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文学史:狂飙突进作家详解

德国文学史:狂飙突进作家详解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狂飙突进作家除歌德、席勒外,重要的还有亨利希·瓦格纳,伦茨,所谓格廷根林苑派诗人福斯,此外还有毕尔格,克林格和舒巴特等。他学过法律,做过律师,和当时许多市民出身的作家一样,也当过家庭教师。爱娃怀孕后为了逃避封建舆论的谴责,逃往他处,寄居于一个贫苦的洗衣妇家里。爱娃最终回到了自己父母的家。其他的军官形象虽寥寥数笔,却栩栩如生。在结构上,《士兵们》有意违反“三整一律”,比如第一幕与第三幕相隔二年。

德国文学史:狂飙突进作家详解

狂飙突进作家歌德席勒外,重要的还有亨利希·瓦格纳(Heinrich Leopold Wagner,1747~1779),伦茨(Jakob Michael Reinhold Lenz,1751~1792),所谓格廷根林苑派诗人福斯(Johann Heinrich Voß,1751~1826),此外还有毕尔格(Gottfried Bürger,1747~1794),克林格(Friedrich Maximilien Klinger,1752~1831)和舒巴特(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1739~1791)等。

瓦格纳出身市民家庭,父亲是商人。他学过法律,做过律师,和当时许多市民出身的作家一样,也当过家庭教师。他在斯特拉斯堡学习期间认识了歌德。瓦格纳的代表作是六幕悲剧《杀婴女人》(Die Kindesmörderin,1776)。它的题材取自当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实:单纯的市民少女为贵族公子始乱终弃,生下私生子,母亲为了维护名誉便杀死自己的婴儿,然后因此被判处死刑。剧本《杀婴女人》叙述一个名叫格律宁斯艾克(Gröningseck)的少尉租屋居住于屠夫霍姆布莱布特之家。一天,少尉带霍姆布莱布特的女儿爱娃(Eva)去参加一个舞会,诱奸了这个18岁的少女。为了安慰绝望的爱娃,少尉答应以后娶她为妻。爱娃怀孕后为了逃避封建舆论的谴责,逃往他处,寄居于一个贫苦的洗衣妇家里。孩子出世后,爱娃在复杂而痛苦的精神刺激下杀死了自己的婴儿。不久她得悉自己的母亲在失去她之后郁闷而死,父亲在万分思念女儿的情况下,愿付高额赏金寻找她的下落。爱娃最终回到了自己父母的家。但是父亲虽爱女儿,少尉也爱爱娃,他们却都无法保全作为杀婴犯的爱娃的生命。

这是一部带有时代局限的社会问题剧。瓦格纳后来曾对此剧作了改编,但改编本的社会意义大大减弱,因为作者没有让爱娃杀婴,而是让她得到父母的谅解,少尉最后还与爱娃结了婚,硬把剧本写成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歌德在当时已写就了《浮士德》中的甘蕾青悲剧(其中有甘蕾青杀死自己与浮士德的私生子,因而被判死刑的情节),并在朋友中加以朗读,其时瓦格纳也在场,因此1776年瓦格纳的《杀婴女人》发表后,歌德曾斥之为剽窃。

瓦格纳的《杀婴女人》谴责了当时法律的不公,发出了市民要求社会平等及私生子是无辜者的呼声。瓦格纳这一剧本曾为东德剧作家彼得·哈克斯所改编(1963)。哈克斯突出了阶级冲突的内容,并让女主人公走向新生。

伦茨是牧师的儿子,曾在大学学习神学,做过家庭教师,在做家庭教师期间曾陪贵族到斯特拉斯堡旅游,在那里结识了歌德。伦茨27岁时开始出现精神病征兆,后来流亡到俄国的彼得堡,41岁逝世于莫斯科的街头。

伦茨是一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家庭教师或私人教育的优点》(Der Hofmeister oder Vorteile der Privaterziehung,1774)(简称《家庭教师》)和《士兵们》(Die Soldaten,1776)。前者是一部喜剧,因此当代有的文学史家认为伦茨是现代欧洲社会喜剧的奠基人。

