国、马平民、汤涤俗、徐抚民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颐和园》全本。

陕西易俗社原定自3月27日起停止在觉民学社剧场售票,移至省垣中山公园人民会场进行公演,“专演忠义爱国及抗战一类戏剧,由省垣附近驻军轮流往观”[22],但是由于省垣民众强烈要求,遂决定继续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23]

3月27日,陕西易俗社李可易、刘建中、王天民、雒秉华、王秉中、康顿易、王文华、宋尚华、王蔼民、杨顺易、刘文中、杨令俗、郭朝中、张权易、王更俗、袁乃中、李天华、赵晋国、马平民、汤涤俗、徐抚民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宦海潮》全本。

3月28日,《宁夏民国日报》发表《看〈宦海潮〉》一文,评论曰:

自来宦海深沉无底,谋利充作第一,正如剧中人何世恩所说:“做官,第一要钱,第二要腿,第三要运动。”所以,在这滚滚的波涛中,不知有多少正人君子沉入海底,又不知有多少奸邪小人幸登大位。至于寡人妻、孤人子,“以他人鲜血染红自己顶子”的事情,更不知有千百万起。《宦海潮》一剧,即揭破了这个黑暗面。

剧的本身虽不免稍觉单薄,但因为主要角色表演的深刻有力,所以在收效上反而宏大。

本剧中余忠和余自用的夫人是最主要的角色,饰余忠之雒秉华,已由出演《新忠义侠》之周仁而名噪朔方,公称为“西北第一须生”。本剧选饰余忠,颇和剧情要求,故《饿死》一幕,振动全剧精神。至饰余夫人之宋尚华,此次来宁公演,一般人士评价颇高,公认为“西北一等名旦”,无一可疵。

本剧饰余夫人在提督署见子及别子两幕,唱做均极精湛,对母子之爱,可谓表现无遗。而提督署见子之最初一看及别子之对儿最后一看,拨动全场观众心弦,引出无数观众之眼泪。如此成功,颇不易得。

3月28日、29日,陕西易俗社李可易、刘建中、王天民、雒秉华、王秉中、康顿易、王文华、宋尚华、王蔼民、杨顺易、刘文中、杨令俗、郭朝中、张权易、王更俗、袁乃中、李天民、赵晋国、马平民、汤涤俗、徐抚民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投笔从戎》全本。

当时,观众评论《投笔从戎》之演出,“在神圣抗战之今日,实含有重大之社教意义”[24]

4月3日,陕西易俗社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秋雨秋风》全本。

当时,观众评论《秋雨秋风》演出曰:(www.xing528.com)

本剧中充满清政府的昏庸、洋鬼子的奸诈。以及郑紫瑜及秋瑾女士之死难,均为革命先烈中之轰轰烈烈之人。加以王天民、宋尚华等名角之艺术天才,更露出本色。

所以,无论在任何方面,本剧是有价值的戏剧,而此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25]

自4月11日至14日,陕西易俗社停止在省垣觉民学社剧场售票公演,每日下午,在省垣振声舞台演出,“专场招待驻军参观”[26]

4月19日,陕西易俗社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儿女英雄传》,“观众颇形踊跃”。

4月21日至27日,陕西易俗社在宁夏省垣候车准备返陕期间,“特别减价”,继续在觉民学社剧场公演一周。社长刘介夫在《宁夏民国日报》上刊登《启事》曰:“此次敝社莅宁公演一月有余,参观者固多,而一般民众限于资财,未免向隅。现遵主座与民同乐之旨,并候班车未到期间,特别减价,继续公演一周。望各界士媛幸勿失此良机,早来参观为盼。”

5月10日,陕西易俗社结束在宁夏的演出,离开宁夏省垣,乘车返回陕西西安市[27]

(三)

陕西易俗社此次来宁夏演出期间,受到宁夏戏剧票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好评与赞许。

3月19日下午1时,宁夏的陕西同乡会在觉民学社举行陕西同乡联欢会,“以招待此次来宁之西安易俗社”。驻宁第十七集团军交通处孟宝山处长、柴桂勋处长等300余人到会。

联欢会上,首先由陕西同乡会曹尚经致欢迎词。继由柴桂勋处长发表讲演,略谓:

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大都在周秦汉唐,而后之政治中心亦在西北之陕甘一带。秦剧系发扬我国历史之固有文化,故吾人应极力提倡。望易俗社诸演员,更为国家、民族及发扬我伟大之历史精神而努力。

最后,由陕西易俗社刘介夫社长致答词,略谓:“此次莅宁,承诸各界热烈赞许,谨代表全体员工特致谢意”等语。

联欢会结束后,“遂由易俗社演剧四幕,以示谢忱”[28]

3月22日中午12时,宁夏省戏剧改良委员会、宁夏觉民学社(宁夏省初级戏剧学校)在省垣振声舞台,举行欢迎陕西易俗社大会。省建设厅厅长李翰园以及杨局长、马处长、路处长、孟处长、李处长、刘院长、张主任与省垣各机关团体来宾500余人到会。

欢迎大会由李翰园厅长主持并致欢迎词,略谓:

