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年歌德:狂飙突进运动代表

青年歌德:狂飙突进运动代表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德在莱比锡待了三年,直至1768年6月因生病吐血返回法兰克福。1775年歌德去魏玛宫廷任职,这标志着歌德脱离了狂飙突进运动,也标志着歌德青年时代的结束。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青年歌德的创作都鲜明地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1771年开始写出初稿、1773年正式发表的五幕剧《葛兹·冯·贝利欣根》是青年歌德创作上的重要成果,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第一部正式发表的作品。

青年歌德:狂飙突进运动代表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歌德在德国文学史上的功绩在于他把德国文学从闭塞状态提高到世界水平。歌德一生创作浩繁,他的各种诗歌小说戏剧、翻译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著作,总计有140多卷。

歌德生活的时代正是德国以及欧洲处于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他的童年适逢七年战争,40岁时经历了法国大革命,随后又是拿破仑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法国七月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等等,他是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一言以蔽之,歌德所处的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封建主义垂死挣扎的时代,歌德是欧洲历史大变动时代的产儿,时代的大变动在歌德一生的著作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1749年8月28日,歌德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歌德童年的精神生活深受母亲的影响。1765年,16岁的歌德应父亲之命,到当时德国文化、经济中心之一莱比锡求学。按照父亲的旨意,他进入莱行锡大学学习法律。歌德在莱比锡待了三年,直至1768年6月因生病吐血返回法兰克福。这三年就是所谓歌德的莱比锡时期。

歌德很早就开始写作。在莱比锡大学读法律时他就写了不少诗,但这些诗多半没有摆脱法国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他还写过两个小喜剧,内容比较贫乏,价值不大。

1768年歌德因病回家,1770年病愈,便去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习法律,直至1771年。这一时期即所谓歌德的斯特拉斯堡时期。这一时期时间虽不长,却是歌德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因为在斯特拉斯堡他认识了许多后来的狂飙突进作家,如瓦格纳、伦茨等人,尤其重要的是他在这里认识了赫尔德。赫尔德对歌德影响不小,他常以长者的身份给歌德以指点,使他摆脱法学,接触法国的卢梭和德国哲学家哈曼的美学思想,熟读莎士比亚,并了解了当时德国的文坛,这一切促使歌德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

1771年8月歌德学成回乡,结束了他的大学生活。这一时期歌德创作上的收获主要是抒情诗。赫尔德促使歌德去接近民歌。在感情真挚、语言朴素的民间诗歌的影响下,他写了著名的《五月之歌》(Mailied)、《欢迎与离别》(Willkommen und Abschied)等名篇。

1771年9月到1775年5月,歌德大抵在故乡埋头创作。这一时期歌德的创作是丰富的,其中最重要的有《浮士德》初稿(Urfaust,1773),诗剧《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1773)中的普罗米修斯的独白,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Götz von Berlichingen mit der eisernen Hand,1773)。当然更主要的是使歌德声名大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1774)。

1775年歌德去魏玛宫廷任职,这标志着歌德脱离了狂飙突进运动,也标志着歌德青年时代的结束。

歌德青年时代的创作特征是在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追求形式的自由,以自然的语言表达充沛的感情,力求以情感打动人心。在内容上,青年歌德的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反封建的要求,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在政治,文化、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冲突,用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社会的等级偏见,描写了个人(即当时的市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即封建制度)的对立。葛兹、普罗米修斯和维特等人实质上都是狂飙突进分子,都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歌德青年时代的这些作品写的便是这些人物对社会的反抗、与社会的冲突以及他们在与社会冲突中的失败。歌德青年时代的作品还写了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青年歌德的创作都鲜明地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

1771年开始写出初稿、1773年正式发表的五幕剧《葛兹·冯·贝利欣根》(下简称《葛兹》)是青年歌德创作上的重要成果,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第一部正式发表的作品。

葛兹本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出身于没落的骑士阶层,由于反对国家的分裂和国王的暴政,他曾与农民运动结合。但是葛兹又渴念往日骑士的荣华,因此希望国家恢复到962年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创立者鄂图大帝的重用骑士的时代。葛兹,这个没落骑士阶层的代表,最后背叛了农民运动。

可是歌德剧本中的葛兹并非历史上的葛兹,而是一个歌德作品中的理想化了的形象。在剧中,葛兹是一个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封建主的英雄。他加入了农民运动的队伍,被起义农民拥戴为领袖,后来在与政府军的冲突中被捕,瘐死狱中。他在临死前还高呼:“自由!自由!”(喊出了歌德自己的心声及对自由的渴望)但在第五幕中,葛兹反对农民杀死诸侯、贵族和焚烧寺院这样的反抗方式,这说明剧中的葛兹也并没有与农民完全一致。