此剧虽名为喜剧,但风格上它是一部社会悲喜剧,因为伦茨认为:社会生活本身便是混合着悲悲喜喜的各种事件,所以剧作家也应如实地向观众呈现现实的原貌。

五幕剧《家庭教师》的故事发生在当时东普鲁士的一个小城。当地贵族——少校冯·拜尔格新聘请了神学系大学生洛弗尔(Läuffer)当家庭教师。主人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交托给了洛弗尔。女儿古斯特欣(Gustchen)本已与堂兄弗利兹海誓山盟,但是眼下弗利兹正在外地读大学,于是生活放浪热情的古斯特欣便暗中与洛弗尔来往。古斯特欣怀孕后,洛弗尔觉得后果严重可怕,不敢久留,便改名换姓潜逃到了一所乡村学校。古斯特欣也害怕舆论的压力,藏匿在一片森林中的一个瞎眼老妇人家里,并在她家生养了孩子。古斯特欣由于想念自己的父亲,把孩子托付给瞎眼老妇人后便返回父亲那里。但是这部剧本却不以悲剧结尾而以喜剧结尾:洛弗尔深感自己的行为应受到谴责,便在农村与一名叫丽斯的村女结了婚,古斯特欣则仍与堂兄弗利兹完婚,弗利兹也决定抚养古斯特欣和洛弗尔的私生子,因为他觉得这孩子身上有着古斯特欣的许多特征。这一喜剧结尾的社会意义在于剧本否定了当时的传统观念,古斯特欣仍然体面地结了婚,并肯定了私生子也有生存的权利。剧本还抨击和讽刺贵族对平民知识分子骄横以及把家庭教师当做仆役看待的社会现象。剧中的贵族在言语和行动上处处表现得滑稽可笑,贵族成了观众嘲笑的对象,这也反映了市民意识上的觉醒。

《士兵们》却并没有喜剧的结局:美丽的市民少女玛丽(Marie)本已与小布商斯托尔茨乌斯(Stolzius)确定了关系,后来一位名叫德斯普(Desportes)的贵族军官用花言巧语诱骗了玛丽,玛丽的父亲(也是商贩)嫌小布商穷,羡慕贵族军官的地位,因此支持女儿与小布商断交。谁知德斯普不过是玩弄异性而已,致使玛丽的处境非常狼狈。斯托尔茨乌斯知道这一切后,设法毒死了德斯普,自己也服毒而亡。他内心感到舒坦,因为他觉得他已经为玛丽复了仇。剧本的终场是玛丽和她的父亲因欢乐和绝望交织一起而既悲又喜。这部剧本除了抨击贵族军官的道德堕落外,还嘲讽了小市民阶层(包括玛丽及他的父亲)要“往上爬”与爱慕虚荣心理。作者甚至通过一位伯爵夫人的口来指明:市民女子不要越出市民阶层的范围去寻找一个男人当丈夫。这既可以理解为:市民找市民才是可靠的,贵族家庭的人不可靠。也可以理解为:市民们不该爱虚荣,去找有钱的贵族。这里并无歌颂贵族高贵、指责市民女子不该去追求贵族的弦外之音。剧本的人物形象都塑造得很生动,只有收留玛丽的伯爵夫人实际上是作者思想的代言人,形象比较苍白。其他的军官形象虽寥寥数笔,却栩栩如生。由于剧本出现了众多的军人形象,所以剧本叫《士兵们》。在结构上,《士兵们》有意违反“三整一律”,比如第一幕与第三幕相隔二年。剧中还插入几场与剧情无关的但突出主题的对话。为了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全剧计有35场,因此场面变动频繁,给人断片式的印象。这个作品结构上的断片性使人想到后来毕希纳的剧本《沃伊采克》。

