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棣身份尴尬引发大明帝国盛衰

朱棣身份尴尬引发大明帝国盛衰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朱棣的策略是阴谋加闪电出击。七月初四日下午,朱棣用计将领兵包围王府的张昺和谢贵骗入王府斩杀,府外守兵群龙无首。他几乎杀光了一切可能会危及他及其子孙权力的文臣武将。从战争结束那一刻起,朱棣就尴尬地发现,虽然自己赢得了战争,却并没有受到欢迎、拥戴和臣服。朱棣记着姚广孝的话,同时想借助方孝孺的名望让他为自己草拟即位诏书,从而让整个士林对他皇帝身份的合法性予以承认。

朱棣身份尴尬引发大明帝国盛衰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允炆的亲四叔、以“清君侧”为名起事的燕王朱棣夺权成功,正式登基称帝,次年改元永乐。从此,官方记载中少了一位温文尔雅的惠帝,多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成祖。

史书记载,朱棣在登基之前,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四年前,即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五日的凌晨,朱棣正式扯起了“靖难”的旗帜,宣布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本年为“洪武三十二年”。从这一刻起,他真正地感觉到自己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只能胜利的道路。

朱棣起事不久,北京城的四周要塞都被朝廷派来的10万重兵把守,而朱棣只有燕王府的800名亲兵,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武力对决。对此,朱棣的策略是阴谋加闪电出击。

七月初四日下午,朱棣用计将领兵包围王府的张昺和谢贵骗入王府斩杀,府外守兵群龙无首。五日凌晨,朱棣果断起事,命手下大将张玉和、朱能迅速出动,一夜之间占领了九门,城内明军纷纷投降。到了第二天,北京局势大定。

八月十二日,洪武朝唯一一位躲过朱元璋屠杀的开国宿将耿炳文率领30万大军北上平叛。出师才一个月,就兵败定城。十月,建文帝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领兵50万再次去平叛,结果又失败了。到建文二年五月时,水陆重镇德州失守,城内百万石粮食及无数兵器尽为燕军所得,明军一败涂地。

在此期间,朱棣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对战争的判断、分析和决策水平毫不逊于其父朱元璋。而南京城内的朱允炆则多谋寡断,毫无权谋之术。他在关键时刻识人不明,竟任命朱棣的心腹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让其监视朱棣,实则是与虎谋皮;他在出征前还告诫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妇人之仁,绑自己人手脚,授敌人于盾甲……失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朱元璋独特的集权方式,造成了他死后朱允炆的窘迫局面。他几乎杀光了一切可能会危及他及其子孙权力的文臣武将。无论是同起草莽、忠心耿耿的元勋,还是计定乾坤、辅国佐君的良臣,或者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的宿将,都被他除尽。他还收回了一切尽可能的权力,集中在帝王手中。因此,当他死后,等到建文帝即位时,身边竟然没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文武英才。

朱元璋机关算尽,预防了一切外人,却唯独没有防到萧墙之祸。他精心打造的拱卫帝室的防火墙,却将武器对准了自己钦定的接班人。

朱元璋偏执地认为,只有朱家的直系亲属,方可以分享权力。所以,他自己的子孙后代们无论是否出过力,都可以被封王。朱元璋对子孙的封王是实封,亲王不仅拥有自己的领地,还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是实实在在的小国王。朱元璋不惜一切分封权力,目的是打算依靠这些藩王来帮助自己“皇图永固”。

朱元璋的设计固然巧妙,但他完全忽视了一点,即诸藩王有无个人野心,那些拥有重兵的亲王们是不是永不眼红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之前,朱元璋健在时,藩王们还能老老实实地守在自己的领地上。可是朱元璋死后,新皇帝年仅22岁,并且他还是一个文雅、浪漫、充满理想主义书生。这就不能不使那些在各自王国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雄心万丈的叔父藩王们心潮上涌了。

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朱棣第四次出师南下。这一次出师,他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自己高超的战争智慧,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在此之前,朱棣在山东屡屡被南军大将铁铉和盛庸顽固纠缠。于是,他决定绕道山东,逼近徐、淮,直扑南京而去。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二十日,扬州城不战而降。六月十三日,把守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李景隆开门投降,南京沦陷。

南京城破后,皇城已禁闭。此时,朱棣并没有决定立即攻城,而是将燕军退驻金川门,并且递书给建文帝。朱棣希望朱允炆能主动逊位或者自裁,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背上杀侄的罪名。但朱允炆的答复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当朱棣看见皇城内的火光时,他已明白让朱允炆自动逊位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他还心存幻想,急忙派兵救火,以确定朱允炆的生死。然而,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炆。

