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小微企业发展:行业结构与特征研究

江苏小微企业发展:行业结构与特征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江苏小微企业的行业结构及特征一、江苏小微企业的特征分析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

江苏小微企业发展:行业结构与特征研究

第二节 江苏小微企业的行业结构及特征

一、江苏小微企业的特征分析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纵观当前的小微企业,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特征:

(一)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及组织形式多元化

小微企业的投资人既可以是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征地拆迁失地农民,也可以是其他城乡无业居民。在创建小微型企业时,既可以申办成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又可以是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

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多样,企业的组织层次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经营灵活。由于小微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体制,企业管理的组织层次少,进入市场比较容易,适应性强。一旦市场出现变化,企业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及时对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进行改变和调整,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自有资金、亲戚朋友借款,很少有正式的融资渠道。投入的资金既可以是实物资产、知识产权,也可以是货币资金。小微型企业固定资本少,对经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技术、场地等要求不高。

(二)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单一,但销售形式灵活

小微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自主创新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由于缺少自身核心技术,管理方面企业领导思想缺位,多采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设备工艺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导致小微企业抵御市场冲击能力差。小微企业生产往往集中在某一个专业领域,这使得其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不易形成产品系列,也不易打造自己的品牌。即使有的企业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可由于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局限,造成其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品牌效应。而且小微型企业大部分是以“前村后店”的模式组织生产运作,质量管理不很完善,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手工艺。但是,小微企业在销售上采用直销方式,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运作方式灵活而富有流动性,这种灵活的经营方式、成本低廉的组织机构、便捷的转移进退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

(三)内部管理实施家长制,管理随意松散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这主要反映在小微企业主上。虽然部分小微企业家有着丰富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导致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往往会由于企业领导的判断失误,使企业陷入危机与困境中。同时,小微企业员工以家庭成员为主,且大都是来自非正式就业渠道,其薪酬具有不确定性,基本没有正式的薪酬制度,财务会计制度也不健全,少量而不规范的会计活动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缴的税费。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所提供的工作职位的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这也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四)质量和诚信意识都比较淡薄

多年来,小微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质量、诚信意识淡薄。比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有的甚至恶意逃债,都对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基于上述特质,使得不少商业银行在对其融资时格外审慎。大到还贷、产品质量、按时按量供货,小到水费、电费的及时缴纳,都是企业诚信的体现。虽然小微企业个头小,但若要不断发展,良好的信用状况和口碑必不可少。现在不少金融机构推出了无需任何担保、抵押的融资服务,而其中最重要的考量指标便是企业的诚信额度。因此,小微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依法经营,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小微企业要严格规范经营行为,练好内功。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政策扶持固然重要,但打铁还须自身硬。思变图存,根本要靠小微企业自力更生。要把市场压力变为发展动力,自觉规范经营行为,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虽然总体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在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www.xing528.com)

二、江苏小微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

从产业分布看,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要集聚于第三产业。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个体工商户三大产业的户数比例分别为2.47%、8.88%、88.65%;私营企业三大产业户数比例为2.42%、39.96%、57.62%。全省13个市个体工商户户数都超过了10万户。其中盐城和南通两市个体工商户数达100万户,占全省个体工商户约三分之一。

img13

图6-1 江苏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产业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看,全省个体工商户在苏北苏中苏南三大板块所占比例为38%、24%、38%;私营企业在苏北、苏中、苏南三大板块所占比例为23%、24%、53%。

img14

图6-2 江苏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从城乡分布看,全省个体工商户城镇占比33%、乡村占比67%;私营企业城镇占比32%、乡村占比68%。

根据表6-4和表6-5的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个体工商户,还是私营企业,苏北地区已经成为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及增量最快的地区。2011—2012年间,苏北地区小微企业经营势头良好的占16.92%,经营情况正常平稳的占69.23%。小微企业2012年产量与2011年相比增长的占40%,持平的占20%。从营业收入方面看,小微企业2012年营业收入与2011年相比,有64%的企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通过每年增加的营业收入不断扩大自身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

但由于我国的小微企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因此,小微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对技术和资本依赖度低,经济效益也较差。加之小微企业大多受困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规模化不足、布局分散、竞争过度等因素,导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其产品多表现为档次低、成本高、数量小等特点,从而很难在竞争激励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新形势下,面对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其生存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小微企业从总体分布上看比较合理,主要分布在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行业。正因为如此,小微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分布在纺织业、非金属物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几乎覆盖了纺织、机械加工制造、建筑业、运输业及服务等行业,尤其集中在一般的加工制造、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因为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小微企业更能发挥自身优势。

以南京为例,小微企业分布面广,涉及各种所有制形式,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几乎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均有涉及。从实现的主营收入排名情况看,批发业依然独占榜首,零售业位列第三,商业服务排名第五。而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位的行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据七个席位。小微企业作为全市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力军。从结构分布看,新材料产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占据重要一席。2011年高新技术行业户数超过0.84万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 527.69亿元,吸纳人数超过6万人。高新技术行业占小微企业单位数的比重仅为9.4%,但其贡献的收入、吸纳的人数占比分别高达25.1%、1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