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腐败问题及未来展望分析

甘肃省腐败问题及未来展望分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绝对数来看,查处涉嫌职务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明显增多,相应地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急剧增加。惩治腐败疲软,对打击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不利,震慑作用也会弱化,腐败现象也得不到有效遏制。

甘肃省腐败问题及未来展望分析

三、惩治腐败面临的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展望

当前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面临着新形势新特点,其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一)违纪违法案件出现新形势新特点

近年来,从全省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惩治腐败的工作实践来看,当前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主体元化、手段多样化、行业或部门逐步向关键行业渗透、向社会领域扩散,加上其固有的智能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1.发案领域不断扩散蔓延

从发案领域看,权力比较集中、资金比较密集、资源比较紧缺、竞争比较激烈、商业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领域,往往容易成为违纪违法案件高发领域,金融国企、医药、工商税务教育建筑交通、国土资源、司法等行业(系统)和领域成为违纪违法犯罪的“重灾区”。与此同时,随着公共管理职权的扩张而蔓延,以往违纪违法案件多发生在“三机关一部门”(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但从目前查办的案件情况来看,违纪违法案件活动正在从三机关一部门渗透到社会的公司、企业等领域,甚至在文化、教育、科技殡葬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出现了违纪违法现象。违纪违法遍及各个领域和环节,可以这样说,只要有公共权力活动的空间,就会有权力腐败,就有可能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涉案领域广泛的同时,违纪违法的部位亦日趋集中,那些对市场经济调控权力大、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部门,其发生违纪违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犯罪手段多样化、智能化

从已经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违纪违法作案手段多样化、隐蔽性和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有的以“为公家办事”为名,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有的犯罪分子规避法律,钻法律空子打“擦边球”;有的通过网上银行异地大规模转移资金,涉嫌洗钱;有的通过多家关联企业互相出具虚假证明或票据,涉嫌骗取贷款;有的违法进行内幕交易,涉嫌非法牟利。在贿赂案件中,行贿受贿披上了礼尚往来的面纱,以礼代贿,贿赂方式五花八门,节假日、装修住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或出国留学、培训考察、旅游、生病住院、公司庆典等都成了收受贿赂的绝好机会,“红包”感谢、过节费、商场购物卡、干股、“腐败期权化”等是收受物质利益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是正常的人情交往”的掩饰下,贿赂行为往往容易得逞。有了这层礼节性的包装,又与感情投资相结合,就容易掩盖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丑恶行径。

在一些违纪违法案件中,违纪违法主体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智力水平和社会地位,反侦查能力很强。其行为、手段越来越智能化,他们总想方设法变换作案手段或者掩饰、隐瞒犯罪行为以逃避法律制裁,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使案件被揭发查处的潜伏期变长,进一步增大了打击违纪违法案件的难度。

3.违纪违法重点领域和行业性、系统性特点明显

从查办案件的情况来看,违纪违法重点领域比较集中,党政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较为突出。以2008年为例,甘肃省检察机关起诉上述“三机关一部门”工作人员就有348人,占到了当年被查案件的多数。其中党的机关工作人员2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64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45人,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7人。

4.大案要案增多,经济损失增大

2003年以来,甘肃查办的职务犯罪大案数量呈增长趋势。2003—2007年,甘肃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682件3227人,同比上升2.5%和1.2%;其中,贪污贿赂案2354件2838人,渎职侵权案328件389人;抓获潜逃的职务犯罪嫌疑人73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9亿元。2007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564件701人,同比上升9.3%和15%。5年中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5万元以上、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的大案862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案件81件;查处涉嫌违纪违法的县处级干部229人、厅级干部12人,大案和要案数同比分别上升36.6%和11.6%。

职务犯罪人员的职务级别身份呈现出“倒金字塔”形状,即查处的科级干部最多,查处的县处级干部次之,查处的地厅级及地厅级以上干部再次之。从绝对数来看,查处涉嫌职务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明显增多,相应地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急剧增加。

