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动与行为的社会机制

行动与行为的社会机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在认知上达成一致时,反映在他们的行动上,才能表现出行动或行为上的一致性。具体到行动与行为产生的机制上看,柯林斯认为,“行为”本身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物理运动,所以,行为的属性应当是一种自然属性。

行动与行为的社会机制

4.1.2 行动与行为产生的社会机制

柯林斯在重新界定了“行动”与“行为”的内涵之后,进一步讨论了“行动”与“行为”的产生机制问题。传统哲学的行动观,是用“意向性”来区分“行动”与“行为”的——行动具有意向性,行为则不具有意向性。

这里,哲学上的所谓“意向性”,主要指的是“心智指向某物的能力”[8]也就是说,当某人在做某事的时候,他的心智所指向的是他正在做的事情。哲学上的“意向性”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1)当我在做某事的时候,我能意识到我在做什么;(2)如果下一次再做这件事情,我也能意识到如何去做;(3)如果换作别人来做这件事情,同样能意识到他在做什么。

对意向性的分析使柯林斯意识到,作为区分“行动”与“行为”的标准——“意向性”的概念,不但与“意识”有关,也与“同一性”(sameness)有关。尽管,柯林斯并不排斥行动中的意向性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以“意向性”作为区分“行动”与“行为”的标准的问题在于:

首先,柯林斯认为,行动主体在行动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意向性的存在。或者说,意向性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意向性。以开车为例,对一位熟练的驾驶员来说,他可能一边开车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也可能他什么都不想只是专心开车。然而,当他在开车路上完成“换挡”这个动作时,无论他是在想与开车无关的其他事情的时候换挡,还是他在专注开车的时候换挡,完成的都是“换挡”这个行动。并不因为他在开车的时候想别的事情,他所完成的动作就不是换挡的行动了。也并不需要他说出所有与换挡有关的知识,他才能够换挡。

其次,柯林斯认为,还需要考虑意向性的指向不成功的情况:(1)与原有的意向相悖的,事与愿违的情况。比如,当我们在餐厅吃饭时,餐桌上都会有用来提供服务的按钮。我本来是想按“服务”键,让服务员帮我倒杯水,但是我却错按了“结账”键,使得服务员误以为我已经用餐完毕,准备结账。(2)虽然有意向性,也付诸行动了,但是行动不成功的情况。例如,我用力推门,但是门却没有被推开。

此外,柯林斯认为,没有绝对“相同的”行动或行为:(1)没有完全相同的行为,因为行为所涉及的参数是不同的。比如,今天与明天是不同的,那么就不能把今天完成的行为与明天完成的行为看做是相同的。(2)没有完全相同的行动,这是因为,既然时空中的运动常常是会发生变化的,那么行为也是不断变化的,这样,有行为构成的行动也是不同的。柯林斯认为,所谓“同一性”或“无差异性”(indifference)只是逻辑上的理念。[9]

对不同的行动个体来说,他们的行动(即便是简单的物理运动)都是不尽相同的,所谓的“同一性”是由社会约定的。假设有两个人在打高尔夫球,他们完成的都是挥杆把球打出去这个动作,假设他们都打出了250码,球飞行的路线也相同,这时我们能否认定他们完成的是相同的行动呢?柯林斯认为,决定行动是否相同,并不取决于行动者本身,而是取决于行动的观察者,不同角度的观察者所观察到的行动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对上述案例来说,有一个距离第一个高尔夫球手稍近、离第二个高尔夫球手稍远的观察者,可能从他的立场上看,两次行动就是不同的。

柯林斯基于上述意向性指向不成功的情况,认为还要进一步区分“行动”的“结果”(result)与“后果”(consequence)。在柯林斯看来,行动的“结果”是对“已经完成了行动”这个事件的描述;而行动的“后果”则是对由“行动所产生的”事件的描述。[10]例如,在“约翰把门打开了,于是冷空气进来了”这个事件当中,约翰的行动的“结果”就是他把门打开了;这个行动的“后果”就是冷空气进来了。在这里,我们不知道约翰的意图。如果他是因为房间太热,而故意把门打开,让冷空气进来的话,那么,“冷空气进来”也是这个行动的结果。(www.xing528.com)