福斯是格廷根林苑诗人。在格廷根有一批崇拜克洛卜施托克的青年诗人办了一份杂志《格廷根文艺年鉴》,并建立“林苑”诗人会,后来文学史上就称他们为格廷根林苑派,其中著名的代表除福斯外,还有赫尔蒂、施托尔贝格等。林苑派与狂飙突进运动出现于同一时期,由于林苑派对自然的热情、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低层人民的同情,因此他们也属狂飙突进作家之列。但是在创作成就上,除福斯外,林苑派没有能与歌德、伦茨、克林格、瓦格纳等人相比肩的作品。在对底层人民的同情方面,福斯却胜过所有狂飙突进作家。福斯的祖父是农奴,父亲是佃农,因此福斯自小熟悉贫苦人民的生活。青年时代福斯曾做过家庭教师,后在格廷根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晚年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

福斯的创作把封建统治下农奴的解放问题看做是为自由而斗争的主要问题。福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田园诗上,但他的田园诗并不描写风花雪月,而是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和地主的压迫。他的主要作品是《农村田园三部曲》(Trilogie ländlicher Idylle),包括《农奴》(Die Leibeigenen)、《减轻负担的人》(Die Erleichterten)和《被释放的人》(Die Freigelassenen),它们又合称为《农奴三部曲》(Leibeigenentrilogie)。三部曲说的是某容克贵族答应农奴米歇尔,如果他能交出一百塔勒便答应给他自由。于是米歇尔全家饱受辛苦,最后积得了这笔钱。可是当容克接过这一百塔勒以后却自食其言,反咬一口说,米歇尔偷割过他的草,这一百塔勒只能充作罚金。米歇尔气愤至极,想放火烧掉农奴主的庄园,但是他又想,这样的行动并不能拯救自己。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反抗农奴主,宿命思想使他感到自由的日子还很遥远。在第三部中,福斯一方面描写了农奴主的残酷剥削,另一方面却又描写了一个有“见识的”地主如何给他的农奴们以自由,让他们成为自由的佃户。福斯用这种“和平方案”解决农奴问题——求压迫者恩赐自由。这虽是一种幻想,但福斯至少提出了解放农奴的问题。

福斯在文学上的重大成就是他以出色的语言翻译了荷马的《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德国人读荷马至今还是读他的译本。此外,福斯还译了维吉尔的牧歌以及阿里斯托芬贺拉斯的作品。

政治上,福斯对法国革命不像克洛卜施托克、席勒等由开始的抽象拥护到后来的具体反对,他始终站在拥护的立场上。

毕尔格与格廷根林苑派甚为接近,他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反封建诗人。毕尔格是牧师的儿子,在大学曾学神学与法律,当过编辑。他一生贫病交迫,生命短促,晚年曾勤奋翻译,最后死于肺病。毕尔格写过不少抒情诗,是18世纪出色的抒情诗人和政治诗人。在他的政治诗中,表明了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怒,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十分著名的《农民致暴君殿下》(Der Bauer an seinen durchlauchtigen Tyrannen)。这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与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甚为接近。这里引证这首诗的最后三节:

Die Saat,so deine Jagd zertritt,
Was Roß und Hund und du verschlingst,
Das Brot,du Fürst,ist mein.
Du Fürst hast nicht,bei Egg und Pflug,
Hast nicht den Erntetag durchschwitzt.
Mein,mein ist Fleiß und Brot!
Ha!du wärst Obrigkeit von Gott?
Gott spendet Segen aus,du raubst!
Du nicht von Gott,Tyrann!

你的猎人踩坏的庄稼
你的马、犬和你所吞没的
这些粮食,君侯,乃是我的。
你君侯没有为耕耙
为收获流过一滴汗,
我的,勤劳和面包是属于我的!
哈!是上帝授权于你?
上帝赐人幸福,你却在掠夺!
你不是上帝所派,你是暴君!

