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及其功能特征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及其功能特征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已经说明,感叹句的内部成员不太统一,我们只能通过对典型成员的分析来进行概括。典型的感叹句通常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强烈的抒情性感叹句的主要作用就是表明情感态度,任何感叹句都具有这一特征。非典型的感叹句则有可能在表达感情的同时,附带其他信息。这时感叹句经常使用的反语表达法。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及其功能特征

三、感叹句的功能特征

感叹句的功能特征,指的是感叹句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前面已经说明,感叹句的内部成员不太统一,我们只能通过对典型成员的分析来进行概括。典型的感叹句通常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强烈的抒情性

感叹句的主要作用就是表明情感态度,任何感叹句都具有这一特征。抒情性越强的句子,感叹性越强,典型的感叹句是以抒情为惟一表达功能的句子,如:

(37)许先生:“痛快!回到家里皆大欢喜!” (《大宅门》)

(38)常公公恍然大悟:“二奶奶,这手够狠的!过瘾!过瘾!……” (《大宅门》)

(39)“我的天!”众人一片感叹。(王《千万别把我当人》)

(40)老刘也愤愤不平:“不像话!” (王《谁比谁傻多少》)

感叹句的抒情方式可分两类:一是通过语符内容表达,即句子的字面意义,就是说话人所表达的感情内容。如:

(41)我跟阿眉讲:“过去,我才叫在英雄沿儿上呢。大炮一开,就是功臣,可惜!现在这太平年月不出英雄。”(王《空中小姐》)

(42)“谁?哟,你!可吓死我了!”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祥子,怎么回事呀?” (老《骆驼祥子》)

一是通过话语行为本身表达。这类感叹句所表达的感情与句子的字面意义没有直接的联系,说话人只不过借用这个句子表示实施了一种言语行为,而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抒情方式。

(43)阿眉殉职了!泪水涌出我的眼睛。(王《空中小姐》)

(44)“何雷,你也别太不象话!”吴姗厉声说。(王《永失我爱》)

(45)开眼吧小子,我这骡子就爱吃带馅儿的!(《大宅门》)

例(43)字面意义是叙述一件事情,但通过叙述表明说话人的沉痛心情;例(44)字面意义是表示禁止,但通过禁止别人的行为表明自己的强烈不满;例(45)字面意义表示的是使令,通过这个言语行为表明自己的得意之情。

非典型的感叹句则有可能在表达感情的同时,附带其他信息。如:

(46)你还像个大家闺秀吗?老七你听见没有,把个戏子带家里来说戏! (《大宅门》)

从整个句子表达的感情来看,是表明自己的不满,但也兼有向他人介绍情况的意图。

(二)高度的主观性

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命题意义,典型的感叹句一般是说话人表达自己对某一现象的主观评价,由于情感因素的作用,感叹句的话语内容未必符合事实,一般不能以逻辑的标准进行衡量,语义内容或语言气势常常带有夸张色彩。如:

(47)我他妈的我!好你个贵武,你吃人饭不拉人屎!(《大宅门》)

(48)你少在这儿充好人!我都看透了,人情薄如纸!(《大宅门》)

(49)吃得痛快!今儿又没白活! (《大宅门》)

(50)白家没一个好东西! (《大宅门》)

(51)景琦:“老太太这是怎么了,高兴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大宅门》)

以上几个例子的划线部分都是表达说话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并没有考虑字面意义是否具有真实性。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人们也不会追求感叹句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实信息,而最关心的是感叹句所表达的感情因素。因此,说话人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感情的力度,往往尽可能地把话说得十分夸张,如:

(52)白萌堂把一个黄皮包袱交给白文氏:“千万收好了,这是咱们的命根子!” (《大宅门》)

(53)朱伏:“别看你大我一辈儿,论经过的事儿,我过的桥比你走的道儿还多!” (《大宅门》)

一般认为,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人们在说话时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自我”表现的成分,从而在话语中留下主观的印记(参见沈家煊2001)。但实际上主观性的程度在不同句类中的表现程度是有差别的,就汉语而言,陈述句主要是表达命题内容的,因此,主观性的程度相对较低,疑问句祈使句的主观性程度则介于感叹句和陈述句之间。从主观性的体现程度来看,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

(三)典型的超符号性

感叹句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因而说话人比较关注的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而不十分在意语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对说话人来说,感叹句的语言符号本身的内容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话语的真正意图是透过这些话语符号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信息。因此,感叹句的信息大多不局限于语言符号本身,常常具有符号之外的信息。感叹句的超符号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www.xing528.com)

一是感叹句的语言符号本身的字面意义,并没有表达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全部语义内容,还有一部分语义内容存在于所说出来的语言符号之外。如:

(54)颖宇:“抽过?她敢!借她俩胆子!” (《大宅门》)

(55)韦先生拉着自己的衣服气愤地叫胡总管:“太没家教!太没家教!” (《大宅门》)