剧中的葛兹与其说是历史上的人物,不如说是歌德时代的狂飙突进分子更为恰当。葛兹对现实不满,希望国家统一,渴望自由,他的言行充满了当时狂飙突进分子的气质。

歌德写《葛兹》是在受了赫尔德影响之后,十分崇拜莎士比亚的时候。因此歌德此剧有意模仿莎士比亚,处处违反古典主义的“三整一律”,让剧中的地点经常变换;宫廷古堡、巍峨城墙、郊外原野、农村酒店、小镇旅舍、吉卜赛人营帐、教会寺院……计有50多处,五光十色。情节上则一会儿是农民结婚,一会儿是农民军与政府军血战……至于全剧的“时间”更是多得无法说清(歌德的戏剧,包括他的《浮士德》,在场景上往往只说明地点,其“时间概念”常常是模糊的,呈“跳跃性”的)。这一切都没有顾及到舞台演出的客观限制及戏剧艺术的特有规律,致使剧本难以上演。与其说歌德把这部作品当做戏剧来写,不如说他更把它当做一部叙事文学作品来写。1826年7月26日歌德在与好友艾克曼的谈话中也说到了这一点。歌德这种写法受赫尔德的影响,因为赫尔德认为莎士比亚的剧本主要是供阅读的,剧本不一定供演出之用。但歌德的《葛兹》正因为出场人物众多,场景变换频繁,在客观上反而更广泛地反映了16世纪分裂的德意志的面貌。《葛兹》的情节是由几条线索交织而成的,即农民起义(即葛兹)的线索加上两个三角恋爱故事。一个是葛兹的妹妹玛丽和葛兹原来的好友魏斯林根(Weislingen)的恋爱。这位魏斯林根后来站到贵族方面反对葛兹,成了葛兹的主要敌人;另一个是玛丽后来与法朗兹·冯·西金根的恋爱以及他们两人的结合,作者在这中间又穿插了一个风流而有野心的女子阿德海黛(Adelheid)——她一直想做国王的情妇——和魏斯林根的爱情纠葛,以及阿德海黛后来为了能做国王情妇而不惜害死魏斯林根的情节。歌德把魏斯林根和葛兹两人的结局作了对比,并把他们两人的冲突写成不是由于政治见解不同,而是由于个人气质不同造成的,即魏斯林根是为权力、美女、宫廷的奢华所吸引,而葛兹则是一位始终忠于自由、热爱自由的典型人物。

《葛兹》人物的语言是多变的,国王贵族多说矫揉造作之词,还夹以外来语,而葛兹及农民的语言却十分朴素,但夹杂着一些方言

《葛兹》发表后,立即受到进步知识界的广泛而热烈的欢迎,主要因为剧本渗透着对封建贵族统治的反叛精神。剧本中出现了国王、贵族、骑士、农民、城市市民等中世纪各阶层的人物,又交织着农民战争和不同类型的男女爱情,交织着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这一切构成了一幅16世纪的时代画卷。这部作品从内容上的要求自由及对时代的反叛和形式上的反古典主义及注重情感的表达,使它成为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的第一个标志性作品。

1773年歌德写成的诗剧断片——《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的独白,在歌德青年时代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造福人类的神,因从天上盗火给人类而触怒了主神宙斯。宙斯为了惩罚他,把他赤身锁在高加索的山崖上,每天派神鹰啄他的肝脏,晚间使其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复来,以此折磨他。但坚强的普罗米修斯并未因此向暴君宙斯屈服。后来,希腊神话中的一名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了神鹰,救出了普罗米修斯。在上升时期的市民阶层反封建的文艺中,普罗米修斯由于其不屈的精神成为作家们反抗暴政的典型形象,像拜伦、雪莱等都曾用这一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以表示他们对封建暴君的反对态度。

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写过著名的剧本《被囚的普罗米修斯》,但是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在山崖上发出悲叹和哀怨,而歌德的普罗米修斯却具有坚强的性格,深信自己必然获胜。他对宙斯发出了愤怒的反抗之声,对暴君宙斯完全抱高傲的鄙视态度,显示出不屈的意志和力量。普罗米修斯宣告:他要按他自己的形象来造就新的人类:

Hier sitz' ich,forme Menschen
Nach meinem Bilde,
Ein Geschlecht,das mir gleich sei,
Zu leiden,zu weinen,
Zu genießen und zu freuen sich,
Und dein nicht zu achten,
Wie ich!

