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中的KISS原则运用

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中的KISS原则运用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KISS原则在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印证了鲍德里亚的观点——内爆,无处不在的信息,就像垃圾一样侵入人们的生活;然而在海量、复杂的信息堆里,人们已经开始厌倦。以下笔者以“两会”开幕式报道为例,通过3月5日的《时事直通车》分析KISS原则在新闻内容中的运用。

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中的KISS原则运用

论KISS原则在凤凰卫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印证了鲍德里亚的观点——内爆,无处不在的信息,就像垃圾一样侵入人们的生活;然而在海量、复杂的信息堆里,人们已经开始厌倦。信息能否发挥其价值,造福人们,不在于其量的多少;而在于其质的保证。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也是如此。

本文中所提的KISS原则是指“Keep it simple and sweet(保持简洁和美观)”,即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类节目)应该追求信息的简洁、朴实,视像的美观、大方。基于此,本文以凤凰卫视资讯台的节目为例,分析其KISS原则的运用。

一、凤凰卫视KISS原则运用分析

提起凤凰卫视,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她在9.11事件中的出色报道。《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小莉看世界》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栏目。究其成功原因,关键一点便是KISS原则的运用——简洁明快,却不失美观。我国著名电视理论与实务专家黄匡宇教授针对如何做好电视节目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内容为王,形式是金”——“内容为王”是对电视核心内容的强调,“形式是金”是对电视外在传播形态的强调。[1]因此,笔者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KISS原则在凤凰卫视节目中的运用。

1.“内容为王”:“Simple”is best。 est在电视频道激烈竞争的今天,凤凰台能始终保持其理性与睿智,这源于她一贯的Simple风格,给观众真正需要的信息。以下笔者以“两会”开幕式报道为例,通过3月5日的《时事直通车》分析KISS原则在新闻内容中的运用。

表1:《时事直通车》3月5日两会开幕报道分析一览表

说明:此表由作者制作而成,以下表格也均由作者制作。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事直通车》对“两会”重要议题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到“两会”对台方针政策以及扶持香港经济的多项措施;并且通过同期声、旁白、现场画面以及演播室等多种形式的有机融合,使得信息简洁、直观、朴实。这即是其KISS原则运用的表现之一 —— simple:简洁、明快、朴实。其具体运用分析如下。

(一)有效信息的供给。在海量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报道充斥着媒体,使得受众在所谓的“富媒体时代”沦落为信息的奴隶。而凤凰卫视通过对信息的挖掘、筛选、判断、加工,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例如“两会”开幕当天,《时事直通车》并没有将整个大会内容塞给观众,而是通过对个别议题(如政府报告对港方针、两岸政策等)的深入解读,给观众提供了有效信息。

(二)话语权的有效分配。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信息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一面说”和“两面说”。“一面说”指的是只提供己方观点和对自己有利的陈述,以便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但是却容易使观众产生抵触情绪。“两面说”则陈述双方的观点,话语权的分配比较平均,这样做既凸显出客观公正的报道态度,又满足观众的知情权。《时事直通车》中多采用的就是“两面说”的方式,不但有官员的阐述,而且也给市民、学者、电视从业人员适当的话语权,这种“两面说”给观众一种客观、公正的感觉,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三)明快简洁的报道风格。《时事直通车》当天的新闻站在观众的角度来提炼信息,解读了“两会”报告中与港台有关的方针、政策。主播与评论员的画面切换,主播以及解说的较快语速,增强了节目的节奏感,使得报道风格显得轻松活泼,现场感十足。

2.“形式是金”:“Sweet”is perfeecctt。电视节目要做得好看,必须重视形式的创新。凤凰电视节目在形式方面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星主播产生视觉美感。好的电视节目首先应该给观众视觉上的美感与冲击力,凤凰卫视在选择主持人时有这么一条规定:人要长得漂亮,这既是对观众的负责,也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2]吴小莉、陈晓楠、陈鲁豫、许戈辉、谢亚芳等如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人。

(二)“说新闻”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中首创了“说新闻”的风格,改变了以往播报新闻时候正襟危坐的风格,极大地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主持人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新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观众听,这既降低了观众的收视门槛,使得新闻更加好看,也增强了新闻的生动性,从而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三)视听元素的充分利用。第一,屏幕的有效分割。对屏幕充分且有效的利用可谓是凤凰卫视的一绝,随着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影像符号已经是当代媒介赖以生存的核心符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同时也降低了观众的智力门槛,给观众以轻松、愉悦的视觉享受。笔者分别以《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午间特快》、《凤凰全球连线》为例截取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视窗样式(见表2),通过不同视窗的使用与切换,有效地传递了信息,改变了节目的传播节奏。

表2:屏幕视窗样式

第二,屏幕文字增加节目信息量。凤凰卫视非常重视对屏幕的有效利用,以向观众传递更多、更快的信息。以图5为例,凤凰卫视对屏幕文字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见表3)。屏幕文字可以增强观众的信息记忆深度、增加了节目的信息含量与直观生动性,同时可以对画面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起着交代作用,美化电视版面。

图5:《时事直通车》2月24日截图(www.xing528.com)

表3:凤凰卫视屏幕文字使用分析表

二、KISS原则运用中的不足之处

凤凰卫视在KISS原则的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有些地方仍需要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演播室背景的干扰。凤凰卫视的许多节目中采用虚拟背景,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在《时事直通车》栏目中,则是实物背景。该栏目以制作人员的工作场景为背景,加上主播背后电视屏幕上播放内容的变化,极大地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下表4分析。

表4:演播室分析

2.破坏性线条。破坏性线条是指在镜头运动时画面背景线条与主体叠加所产生的对视觉美感干扰的线条,诸如电线杆、树木从主体人物的头顶伸出来,纵横交错的木杠铁杠贴在主体人物背上等等。[3]以《午间特快》为例,原本坐落于两位主播背后的液晶电视,在另一组画面中俨然一根电线杆立于主播身后,如图7女主播身后的液晶电视边框便是破坏性线条。

图7:破坏性线条截图

3.屏幕文字使用不当。上文已经提到屏幕文字的主要功能,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屏幕文字也会影响画面构图,阻碍信息的有效传播。见图8:

图8:《午间特快》3月9日截图

若不是屏幕下方新闻标题,观众恐怕不知道在讲话的是何人?在此画面中,屏幕文字自始自终遮盖了演讲人物的面孔,不但影响整幅画面的构图美感,而且也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三、simple + sweet=整合

Simple代表着凤凰卫视节目内容特征:简洁、朴素、真实;Sweet则代表着凤凰卫视节目外在形式:美观、大方。Simple + Sweet意味着电视节目外在形式与核心内容的整合。电视节目就好比是人,内容是血肉,形式是骨架,只有当血肉与骨架融合一体时,人才称之为“人”。一个电视节目也只有将内容与形式有机整合起来,才真正算上是完整、好看的节目。在电视节目激烈竞争的时代,电视只有提供给观众真实有用的信息,才能独占鳌头。尽管凤凰卫视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在一些电视细节元素的把握上仍需进一步雕琢。

本文系与2008级研究生李娜合作完成,发表于《视听界》2009年第5期。

【注释】

[1]黄匡宇:《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2]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构建一个新媒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3]黄匡宇:《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