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人的令人赞叹能力-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黑人的令人赞叹能力-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人令人赞叹的几种能力黑人具有不少其他肤色人种所没有的特点。在我看来,相对其他肤色的人来说,黑人以下几种能力可以说真是无与伦比。有人说,除睡觉之外,非洲人有一半时间是在狂欢舞蹈的节奏上度过的。非洲的舞蹈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难怪人们将非洲称为“一个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乡”。非洲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聪明智慧的非洲各族人民的巧妙编排,没有什么不能入舞。

黑人的令人赞叹能力-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黑人令人赞叹的几种能力

黑人具有不少其他肤色人种所没有的特点。例如,黑人的视力很好,每次在非洲打高尔夫球中国人不知球飞到什么地方时,黑人总是能看清球落在什么地方;黑人皮肤最好,年纪再老,起皱纹的很少。穆加贝总统85岁了,其皮肤与年轻黑人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相对其他肤色的人来说,黑人以下几种能力可以说真是无与伦比。

与生俱来歌舞能力

非洲人天性喜舞亦善舞,“没有舞蹈,就没有非洲生活。”确实如此。非洲人白天跳,夜晚亦跳,有时通宵达旦地跳。他们迎宾时跳,过节时跳,祝寿时跳,结婚时跳,添丁时跳,举丧时也跳。有人说,除睡觉之外,非洲人有一半时间是在狂欢舞蹈的节奏上度过的。这话说得未免有些夸张,但却抓住了他们酷爱舞蹈的性格特点。

我在非洲几年,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一听到有节奏的声音,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抖起双腿,扭起臀部,兴致勃发,翩翩起舞。

我到津巴布韦不久,前往维多利亚瀑布市和市长在皇冠餐厅见面。顾客一面用餐,一面欣赏当地歌舞,最使我惊奇的是,一个仅二三岁的男孩站在舞池中央,随着伴奏的音乐,悠然起舞,脚一抬一抬,屁股一扭一扭,手左边指指,右边指指,脑袋左边晃晃,右边晃晃,不仅丝毫不怯台,那一招一式,非常老道,非常到位,仿佛是训练有素、走南闯北的舞蹈家。为什么这么一点点大的小孩,就显示出明显的舞蹈天赋?市长告诉我:唱歌跳舞是非洲大陆上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形式,如同东方人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盐一样,非洲人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歌和舞。高兴心情要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忧伤的情绪也要通过唱歌跳舞来排泄;获得一笔收入要唱歌跳舞进行庆贺,即使明天可能揭不开锅今天也要照样唱歌跳舞。每逢婚丧嫁娶或者欢庆佳节,非洲人常常要通宵达旦地跳舞;就是平时工作间歇之际,劳动休息片刻,只要一听到鼓声或者乐曲声,他们便会扭动身子,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津巴布韦的少年儿童们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从小就养成了痴爱跳舞的习惯。后来,我发现市长讲的一点也不夸张。走在非洲的大地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如果你遇上一名非洲儿童,即使语言不通,你只要双手击掌,活泼可爱的儿童就会当场给你表演一段舞蹈。非洲的舞蹈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难怪人们将非洲称为“一个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乡”。

翩翩起舞的黑人艺术

非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6000年前非洲大陆就已经出现了舞蹈。舞蹈是非洲民族最古老、最普遍、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 式,是非洲光辉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非洲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聪明智慧的非洲各族人民的巧妙编排,没有什么不能入舞。部族历史、祭祖祈神、战事农耕、放牧狩猎、男女恋情,则是他们最常见的舞蹈题材。非洲舞蹈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舞蹈和流行非洲北部地区的阿拉伯舞蹈两大类。黑人舞蹈又可以分为传统的仪式性舞蹈和民间的娱乐性舞蹈。非洲舞蹈是非洲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多用来表现烧荒、播种、收割、狩猎等场面以及人们对图腾的祟拜,保持着淳朴的民族风格,具有古香古色的特点。非洲舞蹈也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它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以强烈的节奏、丰富的感情、充沛的活力、磅礴的气势以及变化万千的舞姿著称于世,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园地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正是由于非洲舞蹈始终保持着独有的风格和新鲜的活力,深受非洲人民所喜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人们是处在兴奋之中还是处在悲伤之中,总是借用舞蹈来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感情。很多中国人不知道,在南非和许多非洲国家,失业工人去政府大楼前面抗议示威,不喊不叫,而是尽情地唱歌跳舞。在葬礼上,送葬者围绕死者灵柩载歌载舞,以表达心中的悲哀。不了解情况的路人往往会误以为他们在庆祝什么喜事。