我坐在这里,
按照我的形象造人。
造就一个种族,要他和我一样,
受苦、哭泣,
享乐、欢喜,
而且不尊敬你,
像我一样!

诗中的宙斯是暴君象征,普罗米修斯则是当时反封建的狂飙突进分子,普罗米修斯的反抗意味着上升时期市民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歌德的普罗米修斯像葛兹一样,虽是一个反抗者,却是一个个体反抗者。他在高加索的山崖上进行的是孤独的反抗,这种个体性和孤独性,正是狂飙突进分子共同的气质。歌德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更多的是充沛的激烈的感情宣泄,而不是启发性的理智和激发人的思考。

歌德在狂飙突进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当推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在四周之内握管疾书,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部影响遍及当时整个欧洲的小说,它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在歌德生前,《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有了几乎欧洲各种文字的译本,有的国家甚至有十多种译本。当时的欧洲知识界几乎无人不知维特及其作者,连拿破仑也带着这本小说远征。这部小说传播得如此之快而广,反响如此之强烈,其原因不在于它的爱情故事,因为类似的爱情故事,英国的理查逊、哥尔特斯密斯和法国的卢梭等都已经写过。《维特》的流传与强烈反响实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小说反映了广大觉悟的市民知识分子在那一时代的精神苦闷,维特的“烦恼”引起了他们内心的共鸣(书名的“烦恼”,意思是“精神痛苦”,“少年维特”则应理解为今天的“青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年轻维特的精神痛苦)所体现的是与传统格格不入的反叛精神和对自然、青春、爱情、友谊奔放的向往之情,这部作品不仅是歌德的代表作,而且也是整个狂飙突进时代的代表作。(www.xing528.com)

1771年歌德从斯特拉斯堡学成回乡后,1772年曾遵从父命去魏茨拉市的帝国法院实习,并认识了一位法官的女儿夏洛蒂·布甫(Charlotte Buff),歌德对她十分钟情。可是夏洛蒂是歌德朋友的未婚妻,因此这无望而又热烈的爱情使歌德十分痛苦,他几乎为此而想到过自杀,加上歌德的一个同学在魏茨拉因爱上了友人之妻而真的自杀了,这些后来就都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节素材

维特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他出身于市民家庭。有一次他结识了一个名叫洛蒂(Lotte)的美丽姑娘。洛蒂虽然还没有出嫁,但已许配于人。维特与洛蒂经常接触,对洛蒂产生了爱情,但软弱的维特深感自己的爱情是无望的。他带着这样的绝望心情到一个公使馆去担任下级官员的职务。最初他在那里心情尚好,不久他得悉洛蒂结婚的消息,便去信祝贺,默默地经受了这次精神打击。几周之后,维特又经受了一次更大的打击。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位很赏识其才华的C伯爵,恰巧那天C伯爵家里聚集了一大批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夫人。这些贵族老爷和他们的夫人认为,市民出身的维特与他们在一个社交圈子里是有损他们的体面和尊严的,于是他们用暗示或明显的举动表示出了这一点。C伯爵见此情景,只得把维特叫到一边,说明了情况,婉言地请他离去,并为此向维特表示歉意。自尊心强但性格软弱的维特没有办法,只得被迫离开。次日,全城为此事而轰动,人们都在议论着维特被赶出伯爵府的事。维特深感受辱,于是断然辞去了公使馆职务以示反抗。后来维持又回到洛蒂那里。这时洛蒂虽已结婚,但维特热情未减,因为他在社会上遭到碰壁后,感到只有在对洛蒂的爱情中才能找到慰藉。

维特经历了种种生活上的失意,绝望的爱情,封建小镇的闭塞,阶级的差距,处处充满了偏见与不平等。他又深感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无权和无地位的处境使他的天才无法得以施展。总之,在这个社会中他发觉没有他容身之地。软弱的维特一方面找不到积极反抗、摆脱封建束缚的道路;另一方面,已经觉醒的维特又不愿意苟且偷生,这便促成了维特的自杀。在当时德国的现实条件下,他最终只能选择这条消极反抗的道路。在自杀前,他还读着莱辛的著名剧本《爱米丽亚·迦洛蒂》。