5.窝案、串案不断增多,群体性特征突出

从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查办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不少违纪违法都牵涉多人,群体性特征突出。很多案件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处一案,带出一窝,查处一个带出一群。

(二)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惩治腐败存在的问题

从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工作看,当前惩处腐败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对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够深刻(www.xing528.com)

惩治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但当前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及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还存在对中央惩治腐败思想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一方面认识不到加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是深层次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为了一己私利,担心查办案件会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少数地方领导怕闹出事来影响自己的政绩,不利于升迁;有的自己就不干净,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一些地方和办案人员、干警缺乏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足够认识,缺乏对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源头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重要性的深入思考;存在对策调研不深入、措施针对性不强,工作预见性不足、改革前瞻性不够的问题;存在执法观念僵化、工作思路定势,畏难心理、厌战情绪严重的问题,等等。惩治腐败疲软,对打击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不利,震慑作用也会弱化,腐败现象也得不到有效遏制。

2.反腐败机构的人员、经费、装备、技术手段等尚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随着腐败案件越来越复杂化,腐败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腐败活动,反腐败机构也必须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犯罪都是很先进的,手段很诡秘,逃避打击的手法很狡猾。因此,其侦察技术、手段和模式也必须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装备建设需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许多案件的查处会碰到很大的困难。但这方面的建设在我省一些地方还很落后,有待于各级财政给予支持,使反腐败装备技术得到提升。

3.群众举报制度需要拓展,案件查处率有待提高

首先群众举报制度的外延有待进一步拓展。群众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院获取案件线索的主渠道。近年来,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有80%以上是通过群众举报揭露出来的。深入案件查处还要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用法律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通过制度允许公民查阅政府的文件和会议记录。在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公民自由查阅官员的个人经济状况。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传真等多种形式受理群众举报,使群众便于举报。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结果。各级负责群众举报的机构还要改进工作作风,变坐等举报为主动下访,千方百计发现案件线索。

除此之外,全省各地还存在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工作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地方办案力度不够,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对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规律和反贪侦查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不够,解决不及时。一些地方反贪队伍的知识结构、侦查技能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办案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案件的查处,加大反腐力度这方面需要亟待改进。

(三)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惩治腐败工作展望

当前从整体上看,甘肃省反贪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反腐败工作揭露出来的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再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及腐败违纪违法的实际发案态势上看,腐败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反贪办案也面临新的挑战。违纪违法呈现出手段多样化智能化、主体关联群发、案发前反侦查活动预谋化、案发后串供灭证潜逃转赃信息化等新的特点,国家立法和司法出现了律师扩权、侦查公开、规范执法、强化人权保护等新的动向,社会各界出现了加强侦查活动监督,特别是《国家赔偿法》的修订实施,《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推行,对反贪办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适应新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惩治腐败,首先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对腐败采取高压态势,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不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在提高办案规模、线索管理水平、办案质量、推进侦防一体化上下工夫。要强化办案能力建设,提高侦查能力、发现犯罪、突破犯罪、固定证据和运用侦查谋略、法律政策的能力。提高侦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办案规模和空间,加深对查办职务犯罪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对查办职务犯罪思路和措施的总体把握。在惩治腐败工作机制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信息情报工作机制、侦查一体化机制、侦查管理科学化机制建设,以及推进反贪队伍专业化和办案装备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甘肃省纪委、甘肃省监察厅政策法规研究室编:《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政策选编》(2005年卷、2006年卷、2007年卷)。

[2]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编:《甘肃检察年鉴》(2005—2011年)。

[3]柴晓宇、杨波等:《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出版。

[4]《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上半年受理信访举报6367件》,《甘肃日报》2013年7月4日,第1版。

[5]《甘肃省严肃查处五类违纪违法案件》,《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7月7日,第2版。

[6]罗忠敏:《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七条基本经验》,《检察日报》2008年12月23日,第7版。

(执笔人:李巧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