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诗人郭祥正与李白的崇拜与影响

北宋诗人郭祥正与李白的崇拜与影响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李白与郭祥正一李白的诗歌,使后世多少人都为之仰慕倾倒。而仰止之高,企慕之情深,学习之认真与执著,莫过于北宋诗人郭祥正了。母亲梦李白而生,这似乎是一种特别吉祥的预兆。人生贵有知己,诗人郭祥正的知己是梅尧臣。是他发现并准确地评价了郭祥正才华横溢的诗歌以及诗风绝类他一生最崇拜的诗人李白。二郭祥正在诗歌创作上,的确是崇拜诗人李白并以之自期的。他以诗人的慧眼,独赏郭祥正。

北宋诗人郭祥正与李白的崇拜与影响

第七节 李白与郭祥正

李白的诗歌,使后世多少人都为之仰慕倾倒。而仰止之高,企慕之情深,学习之认真与执著,莫过于北宋诗人郭祥正了。

郭祥正(1035~1113),字功父,宋代当涂人。母亲梦李白而生,这似乎是一种特别吉祥的预兆。这种与生俱来的祥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自幼又生活在李白的坟茔所在地当涂青山脚下,常听老年人讲述关于李白浪漫生活的种种美丽而奇特的传说,这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迹。他立志做李白那样伟大的诗人,像李白那样名扬千秋万代。于是,处处以李白为榜样,刻苦学习。因此,他年轻时就在诗歌创作上崭露头角,其诗有如李白诗歌之俊逸雄放。当时著名的诗人梅尧臣见了他就称赞说:“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134]亦庄亦谐,一语双关,既含有释家轮回说,说他是李白转世再生;又含有对他诗歌的赞扬与褒美,说他诗歌风格颇似李白,在创作上真正继承了李白的衣钵。有趣的是,老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惊呼“谪仙人”,李白对此一生都念念不忘,行为飘然若仙;前辈诗人梅尧臣一见郭祥正,视他为李白后身,且有“采石月下闻谪仙”[135]之语,直把他看做李白了。为此,他一生都感到自豪、荣光、骄傲,并经常借以自炫。他对梅尧臣的奖誉提携非常感激。梅尧臣去世后,他写了一篇感情真挚深厚的诗篇《哭梅直讲圣俞》,以纪念这位生平知己

生事念死隔,欻如过鸟飞。

长空不留迹,清叫竟何之。

死者固已矣,生者漫相思

他对梅圣俞的感情是何等的深挚恳恻,没有一丝一毫的应酬习气,而是内心真情的自然倾泻。接着他以饱蘸感情的笔锋,叙述了他们之间亲密的交往,写出了最为感人的一页:

昭亭雪塞山,相遇忘寒饥。

解剑贳浊酒,果肴躬自携。

扫除长少分,旷荡文章期。

赠蒙以太白,自谓无复疑。

及将起草茅,谨礼还相驰。

邀我采石渡,烂醉霜蟹肥。

沉吟望夫曲,朗咏天门诗。

险绝必使和,凡鱼岂龙追。

篇篇被许可,当友不当师。

他娓娓叙述着他们在昭亭初次晤面的真实情景:一见如故,亲密无间,游览胜迹,倾吐珠玑,表达了他对这位生平知己的最真挚的忆念。他对梅尧臣始终怀有深厚的情意,后来,他在凭吊梅尧臣墓园的时候,还写了一首《吊圣俞坟》:

生平怀抱只君知,想见音容涕四垂。

宅舍已荒儿女散,孤坟秋草自离离。

这是出自肺腑的最诚挚的感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真切悼念。人生贵有知己,诗人郭祥正的知己是梅尧臣。是他发现并准确地评价了郭祥正才华横溢的诗歌以及诗风绝类他一生最崇拜的诗人李白。郭祥正对他怎能不终生忆念呢?

郭祥正在诗歌创作上,的确是崇拜诗人李白并以之自期的。他在《同陈公彦推官登峨眉亭》中写道:“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神交无古今,清气来飘忽。”诗中确有股清新俊逸之气,似太白风格,可见他受李白诗的影响甚深。在他的诗集中,有和李白的诗歌四十二首,并且在一些诗中,每每提到李白。据统计,他在自己所写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中,有近五十处提到李白,可见他对李白仰止之情深。

他每每和李白相比:

谢公风味君能似,李白篇章我到难。

——《明叔致酒叠嶂楼》

玄晖比公固不足,我攀太白惭非才。

——《游陵阳谒王左丞代先书寄献和父》

对李白诗,虽然说“我到难”、“惭非才”,心底却是想以自期并与之比并的。正因为他经常把李白诗歌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他的个性为人也有接近李白的地方,因此在他的诗中,亦有似李白那样的雄豪俊逸之气,尤其是他的歌行,确实像李白的诗歌,其气魄之宏大,想像力之丰富奇特,感情之变换飘忽,行文之纵横恣肆,意象组合之跳跃,都与李白的诗十分相像;他那些和李白的诗,和其神而不和其词,很有着李诗的神采;他写的一些七言绝句和五言古诗,也有神似李白者。总之,他的诗在学习与规模李白上,是下过一番苦功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的。譬如,《怀平云阁兼简明惠大师仙公》一诗,真像李白诗的格调。

