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末真俗与有无: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摘要

本末真俗与有无: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摘要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末真俗与有无魏晋玄学者,乃本体之学也。天地万物与道之关系,盖以“有”“无”诠释。“本无”、“末有”,实为所谓玄学者之中心问题。于是六家七宗,爰延十二,其所立论枢纽,均不出本末有无之辨,而且亦均即真俗二谛之论也。魏晋佛玄之反本,乃在辨本无末有之理。贵无贱有,反本归真,则晋代佛学与玄学之根本义,殊无区别。

本末真俗与有无: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摘要

本末真俗与有无

魏晋玄学者,乃本体之学也。周秦诸子之谈本体者,要以儒道二家为大宗。《老子》以道为万物之母,无为天地之根(根本也)。天地万物与道之关系,盖以“有”“无”诠释。“无”为母,而“有”为子。“无”为本而“有”为末。(参看《老子》五十二章王注)本末之别,即后世所谓体用之辨(体用二字对用见于《老子》三十八章王注)。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祖述《老》、《庄》。其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及至晋世,兹风尤甚。士大夫竞尚空无。凡立言借于虚无,则谓之玄妙(裴.《崇有论》语),遂大唱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本无”、“末有”,实为所谓玄学者之中心问题。学者既群趋有无之论,而中国思想遂显然以本体论为骨干。至若佛教义学则自汉末以来,已渐与道家(此指老庄玄理,而非谓道教方术)合流。《般若》诸经,盛言“本无”,乃“真如”之古译。(支谶已用此语。谶虽在何、王之前,然般若是否对于正始玄谈有影响,则无事实证明)而本末者,实即“真”“俗”二谛之异辞。真如为真,为本。万物为俗,为末。则在根本理想上,佛家哲学已被引而与中国玄学相关合。《安般守意经》曰:“有者谓万物,无者谓空。”释道安曰:“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本无一辞,疑即《般若》实相学之别名。于是六家七宗,爰延十二,其所立论枢纽,均不出本末有无之辨,而且亦均即真俗二谛之论也。六家者,均在谈无说空。世传于法开著《惑识二谛论》,道壹著《神二谛论》,僧温著《心无二谛论》,于道邃著《惑识二谛论》。而依今观之,本无即色,固亦真俗本末之辨也。十二者,均在辨空有。空为真谛,有则俗谛。(已详前引)僧镜所述之实相十二家,固亦均依二谛以释有无问题也。

中国之言本体者,盖可谓未尝离于人生也。所谓不离人生者,即言以本性之实现为第一要义。实现本体者,即所谓反本。而归真、复命、通玄、履道、体极、存神等等,均可谓为反本之异名。佛教原为解脱道,其与人生之关系尤切。大法东来以后,汉代信士主精灵之不灭,但因业报相寻,致落苦海,解脱之方在息意去欲,识心达本,以归无为。归无为者,仍返其初服之意也。及至魏吴,而神与道合之说兴。盖谓三界皆苦,无可乐者,苦难相侵,由于欲滞,心滞于有,众邪并至。有道之士,惧万有之无常,知迁化者非我。(郄超《奉法要》曰:“神无常宅,迁化靡停,谓之非身。”无我一义,自汉以来,多作此解)于是禅智双运,由末达本。(参看《祐录》道安《道地经序》)妙道渐积,损以至无。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因诸佛之玄鉴,还神明于本无。(《祐录》支道林《大小品序》)夫《般若经》中,已有佛即本无之说。归乎本无,即言成佛。《老子经》曰,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成佛,亦即顺乎自然。顺乎自然,亦即归真反本之意也。按汉代佛法之返本,在探心识之源。魏晋佛玄之反本,乃在辨本无末有之理。此中变迁之关键,系乎道术与玄学性质之不同。又按反本之说,即犹今日所谓之实现人生。人以心灵为主。故汉代以来佛徒说色空者多,而主心空者极少。(无我一义类取老子“外其身”之说解释之)观乎六家中所谓心无大受当代名人攻难,可以知矣。(www.xing528.com)

夫轻忽人事,逍遥至足,晋代名士与名僧之心胸,本属同气。(如第七章所述)贵无贱有,反本归真,则晋代佛学与玄学之根本义,殊无区别。由是而僧人行事之风格,研读之书卷,所用之名辞,所采之理论,无往而不可与清谈家一致。凡此诸端,前已略言,不再详举。支道林者,乃当时风气中之代表人物,今姑录其诗一首以为证。其咏怀诗之二曰:

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偃蹇收神辔,领略综名书。涉《老》稵双玄,披《庄》玩太初。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俯薪质文蔚,仰悲二匠徂。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途。道会贵冥想,罔象缀玄珠。怅怏浊水际,机忘映清渠。及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