这首诗开头是对封建主的诉苦,最后却转化为对封建主的愤怒控诉与谴责。再如他的未完成的诗篇《为了谁,你善良的德国人民……》(Für wen,du gutes,deutsches Volk...)号召德国人民不要听凭德国封建诸侯的驱使去干涉法国革命。

毕尔格在德国文学史上还是叙事诗的奠基人。歌德、席勒都写过出色的叙事诗。自毕尔格之后,叙事诗这一形式一度成为时髦。

毕尔格最主要的叙事诗是《莱诺勒》(Lenore,1773)。《莱诺勒》叙述一个古代传说,但作者把故事的时代背景放到七年战争之后,写一个少女对七年战争的控诉。青年威廉去当了兵,把他的未婚妻莱诺勒留在农村。战争结束后,莱诺勒巴望着威廉回家,却杳无音讯。她十分失望,诅咒生活和上帝的无情,诅咒战争夺去了她的未婚夫。某晚,忽有一骑者来到,并击其门窗,莱诺勒开门时喜出望外,原来威廉终于回到她的身边,她惊喜交集。威廉急求莱诺勒与他一同上马前去教堂举行婚礼。马匹飞奔,如同插上翅膀。恐怖的莱诺勒最后才知道,她已经被魔鬼所诱,飞驰的马匹终于把她带入坟墓。这首叙事诗音节优美,语言朴素,情节动人。这首诗的意义在于:它控诉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战争——七年战争给人民制造了悲剧。这部诗作在毕尔格生前便很受欢迎,几乎立即译成了欧洲各国语言。毕尔格的另一首著名叙事诗是《陶本海因的一位牧师的女儿》(Des Pfarrers Tochter von Taubenhain,1781~1782)。它叙述一位牧师的女儿为贵族始乱终弃,最后她伤心地刺死自己的婴儿,自己也被处死,她的死去的灵魂却一直注视着那个她亲手为婴儿挖的坟墓。毕尔格本计划把这一叙事诗编成一部悲剧,后来没有实现。(www.xing528.com)

毕尔格的另一文学功绩是他翻译、修改、增补了有关吹牛男爵闵希豪生的故事集。

闵希豪生实有其人,生于1720年,卒于1797年。他曾在俄国军队中当过军官,参加过俄土战争。闵希豪生常向他的朋友讲述以吹牛夸大为特点的冒险和旅行故事。1775年一个名叫拉斯珀(Rudolf Erich Raspe)的德国学者,在英国用英语整理了一部德国笑话集,其中收集了不少夸大的冒险旅行故事,他把这些故事都集中在闵希豪生的身上。1786年毕尔格把这本书译成德语,增补了若干讽刺性内容,这就是后来流传更为广泛的毕尔格的《闵希豪生男爵水上陆上的奇异旅行、出征和有趣的冒险》(Wunderbare Reisen zn Wasser und zn Lande,Feldzüge und lustige Abenteuer des Freiherrn von Münschhausen)。书中有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比如男爵说他用空气为原料制造建筑材料、男爵骑着发射出去的炮弹飞行、拽着自己的头发从沼泽中挣脱出来等等),可是闵希豪生的贵族朋友对他的吹牛都深信不疑,这说明封建分裂的德国小诸侯小贵族是多么孤陋寡闻,竟然把谎言当做事实。闵希豪生对贵族的愚弄说明当时德国社会的闭锁和贵族阶层的落后愚蠢。除了毕尔格之外,18世纪末及19世纪又有人把闵希豪生的故事加以增补出版。但迄今为止,毕尔格的有关闵希豪生的故事集仍然是所有闵希豪生故事集中最著名的,虽然它最早源于拉斯珀。

马蒂阿斯·克劳狄乌斯(Matthias Claudius,1740~1815)和毕尔格一样也是与格廷根林苑派十分接近的诗人。他是牧师的儿子,曾在耶拿学习神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一度在汉堡做编辑和从事创作。克劳狄乌斯的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以描写大自然景色见长,他的作品与福斯和毕尔格的相比,显得缺乏时代感。克劳狄乌斯作为18世纪出色的抒情诗人至今仍活在德国人民的心中,他的诗有些已如民歌一般流传于百姓中,如他的名诗《黄昏之歌》(Abendlied),甚至当做民歌被赫尔德收入他的《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之中,由此可见这位诗人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朴素真诚。下面是他的《死神与少女》(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Das Mädchen:
Vorüber,ach vorüber!
Geh,wilder Knochenmann!
Ich bin noch jung,geh,Lieber,
Und rühre mich nicht an!