柯林斯在通过对传统哲学行动观以“意向性”来区分行动与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认为我们不需要行动者在行动时意识到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只需要行动者在想的同时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对行动来说就足够了。[11]也就是说,在柯林斯看来,单纯的以“意向性”作为区分行动与行为的标准,是不够的。这样,柯林斯重新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基于对行动与行为产生中是否需要依赖语境的思考,给出了区分行动与行为的第二条标准(社会学标准)——社会语境标准。柯林斯认为,行动的产生涉及语境因素,而行为则是“语境无关”的。

在确立了区分行动与行为的新标准后,柯林斯还进一步讨论了行动与行为产生的机制问题。首先他认为,可以从整体上,把行动与行为的属性划分为两种类型:(1)自然属性。自然属性不需要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当谈到“山”时,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什么社会,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山就是山。山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里,与人们对“山”的理解有关的就是一种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不同,社会属性则需要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当说到“钱”时,为什么在我们的脑海中闪现的是某种金属做的硬片或纸片呢?为什么我们会把它们看作是“钱”呢?柯林斯认为,主要是因为人所在社会共同体把某金属片或是纸片与“钱”的概念等同起来,直接影响了生活在该共同体下的人们对“钱”的理解,是一种约定俗成。当某一天,社会共同体对“钱”的概念的认定,发生了转变,那么人们对“钱”的理解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然而,通过对行动与行为的属性的分析,柯林斯认为,尽管山本身属于一种自然属性,但是,把山看作“山”,则是一种社会认同或取决于“生活形式”。当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在认知上达成一致时,反映在他们的行动上,才能表现出行动或行为上的一致性。因此,柯林斯认为,无论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从根本上说,遵循的都是一种社会机制(social institution)。

具体到行动与行为产生的机制上看,柯林斯认为,“行为”本身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物理运动,所以,行为的属性应当是一种自然属性。关于“行动”的分析,则要比行为复杂得多:

从区分行动与行为的标准上,柯林斯认为,从行动产生的意向性标准上,可以将行动分为“构成行动”(formative actions)与“非构成行动”(non-formative actions)。他认为,所谓“构成行动”指的是,存在于某个共同体中的相似的行动,[12]反之,就是非构成行动。从行动产生的社会语境标准上,柯林斯认为,行动应当是一种“社会”行动或一种“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下的行动。有相同意向的行动者会慢慢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比如,物理学家们总是喜欢聚集在一起讨论物理问题。这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就有可能是一种相似的或相同的行动。

然而,语境是多元的,因此可能构成“生活形式”的意向性种类也有很多。有一些意向性比较明显,那么其所引导的“构成行动”也比较显著;有一些意向性并不明显,那么其所引导的“构成行动”则并不明显。柯林斯基于上述认识,认为,认为“构成行动”与“非构成行动”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并且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而改变的。[13]这样,柯林斯基于对“构成行动”的理解,把“行动”理解为是“构成行动中的某种意向性行动。”[14]

通过上述分析,柯林斯用一句话概括了行动与行为的关系,认为,相同的行为可以代表不同的行动,或,相同的行动可以被许多不同的行为例示(instantiate)。[15]例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笔体写出同样的字来,尽管笔体不同,但字的含义是没有改变的。如果我们用的是同一种笔体,写的却不是同一个字,尽管笔体是一样的,但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改变。

此外,柯林斯认为介于“行动”与“行为”之间还有一种行动,它总是以相同的行为可以代表相同的行动。柯林斯也把这种行动称为“特殊行为行动”(behavior-specific acts)或类机器行动(machine-like action)。[16]比如,生产线上的工人在拧螺丝钉时,每次都是重复同一个动作,并且每次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个动作,就好像机器人一样。柯林斯基于上述对行动的划分认为,常规行动完全是一种社会属性,而特殊行为行动(或类机器行动)则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