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社交网站的定义和特征

老年人社交网站的定义和特征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归纳了部分学者对虚拟社区的界定,见表2-1[2]。经过对照可以发现,虚拟社区的社区意识和现实社区的社区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另一方面,每个虚拟社区所发展出的社区意识,既和其他社区存在共同点,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社区是存在于社区成员的经历和意义体系之中的。更进一步来说,社区的独特性以

老年人社交网站的定义和特征

2.1.1 虚拟社区的定义

1.对社区的界定

要理解虚拟社区的含义,首先要厘清社区所代表的意义。社会学研究者们认为“社区”概念进入学科领域,要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发表《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算起(胡鸿保、姜振华,2002)。社区(在书中被称为共同体,也被翻译为礼俗社会)是与社会(也被翻译为法理社会)相对立的。滕尼斯所提出的社区[1]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社区中强有力的传统习俗、家庭纽带以及固定的社会角色不同;社会指向的是工业化的城市,其特征是社会关系受到法律和各种正式规章制度的控制,缺少人情味,人们在道义上的责任也更少(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2004)。

社区的含义演化至今,已逐步变成一个行政意义上的概念。具体而言,在中国当前的语境里,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目前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胡鸿保、姜振华,2002)。当人们按照地域的不同来划分社区,而不再关注成员归属感的强弱时,社区也不再被视为拥有较强凝聚力的社会共同体。

在谈论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时,社会学家Giddens与Harvey等人描述和概括了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全球化、去传统化和后现代化等社会问题(Giddens,1991;Harvey,1989)。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吉登斯还提出了生存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面临的认同问题——人们渴望着找到新的归属方式。新的归属感可以从何处获取呢?网络文化的研究者Bell (2001)在其所著的《网络文化导言》一书中提出:网络,或许可以为人们提供新的归属方式。

2.对虚拟社区的界定

对于网络上存在的社区,有形形色色的称谓,如网络社区(network community)、在线社区(online community)及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而本书所要分析的是由Rheingold(1993)首先归纳和命名的virtual community,中译名为“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虚拟团体(virtual group)的一种形态。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网络为人们提供归属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虚拟社区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但究竟何谓虚拟社区,学术界仍存在争议。Rheingold(1993)出版了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一书,他在书中通过研究网络社区“The WELL”,提出可以把虚拟社区定义为网络空间上的一个聚集场所。在这里,一定数量的人群展开长时间的公共讨论,其中有着充沛的情感,从而形成网络空间上的人际关系网。Rheingold强调:共享的网络礼节、互惠、足够长的时间、人的聚集和充沛的情感能够把不同的利益团体整合为社区。尽管以上的对网络社区的界定有些模糊,但正如Wilbur(2000)所说,Rheingold揭示了对于虚拟社区的建构来说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交流和情感。对照滕尼斯给社区所下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基于地缘和血缘建立起来的社区纽带在虚拟社区里难以实现,但是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却是虚拟社区之所以被称为“社区”的关键所在。本章归纳了部分学者对虚拟社区的界定,见表2-1[2]

表2-1 对虚拟社区的界定

通过梳理不同学者对虚拟社区所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虚拟社区所包含的关键要素:群体、相互交流、网络空间和共同目标(徐小龙、王方华,2007)。首先,虚拟社区包含着具有一定结构的群体关系,并且这种群体关系是通过成员的相互交流来维系的;而网络空间是虚拟社区的物质载体,也是成员交流的主要场所;共同目标是联系群体的纽带。本研究对虚拟社区的界定借用的是Blanchard(2004)的研究发现(见表2-1),即:虚拟社区是由一群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和互动的人组成的集合体,他们互相认识,并且发展出对彼此的归属感和依赖感。这个定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虚拟社区的核心——社区意识(体现为成员间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当前,研究虚拟社区的学者普遍认为社区意识的有无是区分虚拟社区和虚拟团体的关键(Jones,1997;Blanchard &Markus,2004)。

事实上,社区意识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现实社区的研究。现实社区的社区意识指的是社区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是他们所享有的对彼此的重视和整个社区对他们的重视,是一种共同信念——坚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满足成员们的需求(McMillan &Chavis,1986)。社区意识的组成元素包括了:成员身份的认定、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区间的相互影响、对他人需求的支持和自身需求的满足,以及共享的情感联系(McMillan &Chavis,1986)。

当前,虚拟社区的出现和发展让学者们逐步认识到:社区意识并非是现实社区的专属品,虚拟社区也能发展出社区意识。通过对虚拟社区Multiple Sport Newsgroup的研究,Blanchard和Markus(2004)归纳了虚拟社区自身所具有的社区意识的特点,包括:成员之间的认可、相互的支持、因依恋而生的责任感,对自身和对他人的认同以及与其他成员的联系。这些特点也成为本研究用以判定研究对象(老小孩网站)是否可以被界定为虚拟社区的关键标准。