跨空起高阁,北望敬亭山。

白云无根蒂,舒卷随风还。

或堕溪水上,却萦松石间。

就之既明灭,了然不可攀。

谢公赛雨诗,千秋泻潺潺。

李白弄月处,寒光湛清湾。

神交自冥合,仿佛眉睫间。

使我恋此境,每来终日闲。(www.xing528.com)

如何一挥手,失势落尘寰。

功业复未就,但惊须鬓斑。

沧浪不得濯,执热长汗颜。

缅怀大道师,焚香坐玄关

悲心度群苦,振锡鸣金镮。

行当禀慈诲,惠照开昏顽。

如果把这首诗放在李白诗集中,简直是可以乱真的。“神交无冥合,仿佛眉睫间。”他与李白的感情相通,诗歌格调也就十分合拍了。因此,同时代的诗人,不特梅圣俞称赞他,也还有其他人赞扬他学习李白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他在《寄献荆州郑紫微毅夫》一诗中,传递了这个讯息。诗云:“李白不爱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公尝爱我似李白,恨不即往从公游。”这说明他的诗风逼肖李白,受到郑毅夫的赞赏和喜爱。

他对自己推崇的诗人,也往往与李白比较:

牧之吟齐山,太白咏秋浦。
至今三百年,光焰不埋土。
……          
牧之何足论,白也真尔汝。

——《酬富仲容朝散见赠因以送之》

李杜缩光焰,王谢惭风流。

——《和敦复留题池州弄水亭》

如此等等,都可见李白诗歌在他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也可见他的诗歌艺术成就的主要方面。“才气纵横,吐言天拔”[136],的确是他的诗歌特点。然其诗“或偶伤拉杂”,也缺乏李白诗中贯注的那种悲愤深沉的感情,读来似有浮嚣叫噪之感。当然,他的诗并非全是步趋和规模李白的,也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与独特创造,在诗史上留下了颇为显著的一页。然而这一点却未能引起当代文学史家足够的重视,这是十分遗憾的。

郭祥正的诗,也受到当时政治改革家、著名诗人王安石的激赏。王安石受知于神宗,锐意改革,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同时又是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他的绝句,独具一格,受到文学史家普遍的好评。他以诗人的慧眼,独赏郭祥正。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

《遁斋闲览》云:

功父曾《题人山居》一联云:“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荆公命工绘为图,自题其上云:“此是功父题山居诗处。”即遣人以金酒钟并图遗之。

《王直方诗话》云:

功甫《金山行》“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飞”之句,大为荆公称赏。蔡正孙《诗林广记》云:

《余话》云:“郭功甫尝与王荆公登金陵凤凰台,追次李太白韵,援笔立成,一座尽倾。”

从以上所引材料可以看出,王安石对郭祥正的诗歌十分赏识。郭祥正对王安石也有极深的感情,他们是关系密切的诗友。当王安石退居金陵时,他写了《寄王丞相荆公》一诗,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深情。

谢公投老宅钟山,门外江湖去复还。

欲买扁舟都载月,一身和影伴公闲。

王安石读了他的诗后,随即写了《和郭功甫》一诗答云:

且欲相邀卧看山,扁舟自可送君还。

留连城郭今如此,知复何时伴我闲?

郭功甫诗表现出他对王安石的一往情深,而王安石对他也是感情纯真,毫不客套。他们是深情至交,彼唱此和,一片真心,绝无浮泛酬应之意。

王安石去世后,郭功甫非常怀念这位已故的老诗人。他在《西山看山怀荆公》一诗中写道:

长忆金陵数往还,诵公佳句伴公闲。

如今不复忆公语,独自西轩卧看山。

诗中蕴含着孤独感伤的情韵,表达了他追念荆公的一片深情。

平生偏蒙爱小诗,如今吟就复谁知?

箧中不忍开遗卷,矫矫龙蛇彼一时。

这首《奠谒王荆公坟》的诗,饱含钟期过世、知音难逢之感。

郭祥正与荆公以诗会友,感情深挚,似无介蒂。然在荆公当政的时日,他曾经致仕;在漳州任事期间,又遭陷害,其间曲折情况,因史料缺乏,未能尽知详情。要之,总因诗人性格质直坦荡,正直不容于时罢了。他在《浪士歌序》中说:“仰愧于天,俯愧于人,内愧于心,此可忧矣!反是,夫何忧之有?”虽然他仕途坎坷,却是无愧于心的。《宋史》本传以为他上书谀颂荆公,荆公薄其为人,反为所挤;封建文人也视他为操持无行的小人,这似乎都缺乏根据,至少在他的《青山集》和王安石的《临川集》里,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