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医学院校史初稿(1951-2011):学校成立及发展概况

西安医学院校史初稿(1951-2011):学校成立及发展概况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学校成立及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后,医药卫生事业百废待兴,陕西省卫生学校于1951年1月应运而生,初名为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主要为我省医药卫生战线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1952年,更名为陕西省西安第一卫生学校。并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了“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后随着学校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变,1988年2月,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更名为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

西安医学院校史初稿(1951-2011):学校成立及发展概况

第一节 学校成立及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医药卫生事业百废待兴,陕西省卫生学校于1951年1月应运而生,初名为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主要为我省医药卫生战线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时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困难,无固定校址,校舍是在许士庙街、红埠街、北教场巷、王家巷、莲寿坊、香米园等七处租赁民房。1952年,更名为陕西省西安第一卫生学校。1954年,学校于西安市南郊陵园路中段开始建起新校园(含光校区),占地面积60.3亩,建筑面积13875.5m2。1959年,在卫校的基础上,成立了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并将陕西省西安第一卫生学校改名为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学校,承担着中、高级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困难,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于1962年停办。“文化大革命”中,陕西省西安卫生学校改名为陕西省人民卫生学校。1980年又更名为陕西省卫生学校。并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了“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后随着学校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变,1988年2月,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更名为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

学校创办初期,在领导力量的配备和职能部门的设置上,显得比较单一。1955年后,随着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得以逐步健全、完善。从1959年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成立到1962年停办,直至1980年进修学院恢复,卫校与干部进修学院均为院校合一,一套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两个校牌和印鉴,实行统一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党委系统下设3个党总支和14个党支部,办事机构有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行政系统实行院、处、科三级管理,办事机构有院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和下属各科室。至九十年代初,全校、全院共有教职工310人,其中党员166名,教学人员174名,占教职工人数的56%;高级讲师57名,讲师68名。在校的大专、中专、进修生共计1204人,职业班280人。群众组织有教育工会、团委、学生会、爱卫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等。民主党派有九三学社、民盟、农工民主党等。

在教学设备方面,1951年建校初期,一切都很简陋,学校本着勤俭办学、白手起家的精神,租赁校舍,自编教材,自制各种教具。全校只有解剖、生理药理、微生物、病理、实验动物外科等五个实验室,图书仅3000册。寒暑代迁,经过四十三年的发展,学校固定资产已达502万余元,其中实验室设备100余万元。设有普通、形态、机能、临床、卫生、放射、药剂等7个学科、22个教研室、24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并形成一支由28人组成的实验队伍,他们均是大、中专毕业生。其中,实验师11人,其余都分别评定为助理实验师或实验员职称。我校实验人员不但较好地完成学校各门课程的实验任务,还承担了部分兄弟院校的实验任务。图书馆拥有各种书、刊资料12万册。1980年,学校建立了电化教研室,有摄像机、编辑机1套,录像机7台,彩电5台,监视器2台,幻灯机、投影仪11台,录音机17台,教学录像片562部。自拍摄电教片6部,其中4部教学片和1部幻灯片被省中专教育协会评为优秀电教片。此外,还增设了微机室、精密仪器室。以上师资、设备建设对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www.xing528.com)

建校初期,学校仅设置有一个医士专业,其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1952年后增设了药剂士、卫生医士、医士助产士、中药士等专业。九十年代初,增设卫生医士、放射医士、药剂士、护士、卫生财会统计士等五个专业,还举办各种类型进修班、药剂函授班和护士、药剂、中医、妇幼、放射五个专业的职业班。当时,由于医务人员匮乏,各种进修培训班均采取短期速成方式,一、二学期均为16个月,之后逐步延长为二至四年。1985年,学校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等卫生学校十三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关于医士类专业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其他仍为三年制”的规定,将卫生医士、放射医士学制改为四年,其他专业方向仍为三年。

建校四十三年来,先后毕业各类专业学生37届,为国家培养中、初级医药卫生技术人才达8086人。其中,医士3087名、护士1006名、药剂士1824名、卫生医士1201名、放射医士366名,助产士108名、中药士119名、卫生统计士42名、医师231名、药师49名、儿科医师53名。这些学生遍布三秦大地,多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回顾建校四十三年历史,陕西省卫生学校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在大跃进中大起大落,在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逐步回升,在十年“内乱”中深受灾害,在拨乱反正后得以恢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中得到全面发展。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并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1979年,在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学质量检查中,学校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均获得高度评价。1980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88年全省中等卫生学校评估中被评为省优秀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