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突破进展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突破进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以典型感叹句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归纳出感叹句的形式和功能特征。因此,本书在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带有拓荒性质,填补了感叹句研究在这些方面的空白。此外,本书的研究还包括在感叹句研究方面前人或时贤已经涉猎过的领域。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突破进展

一、本书在感叹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本书从外到内而又从内到外对感叹句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考察,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我们的研究特色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1﹒给感叹句下了一个定义。

功能主义的理论背景出发,给感叹句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感叹句是以直接抒发感情为主要功能的句子。”并以典型感叹句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归纳出感叹句的形式和功能特征。指出:在形式方面,典型感叹句具有这样三个特征——①语调的丰富性;②结构的简洁性;③具有显性或隐性标志。在功能方面,典型感叹句具有四个特征——①强烈的抒情性;②高度的主观性;③典型的超符号性;④交际对象的不确定性。这使我们从形式到功能两个方面获得了对感叹句的总体认识,也使我们获得了从这两个方面来判断和识别感叹句的标准和依据。

2.分析了感叹句的信息结构。

指出:和其他句子一样,感叹句所要传达的完整信息是由语符内容、篇章信息和背景信息三个部分组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着重分析了感叹句的句内信息结构的典型模式,认为感叹句的句内信息结构模式可分为“主位——述位”模式和非“主位——述位”模式两大类,并且每一大类又包含好几个下位类型。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讨论了一些影响感叹信息表达的关键因素及其表现。

3.讨论了感叹句和副词之间的关系。

认为副词在感叹句中主要有两种作用——①完句作用;②标示语气作用。分析了感叹句对副词的选择性。指出只有主观性副词才能进入感叹句,并以〔+抒情〕、〔+内省〕这两个标准对各类主观性副词进入感叹句的可能程度和标示感叹的程度逐一进行了考察。

4.对现代汉语独词形式的感叹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从特点、功能、表现形式、信息结构等多角度对独词感叹句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独词感叹句对形容词、名词、动词等基本实词的选择和限制。认为:形容词必须具有这样的语义特征和语体特征:〔+性质〕〔+主观〕〔+高量级〕〔+可用于口语〕才能进入独词感叹句;而名词进入独词感叹句的须具有如下的语义特征:

从总体上说,独词感叹句排斥动词,但有少数具有〔+施为〕、〔+自主成句〕这两项特征的动词也能自由的进入独词感叹句。

5.对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常用否定形式进行了考察。

指出: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现象,感叹句对句法上的直接否定(加否定词)格式有较强的排斥倾向。对现代汉语感叹句中最常用的两种否定格式“V/A个P!”和“Q才VP!”及其变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V/A个P!”的否定机制是基句延伸的规律。其具体规律是:语符的延伸就是对已有的语符的否定,延伸语符提供修正值,为基句提供新信息。由于“V/A个P!”中的“个P”提供的不是正向的修正值,而是零值、虚值或负值,因而实现对基式的彻底否定;而“Q才VP!”的否定机制是由于这种格式隐含了一个逻辑推理过程:(www.xing528.com)

(只有)Q才VP

S不是Q

所以S不(没有)VP

“Q才VP!”所表达的仅仅是这个推论的大前提,其真实含义则是这个推论所隐含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Q”在语义上具有反常性,这样,虚拟的主体和真实主体之间在语义上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反差,“Q才VP!”结构的感叹性及否定性主要是通过Q和S间的语义反差来体现的。反差越大则感叹语气越强烈,否定性的凸显程度也越高;反之,则越弱。

从感叹句研究的历史来看,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前人在研究时都尚未涉及,而这些内容对于感叹句的整体研究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书在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带有拓荒性质,填补了感叹句研究在这些方面的空白。

此外,本书的研究还包括在感叹句研究方面前人或时贤已经涉猎过的领域。在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充分吸收前人和时贤的已有研究成果,取其所长,并以此为基础,作深入细致的探究,努力提出新的认识。下面几个方面便属于这样的工作内容。

6.充实并扩大了研究范围。

认真讨论了现代汉语中的感叹词的功能特征、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从功能出发,着眼于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对应,对现代汉语常用感叹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写,同时,我们还对一些功能和感叹词相近的一些短语如“老天爷、天哪、妈呀、乖乖、好家伙”以及经常用来表示感叹的“得〔ta35〕”作了附带说明。

7.对一些通常认为是感叹标记的词语,如表示感叹的语气副词和句末语气词进行了研究。

对各个常用的表示感叹的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表达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认为现代汉语感叹句中常用的语气词实际上并不直接标示感叹语气,因为感叹句从来就没有一个专用语气词,感叹句中的语气词主要作用是标明口气。由于某些口气为感叹句所常用,那么标明这些口气的语气词便间接起到感叹句的标记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这些语气词作了具体的描写。

8.从形式和语义等角度对现代汉语感叹句进行了重新分类。

尽管这些工作前人已经做过,但大多希望通过一次分类解决问题,这样反而造成了分类的混乱,无助于对感叹句的充分认识。本书重新进行了梳理,并多角度地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以达到通过分类揭示感叹句的内部特点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