小说发表后,立即轰动了全德和全欧。这部信札体的小说抒发了觉醒的市民知识分子在当时封建社会环境里的精神痛苦。小说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激烈反抗以及对个性解放、发展“天才”的强烈要求,喊出了当时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呼声。由于小说是信札体形式,这就使歌德可以自由地借维特之口直陈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使他深感不平和厌恶的社会现象。比如1771年5月15日的信写出了维特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抗意识,12月24日的信发出了市民知识分子要求社会地位、要求平等的呼声,还揭露了贵族的伪善。1772年1月8日的信揭露了日常习俗中人们拘泥于小节,却忘了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这实际上反映了歌德对当时小市民目光短浅的憎恨。2月17日的信嘲笑了当时贵族官僚的工作作风。3月15日的信写维特在伯爵家受尽奚落及其感情上的愤慨。10月27日写了他对人生及环境的不满。《编者致读者》的最后一段又反映了维特与社会的对立。

小说在不少地方歌颂天才、大自然和儿童。因为狂飙突进作家们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享受到纯朴,只有儿童最纯洁可爱,只有他们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恶劣影响,在他们身上还可以发现人的自然的天性。小说在这里体现了卢梭“返回自然”的精神。狂飙突进作家与社会以及社会上的传统和习俗格格不入,他们把自己看做天才,但却是封建社会压抑下世所难容的天才。

书信体除了给歌德表达上的方便外(他可以像随感一般揭露现实),还可以使歌德能专心致力于维特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使得这部小说有着浓厚的抒情性,使主人公丰富的主观感受的抒发在作品中比贫乏的情节本身更为重要。

歌德带着丰富的感情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并把对自然四季的描写与维特的内心变化结合起来。他写景和写物为的是抒情与写情,抒情中夹着写景,形成情景交融。比如小说开头,维特尚未遇到打击时,作者写了春天之美,山谷之秀,昆虫鸟兽,森林河川……一切都使维特心情快活。但到了小说的后半部,维特处处失意,作者便写了秋天的肃杀、冬日的凄凉。带着如此的激情描绘大自然的作品,在歌德之前的德国文学中实在罕见。小说优美动人的文笔,明朗清新、自然质朴的风格,是作品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维特》从内容到形式,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

维特是当时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是觉醒了的市民知识分子,有着浓厚的市民阶层道德自尊感。维特一方面接触到专横傲慢的贵族圈子,另一方面又过着狭隘闭塞的市民生活(维特把他生活的环境看作监狱),这使维特产生了对环境的厌恶。在他个人与环境的冲突中,他深感自己无力,也无力改变现状,看不到个人和社会的前途,因此他只有自杀一条路。维特自杀的结局表明了青年歌德对改变当时社会的绝望心情。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1774年即发表《维特》的次年,歌德为何接受魏玛公爵的邀请前去宫廷任职的原因。

正如恩格斯在1845年给《北极星报》编辑部的第一封信里写的:“甚至连德国最优秀最坚强的思想家都对自己祖国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

1775年之后,歌德的作品渐渐趋向于对现实的调和,狂飙突进运动也随他们这些作家年龄增大而趋衰落。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以后,极为轰动。当时产生了两种反响:莱辛、赫尔德、毕尔格、伦茨、博特默、维兰德等为之欢呼喝彩,官方和教会却对它深恶痛绝。意大利教会购买了《维特》的全部译本后付之一炬,莱比锡等城市则下出版禁令,曾与莱辛辩论过的汉堡正统总牧师葛茨则要求根除这一“毒草”,对《维特》的态度可谓泾渭分明。当时还有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尼可莱(Christoph Friedrich Nicolai)不理解《维特》,这位好心肠的作家不忍心维特这样死掉,于是他在1775年写了一部《少年维特之欢乐》(Die Freuden des jungen Werthers),内容是说在维特准备自杀的时候,一个洞察维特心理的医生偷偷以一管装着鸡血的手枪调换了他装有实弹的手枪,结果维特一开枪,鸡血四溅,肮脏不堪,也没有死成。后来维特如愿以偿,洛蒂终于成了他的夫人,他们俩过了一辈子快乐生活云云。

歌德对尼可莱“干预维特的生活”十分生气,因为这样一改就抹杀了其作品的原意。歌德在他的自传作品《诗与真》中说,他为此写了一段洛蒂与维特的散文对话,其中说:维特在医生用鸡血手枪救了他的命后,向洛蒂大诉其苦,因为他虽因此保得一命,但两眼却已给鸡血弄瞎,现在虽做了洛蒂的丈夫,却看不见洛蒂的美貌,这使他同样十分不幸,而洛蒂嫁给了瞎眼维特,也深感苦恼云云。歌德以幽默的文字讽刺尼可莱“擅自干预别人的事”(见《诗与真》第十三章)。