今日为宁夏秦剧界欢迎陕西易俗社之日,兄弟是宁垣秦剧界负责管理者,特代表各位同人敬致欢迎之意。

易俗社是秦剧之正宗,各艺员之艺术高明,为西北秦剧之冠,人人尽知,无庸赘述。唯以戏剧为文化事业,其感化力量至为重大,因它能深入人之脑骨,而且尤能改变人民之思想,故戏剧在抗战建国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

宁夏觉民学校为宁夏秦剧之组织,办理以来,五年于兹,但因同人等均非专家,所以成绩不佳。此次,觉民学校甲班学生毕业在即,诚恐学生艺术方面未臻完善,故特约易俗社诸君莅宁公演,藉资观摩,而以扩大剧运。并希易俗社诸君多加指导,不胜感盼。

接着,由杨局长发表讲演,大意谓:

今天是宁夏秦剧界同人欢迎陕西易俗社艺员之日,李(翰园)厅长已将欢迎之意说明,兄弟兹简要略述本人之理想如下:

戏剧是文化事业,也是教育事业,其感人至深。当此抗战时期,当能够鼓励人民抗战情绪,努力杀敌。尤其在不识字民众占百分之九十的西北各地,利用秦剧来唤醒民众,实在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常看见许多话剧团公演的成绩,与秦剧相较,话剧实在远不及秦剧。尤其易俗社诸先生,30年来,努力创作新剧,对于陈腐不进步的淫邪恶劣剧本及表演,完全根本洗刷干净,所以更适合于用作鼓吹抗战情绪的工具。

因此,我们的理想,应由中央政府对于西北秦剧作一有计划的推动,将陕、甘、宁、青四省的秦剧统一管理,成立组织,编辑剧本,充实经费,由私人营业进而为国家经营,由营业机关进而为纯粹的文化事业。此其一。

由易俗社数日来在宁夏公演之成绩,我们觉得,秦剧的艺术方面应再作进一步努力。我们知道,剧运之最进步者,一般人自然以话剧为敬意,但是以我们的看法,话剧不能实现秦剧之真正任务,因为仅类说白,而缺少音乐,实在不能感动民众。因人是感性动物,有音乐之感动人,较之说白效力大。其次,歌剧也有缺点,不能完全表达戏剧情节。只有中国剧、话剧、歌剧三者结合,有音乐,有说白,有歌舞,有场景,实在是健康进步的戏剧。

可是若干年来,对于戏剧,一般人视为娱乐,不注意提倡,加以演员操行不高,受人鄙视。现在,我们改进戏剧,扩大宣传,应该从各方面努力。第一,提高艺员修养品格;第二,确定戏剧事业在文化教育上的地位;第三,平剧、秦剧设法合流,并进而创作最新最美之中国。此其二。

宁夏秦剧运动现已由政府主持,期达到上述任务。唯以宁夏非秦剧之源也,人才缺少。此次欢迎陕西易俗社诸君到此,完全为坚定吾人之信念,并进而期与易俗社诸君合作,努力实现吾人之理想。

我们知道,戏剧发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要剧本好,第二要演员好,第三要研究舞台布景,第四要聘请导演专家。对于这四个条件,我们宁夏都不及格。

现在易俗社莅宁,即是意在提高我们的兴趣,并学习诸艺员的技艺,对于本社已经上演的各剧,希望得到纠正。更进而期望易俗社与觉民社互相联合,发展西北剧运。这是本人理想,也是补充李(翰园)厅长欢迎词中未尽之意。

最后,由陕西易俗社社长刘介夫致答谢词,略谓:

本社此次来宁夏公演,承蒙各界热烈欢迎,殷勤招待,非常感激。本社此次来宁演员不多,上演各剧往往因临时添补角色,所以成绩不十分佳,请大家原谅。

本社创办之原意,本为普及戏剧教育,并计划到各地轮流表演,在以唤起民众。此次来宁,承觉民社诸先生之教,得与朔方各界相见于剧场,实在非常高兴。

本社同人愿努力奋进,树教育之伟大价值,与各界民众共同抗战,乃本社同人之志愿,谨代表同人作诚恳之答谢。[29]

欢迎大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陕西易俗社自莅宁公演以来,观众异常踊跃,每晚觉民学社剧场门前车水马龙,极形热闹,“足见该社艺术之精湛”。

当时,吴忠镇(今吴忠市)社会各界人士“以西安易俗社此次应本省觉民学社之聘来宁公演,深得好评。兹为瞻仰王天民、雒秉华诸名角之风采,并聆听其清音,亦以移风易俗计”[30],积极筹备,诚邀陕西易俗社诸艺员在省垣(今银川市)公演结束后,来吴忠镇演出。但是,由于时间关系,陕西易俗社此次未能赴吴忠镇演出。

陕西易俗社在宁夏演出期间,宁夏觉民学社以“该社名角新排戏剧甚多”,特别邀请陕西易俗社王天民先生指导新排了《葬花》,马平民先生指导新排了《劝新郎》,杨令俗先生指导新排了《□□》,并于4月29日,在觉民学社剧场进行公演[31]

陕西易俗社此次来宁夏进行公演,宁夏地方“当局备极优待,各艺员除获得各种赠品外,并得优厚奖金。计最多者每人达1500元,次者亦得千元之数”[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