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良好环境:电子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研究

创造良好环境:电子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管理和谐育人创造研究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刘磊摘要军校研究生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与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尊重学员主体地位、着眼长远因人施管、与从严治军相结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队如何实现科学管理、和谐育人,为学员创造和谐、有序的成长环境。

创造良好环境:电子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研究

科学管理 和谐育人 创造研究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刘 磊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二系,河南郑州450004)

摘 要 军校研究生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与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尊重学员主体地位、着眼长远因人施管、与从严治军相结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队如何实现科学管理、和谐育人,为学员创造和谐、有序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和谐;科学管理;军校研究生

人才是强军之本,是打赢之基。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事关我军建设的发展大计,事关能否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军校研究生作为军队中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是未来创新军事理论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力量来源,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与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关系到未来国防事业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与本科生学员相比,研究生学员情况比较复杂,主要特点表现为:年龄差异较大、阅历不尽相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差异造成学员个体之间学习的针对性不同。绝大部分研究生有较高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思想活跃,善于观察,明白事理,有较强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员认为他们是来获取知识的,较多地追求个性的发展,尊重导师的作用而忽视队干部的作用,对行政管理、日常养成的认识不深。研究生学员的这些特点要求研究生队有一套灵活、科学的管理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军校研究生队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与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我认为,研究生队实现科学管理、和谐育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学员创造和谐、有序的成长环境。

一、科学管理,要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推进从严治军工作,实行科学民主管理,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是我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结合点和切入点,也是我校推进科学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建名校,创名牌”的一个有效载体和重要目标。研究生学员的教育和管理要针对研究生的特点,丰富形式、注重效果,充分发挥研究生学员的主体作用、党员的骨干作用,着力引导研究生学员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学员队要切实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及时解决各方面的问题,积极改善研究生学员的学习条件、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给学员创造文明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学员是学员队的基础,在学员队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具有参与学员队的管理、改革与建设的权利,并且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学员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应当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研究生学员具有接受新事物快、理解能力强、思想比较成熟的特点和优势,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学员以主人翁的姿态把学员队当成家来热爱、当成家来建设、当成家来管理,不断增强学员参与学员队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员队进行正规化建设,要严格落实条例条令和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光靠队干部是不行的,应该充分调动各级骨干和全体学员的积极性,鼓励人人参与管理。在重大工作和队内制度出台之前,通过骨干会、班务会、个别谈话等形式,调查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让学员感到受尊重、被理解,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员队的主人,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管理之中。

(二)积极推行学员的自主管理

传统的学员队管理方式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管制,自下而上的服从,学员被动接受管理,其主动性、创造性被忽略。学员队应该根据管理心理学中“参与”和“认同”的原则,实施学员自主管理,变被管理者为管理者,使学员产生责任感、自主感、向心力,增强学员和队干部之间的互相理解、尊重,增进团结。队干部定好方向、把握好原则,给予骨干和学员更多的权利。在管理角色的转换中,学员会更好地理解“管”与“被管”的关系,自觉加强与学员队管理的配合。

自主管理,可以促进学员客观地评价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积极地提升自我。在实际工作中,对学员队出现的各种情况,应发动学员揭矛盾、找问题、查隐患;对关系到学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既能堵塞不正之风的漏洞,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让学员自主管理贯穿队里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串起队干部和学员们的心,官兵齐心合力、同甘共苦,就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学员队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将管理由侧重“管”转变为侧重“理”

管理侧重于“管”,是“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而强调侧重于“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的是制度本身,强调对学员的控制,强调统一性,忽略学员的个性和差别,这样最终会造成“见物不见人”的管理局面。

对于研究生队来说,学员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并且有很多人是在部队工作几年后再回到学校读书的,在部队时都是干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正视学员之间的差异,把管理重心放到对人的价值的关注上来,采用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不但要重章法,还要重情理。首先,队干部要树立服务意识,营造一个尊重学员的氛围,充分尊重学员的人格,倾听学员的心声,建立彼此的沟通与信赖。其次,管理要在遵守条令条例和各项规定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根据研究生学员的个性特点,因人、因事地灵活处理,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最后,管理中不仅要求学员如何做,更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增强学员遵守纪律、服从管理的自觉性。

学员队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而是要促进学员的成长进步、增强学员的综合素质。要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相信学员、依靠学员,尽最大可能满足学员在学习时间、方式、内容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给研究生学员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科学管理,要着眼长远,因人施管,为学员全面发展铺路

学员队作为军队院校的基层单位,需要我们立足为学员成长和发展负责的高度,立足为军队培养能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信息化人才“第一哨”的本职,在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以对学员未来前途负责的精神,制定各种人性化的管理细则,着眼长远、因人施管,通过管理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一)因人施管,给学员个性发挥的空间

人才培养工作就像教练员训练球队一样,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有重点地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养和引导。因人施管就是根据学员个体的不同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把握不同学员的优点长处,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育管理方法。因人施管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但这并不等于降低管理标准。正确的因人施管方法能够使整个集体的综合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素质全面的学员,为他们创造机会,发展特长,使他们脱颖而出;针对特长突出的学员,要创造条件,使其特长得到最大的发挥;针对后进学员要加强引导督促,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亮点”,树立勇气和信心。通过宣传、启迪和引导的管理手段,为学员个性的全面施展提供舞台,着力体现出“全面培养,加强基础,因材施教,显现个性,突出创新的教学观。