Der Tod:
Gib deine Hand,du zart und schön Gebild!
Bin Freund und komme nicht zn Strafen,
Sei gutes Muts!Ich bin nicht wild,
Sollst sanft in meinen Armen schlafen!

少女:
走开,啊,走开!
凶恶的死神!
我还年轻!去,
不要碰我,先生!

死神:
让我握你的手,美丽温柔的少女!
我是朋友,不是来对你惩处。
请你放宽心,我并不凶恶!
在我的怀中,你可安静地睡去!

这首诗表现了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曾由舒伯特谱曲,后来广为流传。

士瓦本诗人舒巴特对席勒影响甚大。他出身于符腾堡公国的市民家庭,在大学曾攻读神学,做过家庭教师、乐师。30岁时,他由于写了一些攻击与讽刺卡尔·奥根公爵的诗文而被驱逐出境,于是在各地浪游,有了与人民接近的机会。1774年至1777年他出版杂志《德意志纪事报》。由于舒巴特在杂志中不断发表自由思想和不满卡尔·奥根统治的文章,终于被公爵诱骗至符腾堡境内,被奥根禁锢十年。在囚禁期间,席勒曾于1781年化名前去狱中探视。舒巴特在狱中写了不少诗篇,并写了他的自传《生活和思想》(Leben und Gesinnung,1791)。十年囚禁出狱后,舒巴特又办了杂志《祖国纪事报》。这一次舒巴特改变了做法,他不但不攻击奥根公爵,还对他加以赞美,但是舒巴特却猛烈攻击其他诸侯。《德意志纪事报》每周出版两次,颇具政治倾向。刊物的目的在于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压迫,揭露诸侯罪行(如把青年贩卖给外国当炮灰),促使人们觉醒。

舒巴特一生写诗800首左右,他的诗是18世纪德国优秀的民主诗篇,其中有的揭露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有的抨击封建主贩卖青年的罪恶,有的讽刺封建君主走狗的奴性。但他的作品局限于揭露与控诉,没有号召人民反抗。舒巴特的诗歌文字通俗易解,具有民歌风味。《行乞的士兵》(Der Bettelsoldat)描写一个为诸侯打仗致残的士兵只能以乞讨度日的景况。诗的末尾,这位士兵提出了警告,提醒人们不要去为诸侯卖命。《海岬之歌》(Das Kaplied)描写一群被诸侯贩卖到非洲去开拓殖民地的德国青年与祖国、亲人告别时的凄惨情景,作者在客观的叙述中控诉了诸侯的罪恶。这首诗的情节与风格都会使人想起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舒巴特的诗与文在我国尚无介绍,但他的一首名为《鳟鱼》(Die Forelle)的诗,却因为舒伯特谱了歌及创作了“鳟鱼五重奏”而在我国广为流传。舒巴特原诗最后还有一段,它告诫年轻的姑娘们:在生活中要警惕,莫像那条鳟鱼那样为人所骗!

舒巴特除了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报人外,还著有《对音乐美学的一些想法》(Ideen zu einer Aesthetik der Tonkunst)。这是一部系统的音乐美学著作,是他被囚禁期间在狱中写的。此外舒巴特还谱了近80首歌曲。舒巴特是那个“天才时期”出现的天才作家。

最后我们要介绍的是克林格。他是剧作家、小说家。狂飙突进运动这一名称便是因为他的同名剧本《狂飙和突进》而得名。虽然剧本本身写得并不成功,但它的标题却颇负盛名。克林格、瓦格纳和伦茨当时都和歌德十分接近,甚至因此而被同时代人称为歌德派。克林格虽然写过不少剧本,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他的小说。

