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派别:山家和山外的含义

佛教派别:山家和山外的含义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家」和「山外」派,是宋代中国佛教天台宗由于内部争论而分裂形成的两个派别。由于此派立说主张受他宗影响,所以被山家派斥为不纯,而贬为“山外”。山家和山外的争论,以智所作《金光明经玄义》广本的真伪为起点,并涉及观心的真妄、色法具三千与否等问题。两派意见相左,数度往复辩难,历时7年之久。在这场论辩中,山外派立说有他宗之影响,故被斥为不纯,其势力不久即衰。山家一派则被作为代表天台教义的正统而盛行于南宋。

佛教派别:山家和山外的含义

「山家」和「山外」派,是宋代中国佛教天台宗由于内部争论而分裂形成的两个派别。

自智创立天台宗以来,隋唐时期一直很流行。但唐末 会昌法难(845),唐武宗灭佛,接着唐末五代的战乱,天台宗的典籍散失殆尽,天台教观的真实内容了解的人很少了。五代时吴越王曾应天台宗义寂之请,派人往海外求取天台教典,当时有高丽沙门谛观来华,带来了一些论疏著作,因而使天台宗在宋代得到复兴。

猕猴献果图

复兴后的天台宗,由于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同而形成了两大派,一派以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为首,称为“山家”。此派还有知礼的弟子梵臻、尚贤、本如等人。另一派则有义寂同门志因的弟子晤恩、晤恩弟子源清、源清弟子庆昭、智圆等人。由于此派立说主张受他宗影响,所以被山家派斥为不纯,而贬为“山外”。

山家和山外的争论,以智所作《金光明经玄义》广本的真伪为起点,并涉及观心的真妄、色法具三千与否等问题。(www.xing528.com)

作《金光明经玄义》,有广、略二本并行于世。知礼之师义通曾讲广本,并著有《金光明玄义赞释》及《金光明文句备急钞》等,但同时天台系的晤恩,则以广本是伪作,他作《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专门解释略本,其弟子源清等人亦著文支持师说。义通弟子和知礼则以广本为真,作《释难扶宗记》以张扬其说。于是两派引起争论。

关于观心的真妄问题,亦是从《金光明玄义》广本真伪问题引发的。晤恩以广本为伪,主张观心法门是真心观,认为《玄义》在教义释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不必再作观心释,认为观心释是后人所加。因此他们一派主张真心 观,连带主张真心无性恶,真如随缘而起等说法。山家一派则与此相反,力主“妄心观”。并认为“真如随缘”是别教之说,别教所说的真如是超然于差别事相之外的,而圆教(天台宗)则认为真如之中本来具有差别的事相,因此事理相印相融,故主张“理具随缘”之说。两派意见相左,数度往复辩难,历时7年之久。后来知礼将历次往复问难集为《十义书》,又作《观心二百问》,基本总结了这场论争。

山家、山外之争,是宋代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场论辩中,山外派立说有他宗之影响,故被斥为不纯,其势力不久即衰。山家一派则被作为代表天台教义的正统而盛行于南宋

天台山景色幽美,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