(二)着眼长远,促进学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把“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的一切、为了一切学员”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学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要全方位培养政治合格的军事人才。政治合格必须永远摆在第一位,从而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落实。应当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平时贯彻各种规章制度和训练、学习、娱乐之中,着重提高学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从军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确保学员履行军人职责,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从学员的发展需要出发,在强调认同核心价值观、普遍社会规范和民族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随着新军事革命和高技术战争的兴起,知识成为军队战斗力中最富有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只有复合型军事人才才能驾驭高科技战争,所以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是迎接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脉搏,促进通识教育和特色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员具有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复合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视野,增强第一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

要促进学员身心成长的和谐统一。要尊重学员的个性和民主权利,尽量满足学员求知成才、不断完善自我的正当要求,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员身心的充分和全面发展,造就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必须加强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实践能力、创新知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使学员智力素养与非智力素养协调发展,强调既有知识又有文化、既有创新精神又有自律能力、既有开阔视野又有军人气质,突出人的全面持续发展,促进学员身心成长的和谐统一。

(三)引导学员由知识传承型学习向智力能力型学习转变

知识传承型学习,指的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学习观。智力能力型学习,强调既重学习者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又重学习者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学员的学习更加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重在主动地研究,而不能停留在被动理解具体知识、继承已有知识上。队干部必须抓住这个特性,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恰当的引导方法使学员向智力能力型学习转变。引导方法上要以学员为本,从把学员管住、管好转变为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比如向学员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员针对个人研究方向列出书目,通过定期检查笔记、交流体会的方式,督促学员充分利用自学时间,倡导自主学习;组织“小论坛”、“小课堂”向学员提出讨论要求,要求学员认真准备,积极发言,使学员充分重视讨论与研讨,培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学员外出调研、参加学术活动时明确要求,要求学员紧贴计划、明确主题,制定方案,事后形成材料,以确保调研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这些引导方式,使得学员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个性化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三、科学管理,要与从严治军相结合,确保一切行动听指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转变思路,“以人为本”,以学员的利益为本,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和谐统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氛围。但是“以人为本”并不等于放弃从严治军,“以人为本”并不等于降低管理标准。正所谓“爱而不溺方为上”,要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依法“从严治军”,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情。

(一)制度要严格落实,令行禁止

军校研究生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研究生。无论是硕士、博士,首先必须是英勇顽强的战士。军校研究生光荣的军人角色,决定了必须服从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要协调好学员队“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以人为本不是个人主义,不是当好好先生,严格学员队管理与坚持以人为本并不矛盾。部队有严格的条令条例,每一个人都必须以纪律为根本准绳。凡是军校学员思想行为上必须达到的要求、凡是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所必需的规定,必须要严格执行,赏罚分明,不能马虎迁就。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管理,并不是限制学员的自由和发展,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和爱护。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学员队全体官兵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提高学员队的战斗力。要教育学员不断增强军人意识,加强军人作风日常养成,增强纪律观念,锻造军人气质品质,做到令行禁止。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贯穿研究生学员培养全过程与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使研究生学员培养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

(二)管理要宽严适度,严而不死

严格管理、令行禁止并不意味着使学员没有个人思想和个性空间。有张有弛,才能相得益彰。学员队在管理中要做到宽严有度,营造民主、和谐、科学的“学员队心理生态大环境”和轻松愉悦的“个人心态小环境”。要理解和保护学员的独立性、差异性,以真诚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后进和违规的人和事,做到对事不对人。研究生学员相比本科学员更有自尊心和独立的思想,因此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以疏导为主、以鼓励为主、以帮助为主,不做有损学员尊严、人格的事,不因学员的偶然过失就对个人定性、定论。只有做到“大环境”与“小环境”的有机统一,学员队的管理才能健康顺畅,管理才能科学有序,学员才不被管“死”、不被管“傻”、不被管“烦”,才能军令如山、令行禁止。

(三)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加强学员教育管理,队干部是旗帜。研究生学员中有很多都是在原单位工作过几年的,有一定的职务和阅历,研究生队的队干部不能单纯把自己摆在管理者的角度,“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光说不练”,那样是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同、取得好的管理效果的。队干部应当严于律己,给学员做好榜样,要求学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员做好的,自己首先要做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和影响他们。队干部始终处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与学员接触最多,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活的榜样,队干部自身的素质和行为,对学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与学员朝夕相处之中,队干部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会更加赢得学员的信任和尊重,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内在动力。因此,队干部应当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从自身做起,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成为引领广大学员成长的“领路人”,成为关心爱护学员的“贴心人”,使官兵同心同德,在共建和谐中形成发展合力。

学员队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从学员最根本的利益出发,才能真正激发出学员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动力,实现集体的发展。一个集体也只有风正气顺,真正把学员摆正到主人翁的位置上,才能激发出学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才能充分调动整个学员队的发展积极性,保证各项计划执行畅通、落实得力。研究生学员队作为军队院校中培养能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信息化人才的“第一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为学员成长和发展负责的高度,把握当代学员特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科学管理、和谐育人,为学员创造和谐、有序的成长环境,为部队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新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莉.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10).

[2]高红宝,袁兴宾,丁晓宇.试论军校学员的自我管理.训练与科技,2007(5).

[3]徐吉辉,陶宏山,顾尧峰.创新学员管理模式,促进学员全面发展.海军院校教育,200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