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墅教育集团基层党建工作特色解析

上墅教育集团基层党建工作特色解析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色党建的做法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总结回顾上墅教育集团20多年的党建工作,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特色一直贯穿始终。更可以说,上墅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典范样本。研究上墅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学校党支部历来十分重视政治学习,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上墅教育集团基层党建工作特色解析

民办教育机构党建,相较于其他领域党建,特点显著,难点突出。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党建“能不能”顺利开展首先看发展周期。很多民办教育机构在创业初期受到经营的压力冲击,对党建工作并不敏感,随着民办学校的发展逐渐成熟,对党建工作开始接受。二是民办教育机构党建“好不好”关键看出资人。出资人是否有敏感的政治意识和长远的业务规划来做实党建工作直接关系民办学校党建的发展走向,出资人重视党建引领,便可实现党建工作上手快、有抓手、稳定发展的局面。如果出资人不重视不支持党建工作,将会是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三是民办教育机构党建“专不专”取决于有没有一支专职党建队伍。民办教育机构长期以来缺乏一支适合本领域的专职党建队伍,成为牵绊民办教育机构党建的瓶颈和民办教育机构党建工作的“麻绳最细处”。

从调研情况看,民办教育机构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在党建工作方面,不少机构存在基础薄弱、力量不强、氛围不浓等问题。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是题中之义,必须创新思路、夯实基础,狠抓规范和提升。

上墅教育集团早在2001年5月经浙江安吉县教育局党委批准,就成立了中共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支部,也是安吉县民办学校的第一个党支部,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特色党建的做法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2009年上墅私立高中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学习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事迹被安吉县列为科学发展的样本,2010年被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列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范并作长篇报道,先进事迹入选《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一书。

总结回顾上墅教育集团20多年的党建工作,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特色一直贯穿始终。(www.xing528.com)

第一个特色是多党合作组织办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上墅教育集团的前身,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是在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一所民办教育机构。创始人汤有祥先生本身就是民进的成员。考察上墅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从一所私立高中发展成为一个教育集团,三十年风雨坚守,三十年如歌传奇,学校发展成融普高教育、职高教育、高职教育为一体的上墅教育集团。学校占地400余亩,在校学生65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已与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姐妹友好学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毕业生8万余人遍及海内外。学校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上墅高级中学,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更离不开民进中央和各级民进组织的关心指导和鼎力支持,特别是得到民进中央三代领导人雷洁琼许嘉璐、严隽琪的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张怀西先后五次视察上墅私立高中。更可以说,上墅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典范样本。

第二个特色是政治引领科学发展。研究上墅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学校党支部历来十分重视政治学习,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建校以来,一直在旗帜鲜明地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毫不动摇地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不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互动,组织党员学习考察,动员党员在推动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人民群众中争当先进、创造优秀。教育引导党员参与学校管理创新、服务教学一线、服务学生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学校党支部创办了校刊《学习与交流》,为学习交流搭建平台,提高党员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学校还开办了业余党校,吸收要求入党的教师和学生中的优秀团员参加培训,甚至在学生中还建立了党章学习小组。可想而知,学校政治学习氛围的浓厚程度。2009年,学校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学校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事迹就成为了全国的先进典型。汤有祥校长本人还被评为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

第三个特色是支部建设点亮希望。学校办学的目的是教学育人,但是客观条件制约了不少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研究上墅教育集团发展的历史,我们还发现,学校党支部在建立之初就设立了“爱心基金”,多次组织党员和贫困学生结对扶贫,实行“经济扶贫、德育结对”的育人新模式,给予学习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引导,激励贫困学生精神上的成长,创新发展了德育导师制。学校还对结对的贫困学生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影响学生的成才因素,探索学生的成才规律,在研究民办学校学生的成才之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这个党支部开展的这个结对活动,实际上起到了一个点燃希望或者说激活爱心的作用。在这个结对的启发和引导下,在2008年汶川地震、10年青海玉树地震等国家历次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学校教职员工都会组织爱心捐赠活动。学校团委先后与甘肃省平凉市大番小学、安吉昆铜小学、塘埔小学等开展“手拉手”扶贫活动。这些结对、手拉手的活动不仅为贫困学生点亮了希望之灯、改变了贫困学生人生命运,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底种下了爱心的种子,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无论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职业,都会给周围的人带去温暖和爱,这不就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