克林格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浮士德的生活、事业和进地狱》(Fausts Leben,Taten und Höllenfahrt,1791)。克林格曾打算用十部长篇小说来描写、揭露和批判德国当时的封建制度现状,后来他完成了八部,这八部长篇的第一部便是关于浮士德的这部小说。他的小说具有尖锐的揭露性,赫特纳在他的《18世纪德国文学史》中对克林格的小说给了崇高的评价。

《浮士德的生活、事业和进地狱》同样取材于16世纪德国的民间故事书,叙述浮士德渴望知识、享受和自由,便召魔鬼帮助。撒旦派了他最喜欢的莱维坦前来人间(“莱维坦”原意为海怪),浮士德要魔鬼让他了解人间一切道德堕落的根源。浮士德虽在人间经历了种种失望,但他对人类德行的信念并未完全泯灭,莱维坦若想把浮士德的灵魂诱入地狱,便得动摇,甚至挖尽浮士德残存的对人类道德的信念。于是魔鬼决定带领浮士德去经历人类社会的各种恶行。他先以国王使臣的身份引导浮士德去法兰克福。法兰克福的市长为了从浮士德手中求得一张国王的贵族委任书,竟然甘愿把自己的妻子给浮士德作为报酬。在美茵茨,浮士德看见一个无辜的人在诉讼中因为法官受贿而败诉,在最后一刻,莱维坦以更高的金额贿赂了法官,使法官立即改变了判决。他又看见一位虔诚的修道院长为防止一位美丽的修女将来取代她的职位,有意让浮士德与这位美丽的修女私通。在诸侯的宫廷,浮士德又目睹了宫廷中的一切阴谋诡计和为私利的倾轧。后来浮士德还经历了一桩贵族为了追捕野兽而焚烧村庄的事件……浮士德在国内经历了这一切后又在魔鬼的带领下去国外经历人间的种种罪恶。在法国他成了路易十一暴行的见证人,他看见了金子的闪光对贵族来说远胜于子女的名誉。在英国他经历了理查三世对亲属的残忍谋杀。他在意大利、西班牙成了同样暴行的见证人。经历了这一切后,浮士德开始相信,所有这一切骇人听闻的暴行是人的天性驱使的。而一切暴行中最可憎恶的是他在教皇宫廷中的经历,因为他发现教皇宫廷是培养一切罪恶的最大学校,是一切恶行的根源。他看见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家属的极端荒淫和残暴。浮士德也在荒淫的生活中、在妇女的怀抱中忘却了对人间残存的希望。浮士德不仅对人间失望,也对上帝失望了,因为他最后看见了教皇竟去吻魔鬼——他的陪伴者的脚。浮士德从国外又返回德国。作品最后的结局是浮士德被魔鬼撕成数块而死亡,罪人浮士德的灵魂被带进了地狱。

克林格通过浮士德跟随魔鬼的经历,显示了当时德国甚至欧洲社会的丑恶现实,愤怒地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各种堕落和人压迫人的事实,尖锐揭露了教会的伪善。这是德国文学中一部无情的、反封建的讽刺作品。克林格的《浮士德》以绝望与听天由命为结局,以浮士德的失败告终。克林格充分利用浮士德这一传说作为揭露封建现实的题材和手段。

狂飙突进运动在18世纪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达到顶峰,之后,狂飙之音日渐消失,德国文学渐渐进入了以歌德与席勒为核心的古典时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633~6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6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634页。

④塔勒(Taler),当时的货币(银币)名称。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634页。《强盗》至今仍在欧洲舞台演出,剧本对世界秩序的怀疑(连剧中作为反面典型的次子法朗兹也同样怀疑“世界秩序”的公正性——比如为什么有“长子继承权”,剧终前的卡尔则怀疑自己的反抗方式……)说明这个剧本并不局限于对当时现实的批评。该剧的多重思想使这部作品获得了较久的生命力,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席勒思想的哲理深度及为什么作者让卡尔最后要求助于上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