我在非洲期间,最愉快的活动之一就是看非洲人跳舞。看非洲舞蹈,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非洲舞蹈轻松舒展,热情奔放,活泼欢快,动作粗犷有力,旋律强烈感人。男性舞蹈者动作刚劲有力,下肢和脚部频频踏跺,发出阵阵宏亮的响声;女性舞蹈者突出上肢和腰部的动作,犹如轻云薄雾,柔软多情,频频向观众妩媚动人地微笑,引得观众中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男女舞蹈者常常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臂部、晃动手脚、转动眼珠等,几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剧烈地运动。不消几分钟功夫,舞蹈者就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个个表演得如痴如醉,一丝不苟。

2009年上半年,中国甘肃歌舞团访问津巴布韦,歌舞团和津巴布韦恰巴古舞蹈艺术团在哈拉雷恰巴古石雕公园举行联合演出,津巴布韦内阁地方政府部长乔姆波等应邀出席观看。对黑人来说,鼓是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在一阵阵激昂的“哒哒、哒哒哒”的鼓声中,数名装扮奇异的非洲男女青年轮番表演,他们腰系兽皮,脚缠铃铛,迈着急速矫健的舞步,剧烈抖动黝黑发亮的身躯,手中不时敲打一个个道具,不断发出有节奏的沉闷响声,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似雄狮出林,大家屏息凝视,仿佛置身于奋勇杀敌的疆场。这种充满生机的舞蹈气氛令人倾倒,使人振奋。黑人舞蹈家以优美的姿势和刚劲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黑人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艺术上也有鲜明的特色。相比之下,甘肃歌舞团表演的中国舞则显示了另一种韵味,使酷爱舞蹈的黑人朋友也看得目不转睛,眼不斜视,如痴如醉。甘肃姑娘们个个生得姿容艳丽,意态妖娆,非常标致,她们迈着轻盈的舞步,细腰扭动,臀部摇摆,舞姿优美迷人。我一边看,一边马上联想到《今古奇观》中对美女的描写:“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体态轻盈,汉家飞燕同称;性格风流,吴国西施并美。蕊宫仙子调人间,月殿嫦娥下界。” 中国舞蹈细腻的雅味和非洲舞蹈粗犷的野味,让大家品尝了一顿舞蹈的美味大餐。

我深深感到,如果说东方的舞蹈注重于运用手指、脚尖和眼神表达内心复杂细腻的感情的话,黑人舞蹈则主要通过身躯和四肢的大动作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激情。男演员喜欢以两臂和双腿的猛烈伸屈来带动全身,做出变化多端的舞姿。女演员总是以高耸的胸脯、柔软的腹部和宽大的臀部快速而狂放的扭动,来展示自己高超的舞艺。黑人舞蹈给人总的印象是:动作幅度大、速度快,显得热情奔放。这样一种特殊的舞蹈语汇,伴以暴风骤雨般激昂的鼓点和万马奔腾般急促的琴声,使舞蹈的节奏显得更加强烈。舞蹈的节奏其实是生活的节奏,是生命的节奏,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人战天斗地的豪放情怀,也反映了他们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在非洲,跳舞比观舞更令人陶醉。2007年8月的一天,津巴布韦哈拉雷省省长卡里曼齐拉为到中国留学的津巴布韦学生们举行一个联欢会。他把当地有名的警察乐队也请来伴奏,省长和学生家长之一、津外交部副常秘曼格等,和大家一起随着歌声、乐声和鼓声起舞,舞蹈者自由奔放地跳动,无拘无束,动作开放,展现出浓郁的非洲风情,使馆同事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跳了起来。

在非洲,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不需事先排练的集体舞蹈。虽然非洲各国都有专业舞蹈团,但最常见的,则是各部族、各地区、各村落业余的舞蹈队。在迎宾时,在节假日,在群众性集会上,我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在他们的带动和感染下,往往形成几百人、几千人集体共舞的欢乐场面。这时,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一些政界要人也会参加进来,与民同乐。只要是大型集会,一个人讲完话后,接下来肯定是跳舞,通常是女人先跳。然后,当官的和不当官的,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和小孩,大家一起跳了起来。我应邀出席津巴布韦民盟全国代表大会时,亲眼看到由政治局委员、内阁妇女部长穆春古丽率领近百名妇女跳舞。穆加贝总统祝寿群众大会上,我又看到津巴布韦参议院议长马宗圭女士和许多妇女一起跳舞。黑人生下来后,耳濡目染,自小对非洲舞蹈,包括对集体舞的套路已驾轻就熟。难怪有人说,黑人个个是舞蹈家。看到这种壮观场面,谁能不信服呢?