《维特》表达了这一时代青年的苦闷心情,因此才会形成所谓“维特热”,有的青年甚至穿着维特的服装,抱着这本小说效法维特去自杀。歌德怕人误解了他的作品,规劝青年别去学维特的样。因此在1775年小说再版时他在篇首题了这么一首诗:

Jeder Jüngling sehnt sich so zu lieben,
Jedes Mädchen,so geliebt zu sein,
Ach der heiligste von unsern Trieben,
Warum quillt aus ihm die grimme Pein?

Du beweinst,du liebst ihn,liebe Seele,
Rettest sein Gedächtnis von der Schmach,
Sieh,dir winkt sein Geist aus seiner Höhle:
Sei ein Mann,und folge mir nicht nach.

青年男子谁个不渴望如此去爱,
妙龄少女谁个不渴望如此被爱,
啊,这人性中最神圣的欲望
为什么从中会迸涌出惨伤?

可爱的读者啊,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耻辱之中挽救他的声名;
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
做个堂堂男人,不要步我后尘!

《维特》的轰动,除了内容因素外,歌德的极有情感的措词也是个重要因素,《维特》清新、自然的文字一下子抓住了年轻读者的心。歌德研究家特龙芝(E·Trunz)说:歌德的《维特》在德国开了现代散文之先河。歌德在自传《诗与真》中曾提到《维特》轰动的原因是因为“正发表于一个恰当的时代”,可见歌德自己完全明白《维特》轰动的社会原因。

歌德青年时代的抒情诗也是德国文学中的瑰宝。他八岁开始写诗,到最后病倒在床上,他仍在写诗,一生写诗数千首。

歌德青年时代的抒情诗由于受民歌影响,形式朴素而自然,它们歌颂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往往情景交融,热情洋溢,感情充沛,一泻千里。《五月之歌》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诗篇:

Wie herrlich leuchtet
Mir die Natur!
Wie glänzt die Sonne!
Wie lacht die Flur!

Es dringen Blüten
Aus jedem Zweig
Und tausend Stimmen
Aus dem Gesträuch

Und Freud' und Wonne
Aus jeder Brust.
O Erd',O Sonne!
O Glück,O Lust!

O Lieb',O Liebe!
So golden schön
Wie Morgenwolken
Auf jenen Höh'n.

Du segnest herrlich
Das frische Feld
Im Blütendampfe
Die volle Welt!

O Mädchen,Mädchen,
Wie lieb' ich dich!
Wie blickt dein Auge,
Wie liebst du mich!

So liebt die Lerche
Gesang und Luft,
Und Morgenblumen
Den Himmelsduft,

Wie ich dich liebe
Mit warmem Blut,
Die du mir Jugend
Und Freud' und Mut

Zu neuen Liedern
Und Tänzen gibst.
Sei ewig glücklich,
Wie du mich liebst.

自然多明媚,
向我照耀!
太阳多辉煌!
原野含笑!

千枝复万枝,
百花怒放,
在灌木林中,
万籁齐唱。

万人的胸中
欢乐高兴,
哦,大地,太阳,
哦,幸福,欢欣!

哦,爱啊,爱啊,
灿烂如金,
你仿佛朝云
漂浮山顶!

你欣然祝福
膏田沃野,
花香馥郁的
大千世界。

啊,姑娘,姑娘,
我多爱你!
你目光闪耀,
你多爱我!

像云雀喜爱
太空高唱,
像朝花喜爱
天香芬芳,

我这样爱你,
热血沸腾,
你给我勇气,
喜悦和青春,

使我唱新歌,
翩翩起舞。
愿你永远幸福,
如同你爱我一样。

这是一曲对生活、爱情、自由和春天的颂歌。据说季米特洛夫在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被捕入狱后,在狱中常背诵此诗,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信念。这首诗是1771年5月歌德在斯特拉斯堡期间和他所爱的姑娘在田间散步时即兴而作。歌德曾对他晚年的友人艾克曼说过:“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作诗的动机……。”歌德的诗富有真实情感,这是他的抒情诗打动人心的原因。

1775年11月7日歌德应魏玛18岁的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抵达魏玛,从此结束了他的青年时代,揭开了他的生活与创作的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