孤立地看,这两个例子似乎都没有把话说完整,但在具体理解时,人们并不会产生信息量不足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感叹句所具有的符号外信息对字面意义补充的结果。从现象上看,这种句子和一般的省略句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人们在理解普通省略句时一般要借助语境将“省略成分”“找回”(见吕叔湘1986),而理解这类感叹句时,通常是通过把握说话人表达的情感来“补充”所“缺少”的语义内容。

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许多感叹句具有联想意义,或者是某些句子的字面意义压根儿就不是说话人的真实意思,只有联想意义才是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如:

(56)吴迪歇斯底里地喊:“我宰了他,我宰了他这个狗娘养的,我非宰了他!” (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57)一股东:“这叫什么年头儿!……牝鸡司晨,栽到……一个老娘儿们手里!” (《大宅门》)

例(56)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思并不是要去“宰了他”,而是借此发泄内心的愤怒;例(57)说话人也不是向别人询问“什么年头儿”,而是表达自己的非常不解的心情。

另外,在许多特定的语境中,一些感叹句常常具有超句子的修辞意义,这也可以看成是感叹句超符号性的一种表现。王洪梅(1994)曾把感叹句的这种超句子的修辞意义的类型纳为四种:

A.否定义。即用肯定形式的句子传达否定的语义。这时感叹句经常使用的反语表达法。如某人听见他人提出愚蠢的方法,可以说:“你真有见识啊!”其实际意思是“你太没见识了!”

B.讥讽义。即感叹内容不足以使说话人信服而发出内心并不真实的感叹,从而使句子带有怀疑、嘲讽意味。例如一个被认为出色的学生没考取大学,发话人可以说:“这么好的学生!”,实际是说“这学生不出色,连大学都考不取!”话语中带有轻蔑讥讽的言外之意。

C.暗示义。借用感叹句委婉地表达其他方面的信息就会形成暗示义。例如,客人在室内说一句:“风这么大!”就是暗示主人把窗户关上。

D.亲昵义。“死鬼!”“老不死的!”“你真坏!”等感叹句,句法形式呈贬抑结构义,但却传达出一定程度的亲昵义。这类感叹句只能适应于情侣、夫妻、老朋友、有交情的熟人之间等特定的语言交际场合中。

正因为感叹句具有超符号性的特点,因此一些本属于其他句类的句子在采用了某种手段进行了超信息化处理之后就具有了感叹性。如:

(58)他们走啊,走啊,一直走到了太阳落山。

(59)“哟,你们聊呐!”(王《无人喝彩》)

例(58)采用重叠手段使句子成为过量表述的形式,因而获得了超符号的信息,使本来是陈述的句子具有了感叹性;例(59)则在本来可以是祈使句的结构之上加上了祈使句所不用的语气词,也使这种结构获得了超符号的信息,成为感叹句。

(四)交际对象的不确定性

感叹句以抒发说话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未必有和听话人直接交流信息的要求,也就不必有强制性的确定的交际对象(即无强制性合作要求),感叹性越强的句子越是如此。张斌先生(2000)指出:“从交流信息的角度看,句子有两类。一类是使信息储存的句子,一类是使信息反馈的句子。前者包括陈述句和感叹句,后者包括疑问句和祈使句。”要想使信息反馈,就必须要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因此祈使句和疑问句所施加的对象都是十分明确的,尤其是祈使句,必须有一个定指的对象,否则,就无法实现其功能。陈述句和感叹句则不同,可以有明确的对象,也可以没有明确的对象,不过,人们在使用陈述句时在主观上还是要求有接受信息的对象的,感叹句甚至不必有这样的要求,只要感情能得到宣泄,感叹句完全可以不要交际对象,很多感叹句都是在自言自语的情况下说出来的,不需要得到任何反馈。也就是说,感叹句具有很强的内省性,感叹性越强的句子其内省性越强。如:

(60)躺在炕上筋疲力尽的白文氏长叹一声:“唉!我这是生了个什么东西!” (《大宅门》)

(61)“唉!天知道,在劫难逃,我该有这一难!”颖园两眼茫然地望着空中。 (《大宅门》)

(62)詹王爷喃喃自语:“通情达理,以德报怨,可敬啊。有这么个女人,白家就不会完。” (《大宅门》)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在没有任何交际对象的情况下表达感情的感叹句,都具有很强的内省性。

就交际对象的确定程度而言:祁使句>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请比较:

(63)A.走!(祈使句,必须有明确的使令对象)

  B.谁?(疑问句,一定有明确的询问对象)

  C.我买了一本书。(陈述句,可以对确定的某个人说的,也可以是对不确定的一群人说的)

  D.好球!(感叹句,可以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说)

在感叹句中,如果感叹人有确定对象的要求,一般要加指向标记。如:

(64)你太不像话了! (王《千万别把我当人》)

(65)贵武!你这个无情无义的畜牲! (《大宅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