第二天,投降的朝中文武及诸王纷纷以个人名义上表请求朱棣即位。朱棣反复推让之后,于六月十七日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

从战争结束那一刻起,朱棣就尴尬地发现,虽然自己赢得了战争,却并没有受到欢迎、拥戴和臣服。(www.xing528.com)

靖难之变不过是一次皇族内部统治者之间争权火拼的事,不论谁做皇帝都与老百姓无关,大家为何要抵制朱棣呢?道理很简单,不过是伦理纲常而已。按照儒家弘扬的理念,朱棣不是胜利的英雄,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谋权篡位者。人们不可能情愿放下万古长存的道义而服务于一个篡位者。

还有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贤德”所致。

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朱允炆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大受百姓欢迎的新政,如将全国的田租减免一半、取消江南重税、裁汰政府冗员等,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他还宽刑律,一改朱元璋时期“重典治国”的策略。后人将朱允炆的四年之治比作“阳春”。

反观朱棣上台前后的残暴,他不被人接受是必然的。因此,朱棣上台后,大多数忠于建文帝的官员纷纷选择了弃官、隐退、逃亡甚至殉道等方式来表达对新皇帝的不认可,这种局面一度让朱棣措手不及。

方孝孺是明朝开国功臣宋濂的得意门生,建文帝时期又是朱允炆的老师和首席顾问。他在士林中的声望极高,被天下读书人视为楷模。基于此,最后一次出征前,朱棣的军师姚广孝曾深谋远虑地叮嘱朱棣,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方孝孺,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

南京城破后,方孝孺被捕。朱棣记着姚广孝的话,同时想借助方孝孺的名望让他为自己草拟即位诏书,从而让整个士林对他皇帝身份的合法性予以承认。面对朱棣的要求,方孝孺投笔于地,不给朱棣草拟诏书。结果朱棣大怒,命人将其磔于市,并灭其十族、杀873人。

方孝孺的拒绝让朱棣彻底明白了,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士人们绝不会轻易接受的,只有通过屠杀,才能使那些士人迅速扑倒在他的脚下。于是,他放弃了讲理,再一次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于是,整个永乐元年都在血雨腥风、毫无节制的大屠杀中度过。朱棣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别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朱棣登基以后,尽管对文人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酷刑以及极其歹毒的身心摧残,但朱棣知道,单靠这些仍然远不足以平弭朝野上下乃至后世的非议。他要做的是一步步从根本上彻底毁灭一切“篡位”证据,让一切对自己“非法性”的异议结束。

朱棣

朱棣首先是焚毁历史,然后再伪造历史。史载,在朱棣的授意下,一大批人专职“焚史”一事,千方百计、不惜一切地销毁了建文朝的文字记录,致使到最后建文朝史事只字不留。与此同时,为防“怀疑怨谤”,他还下旨严禁民间谈论或书写建文时期的历史,如果被发现,即灭九族。

朱元璋的《明太祖实录》在建文帝时期已经修过,但是朱棣上台后并不满意。他要把所有有利于朱允炆的记述都删减干净,然后再添加进去自己的辉煌形象,以显示自己才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

那部世界上块头最大的《永乐大典》真正的出身是朱棣名为搜集古今文献,实为彻底消除不利于自己的历史资料,是企图永远掩盖其篡位事实的工具。

朱棣通过种种手段牢牢控制了“史者”的操守和气节,然后摧残他们,收服他们,进而通过他们操作历史。控制了历史之后,朱棣的第二个手段则是制造白色恐怖。

害怕世人的非议成为朱棣一生的噩梦。他担心在某个隐蔽的角落,有人会对他“念念有词”,有人在对他进行抵制。他异常恐惧地认为,若是不加控制,这些人总有一天也许会慢慢汇聚起来,变成一股能够正面冲击他的力量。

为防止抵制他的力量壮大,朱棣认为自己必须先发制人。他命令兵部发布公告:不准百姓“疑惧”,更不准在背后议论,否则就是死罪。为了彻底防止人们对他非议,他还鼓励民间百姓相互揭发。朱棣还重新起用了锦衣卫,恢复其刑侦职能,只要是锦衣卫认为某人不法,即可直接投入诏狱定刑定罪,甚至还可以只要皇帝同意,便可越过法律程序将人犯直接处死。

对于疯狂地想要将所有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帝王来说,这些手段是有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