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李杰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是当前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大力推进基层党务公开。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李 杰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是当前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的观点,努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组织日益增多,工作格局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全面、系统地把握基层党建工作各领域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科学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1.深入分析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长期以来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紧紧依附于经济社会等其他各种组织,形成了以农村、国有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构架的传统党建工作格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党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社会领域,各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大量涌现;在经济领域,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新经济组织迅速“扩张”;在城市社区,大量“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基层党建工作逐渐从农村、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党建领域,又衍生拓展出了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新兴党建领域。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发展变化,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牢固树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理念

遵循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规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具体工作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即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展开,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从宏观性、综合性方面去思考和研究基层党建问题;着眼于系统性、前瞻性、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从全局的高度谋划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着眼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不断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眼于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性、系统性、连续性的整体要求,立足长远,循序渐进,配套政策,打牢根基。

二、坚持统筹协调的方法,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发生的变化,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方法论,系统筹划,协调运转,整体推进,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有序。

1.在总体思路上统筹谋划,推进“一体化”党建

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变化,使党建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传统领域党建工作与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必须立足全局,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推进一体化党建。在工作的整体摆布和目标指向上,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加强国有集体企业党组织建设,切实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使传统领域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同时,努力提升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及时推进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大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力度,逐步深化党对新兴领域的领导,扩大党的影响力,形成新兴领域与传统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

2.在工作方法上重点突破,打造“品牌型”党建

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要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抓重点、抓难点、抓亮点。

坚持抓住主要矛盾,选准工作突破口。农村党建是整个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村级班子“瘫了治,治了瘫”一直是长期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顽症”。要以此作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并推行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将村班子致瘫的因素细化、量化、深化为具体指标,用日常监控、定期测评、定向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村班子存在的具有致瘫倾向的潜在问题,做到及时排查、防治并举、察在苗头、防患未然、治于瘫前,有效扭转一些村班子存在的“有了问题不反映、出现滑坡不反馈、软弱涣散难整顿、年年治理年年有”的被动局面,实现“弱班子变强、强班子变优、转化班子不反弹”的目标,确保村级班子“没法瘫、瘫不了、不会瘫”。(www.xing528.com)

坚持梯次推进,稳扎稳打。在启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时,坚持分步推进,依次启动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形成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基本框架,再逐领域推进深化。

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创新活动载体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基层党组织,以“五个好”为总目标,针对各领域实际,广泛开展“建家、安家、回家”、“三选四建”、“回归村官”、“能人治村”、“党内温暖”等创新活动。积极创新“为民党建”理念,把改善民生、构建和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在同乡村建党,以党员带群众,以同乡管同乡,共建和谐社区”的党建新模式。同时,在社区开展“为民、安民、乐民、便民、爱民、育民”服务活动。以促发展为主题,在企业开展“争当模范员工,争创示范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服务群众、推进工作”思路,在机关开展“争创和谐机关”活动。立足作风建设,在事业单位开展“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活动。开展“抓组建、创载体、促规范”活动,有效破解“两新”组织建党组织难、党员管理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要尊重和维护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水平。

1.扎实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创新,确保党员有效行使民主权利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基层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从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夯实基层党内民主。

大力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对基层党组织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积极组织广大党员酝酿讨论,切实增强党内工作和党内生活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创新公开形式,通过党建网站、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党务公开栏、“回音壁”等形式,定期不定期进行党务公开。同时,严格党务公开程序,建立党务公开评议反馈制度,及时受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探索建立党员提案、党代会代表提议的处理、回复机制和代表联系党员制度,健全基层党委定期向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健全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等制度,不断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探索推行了农村“党员提案”制度,农村党员针对乡村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党员干部作风、村级党务(财务)公开、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等方面,均可通过填写党员提案表进行反映。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村级党组织向党员至少每月发放一次《党员提案表》,让党员针对提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提案可按一人一事一表的形式,也可采取个别党员提案、其他党员联名提案形式向村“两委”或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提交。

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机制。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和村“两委”换届过程中,要按照坚持标准、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适当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那些忠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优秀人才选拔进了基层领导班子,使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递进培养工程”,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知识结构,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2.扎实推进党员队伍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健全完善了党员经常性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引入普通高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通过项目管理、竞争择优的方式,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

健全落实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心系百姓惠农为民”活动,大力推广为民服务代理、党员“公开承诺”等制度,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志愿等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效果。按照“关键在解决突出问题,核心在转变干部作风,根本在为民搞好服务,重点在建设长效机制”的要求,大力开展“万名干部下乡”活动,使广大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过程中,党性得到进一步锻炼,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先进形象得到进一步展示。

健全落实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的党员发展机制。全面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高知识群体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规范完善“两推一公示”、票决、发展党员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发展党员预审、党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等制度,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健全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坚持定期党内集中表彰制度,对优秀党员实行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培树典型,弘扬正气,在党内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舆论氛围。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实施“民生档案”工程,设立贫困党员救助和党员互助基金,较好地解决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在艰难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实际困难。同时,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经常性谈心制度,做到对党员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抚慰、发展上帮助。

(作者系酒泉市委党校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