经过对照可以发现,虚拟社区的社区意识和现实社区的社区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另一方面,每个虚拟社区所发展出的社区意识,既和其他社区存在共同点,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参与者的差异以及成员参与方式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社区意识的构成以及社区意识中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www.xing528.com)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社区是存在于社区成员的经历和意义体系之中的。这一特点使其更接近于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正如Cohen(1985)所言,社区根植于成员的内心,不能和地理或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相混淆。更进一步来说,社区的独特性以及社区之间的区隔也同样是存在于人的内心,存在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而非存在于本来已有的结构形式中。社区作为现实的存在是被符号化地表达出来的(Cohen,1985:98)。而通过访谈和文本分析,发掘出老年网民对虚拟社区的符号化表达,并探索这些表达的独特性,正是本书的一个研究任务,并有助于揭示虚拟社区之于老年网民的意义。

2.1.2 虚拟社区的特征

总的来说,虚拟社区是在与真实社区的关联和区别中显现其主要特征的。从两者的联系来看,如Rheingold(1993)[3]所总结,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都是“人的集合”,这些人都会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并有着相似的兴趣。而虚拟社区除了具有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还与一个更大的领域保持着联系(德鲁克基金会,2006)。Etzioni,et al.(1999)指出:无论是虚拟社区还是真实社区都具有联系纽带和文化这两个特性,表现为两者都包含了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以及共同的价值观。Rothaermel与Sugiyama(2001)认为虚拟社区类似于滕尼斯所提出的社区,只不过人们在这个社区里要通过电子媒介来进行交流。基于文献梳理,笔者将虚拟社区视为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虚拟社区和真实社区的共性体现在它们都包含了社区成员、互动交流及共同的联系纽带这三个核心要素。

虚拟社区与真实社区的差异主要是由虚拟社区的物质载体——电子网络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两者的区别具体见表2-2。

表2-2 虚拟社区和真实社区的特点比较

① 举例来说,虽然理论上任何一个虚拟社区都是没有边界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社区对加入者的身份有限制;如有的虚拟社区(校内网,现名人人网)在其创办初期只允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加入(需要凭学校邮箱注册)。笔者曾以记者身份对校内网的创办者进行过访谈,具体报道见2006年1月24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网络约同乡免费坐大巴》.

上表借鉴了徐小龙和王方华(2007:14)在研究中比较虚拟社区和真实社区的九个维度。但由于两位作者原有的归纳只考虑到了网络技术对虚拟社区的影响,忽视了社区成员的互动对虚拟社区的影响,因此,笔者根据文献和本书研究对象的特点,修改了表格中的内容。总体来说,通过比较虚拟社区和真实社区的特征,人们会发现:虚拟社区并非是和真实社区相对立的社区模式,两者具有呼应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老小孩虚拟社区和其线下社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正如学者杜俊飞(2004)在研究中提道:虚拟社区是在人的意识中真实存在的物理图景。由于虚拟社区不仅能够展现人们的生活,还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生活本身,因此“实在性”乃是虚拟社区的灵魂。

2.1.3 有关虚拟社区性质的争论

在探讨虚拟社区的性质时,学者们的意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网络空间究竟是对现实生活中消逝的具有共同体意义的社区的替代,还是一种让人们进一步脱离现实生活的虚幻空间(Bell,2001;Rothaermel &Sugiyama,2001)?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实社会中真正的具有共同精神的社区正在消失,而由于网络具有多元化,跨越时空性、流动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虚拟社区可以把人们带回到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中(Rheingold,2000;Bell,2001)。还有学者认为大众对网络虚拟社区所给予的希望投射了其对于传统社区的乡愁情绪。另一部分学者则提出:虚拟社区并没有给趋于瓦解的公共领域提供替代品;相反地,虚拟社区实际上是加剧了公共领域的衰落。如果说电视创造了“沙发土豆”,网络文化则是创造了“鼠标土豆”——因为网民们成日在网络空间里“冲浪”,与现实生活相隔离(McCellan,1994)。

已有的关于虚拟社区性质的争论凸显出研究虚拟社区的现实意义,当人们因为现实生活中社区(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的失落而丧失了归属感之际,与现实社区“神似”(也具备社区意识)的虚拟社区是否能够把社区成员带入一种强有力的人际联接之中,使成员从网络的人际互动中获得归属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会渗透在本书对虚拟社区和社会资本互动关系的分析之中。

2.1.4 虚拟社区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通过对2002年以前研究虚拟社区的论文进行主题归纳,发现虚拟社区的研究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分别是:有关虚拟社区的定义和发展模式的基础原理研究、有关虚拟社区的建构以及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虚拟社区成长的研究、分析虚拟社区的潜在应用(包括关系的建立和知识的共享)的研究、对虚拟社区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的研究,以及对虚拟社区如何通过与其他学科结合实现自我增值的研究(Lee,Vogel &Limayem,2002)。从国内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状况来看,国外的学者侧重从管理学电子商务的视角来研究虚拟社区,而国内的学者多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切入这一问题。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国内有一部分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停留在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上,缺乏原创性(徐小龙、王方华,2007)。为了能够全面和深入地揭示虚拟社区的功能以及虚拟社区和真实社区、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本书从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建构理论框架来揭示虚拟社区对老年网民社会资本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