最难忘的是应邀和穆加贝总统夫人和总统的亲友们在官邸一起跳舞。总统夫妇为我离任举行欢送午宴,席间,乐队一直在演奏,男女歌手演唱了一支又一支歌曲。吃完饭后,夫人邀我跳舞。我们舞蹈时,乐队演奏西式乐器,同时敲打着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非洲鼓,围观者拍手伴和。

谈到黑人对舞蹈的酷爱,我的感觉是,他们是在娘肚子里跳着舞成胎,跳着舞来到世上,跳着舞生活、劳作,又跳着舞离开人世。他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舞蹈。确实是这样,对黑人来说,舞蹈是生活的闪光,是生命的跃动,是从往昔阔步走向未来的足音。在非洲欣赏黑人传统的舞蹈,很容易被他们附着灵魂、节奏强烈又透着野性的舞蹈迷住。

黑人不仅天生是舞蹈家,而且天生是歌唱家。上帝把一副好嗓子留给了非洲黑人,走到非洲大街上随手一拨拉,几乎全是歌唱家。好嗓子让黑人自我感觉很好,自我觉得他们过着比别人更惬意的生活。黑人的音乐天赋让你不得不佩服。例如,“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是黑人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他创造的音乐,把社会各个不同的阶层联系起来,融合了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其中包括灵魂乐和朋克元素。杰克逊风靡于千千万万各种种族的歌迷中。作为流行音乐偶像,在遍及全球的数百万忠实歌迷眼中,他开创了一个流行音乐的新时代,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歌手、歌曲作者、制作人和舞台表演者。杰克逊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唱歌手,他不仅13次获得代表流行音乐界最高荣誉的格莱美奖,并且十分罕见地两次进入美国摇滚乐名人堂。他影响了整整一代流行音乐的表演者和爱好者,并一度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杰克逊是第一个冲破种族藩篱、打开进入主流流行文化大门的偶像,其意义并不亚于奥巴马200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黑人音质出奇的好,音域出奇的宽,不需乐队伴奏,只要清唱,就能令听众得到极大的享受。正因为如此,他们身着传统服装的合唱令我印象深刻,黑人的嗓音得天独厚,非常有感染力,无伴奏的和声仿如天籁。津巴布韦许多正式活动,在演唱国歌时,就是请黑人集体合唱。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演唱团不仅在津巴布韦曾为津中友协成立大会和中非、中津关系国际研讨会演唱,而且应邀到北京演唱。他们用中文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雄浑深沉,铿锵起伏,回音缭绕,与中国人演唱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非洲人跳舞和唱歌都离不开鼓,鼓在非洲人民悠久的歌舞文化中占据着非凡的位置。奇妙的非洲鼓有皮鼓和木鼓两种。皮鼓是用掏空了的一段树干,一端裱上兽皮制成,其外形可分为圆柱形、桶形、口杯形、高脚杯形、锥形等多种。鼓边装饰着人像或动物图案。木鼓是用木头凿成的,各处厚薄不一,用木捶一敲,薄的地方就发出高音,厚的地方就发出低音。鼓的高低大小不一,最大的高达八九米,最小的只有茶杯般大小。我到津巴布韦奇威什大酋长王国做客时,他送我两个形状、大小不同的非洲鼓,我视为珍宝,离任时特意带回北京作纪念。(www.xing528.com)

非洲人善于用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各种各样的敲鼓法,表达其心声,而表达其心声的喜怒哀乐大多则是由鼓去完成的。歌者舞者随着鼓点的变换而歌唱,并变换动作,节奏明快,刚健有力。非洲鼓可伴奏,可合奏,也经常单独演奏。演奏时,演员还可在鼓上跳来跳去,如杂技演员摆出各种姿势。坦桑尼亚闻名的盲人鼓手毛里斯,同时用十二只鼓以不同的音调奏出十分美丽的旋律。在卢旺达、布隆迪等国,也有鼓的齐奏,十分壮观。最饶有风趣的是加纳黑人盛大节日里的“击鼓会”,广场上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各种非洲鼓,鼓手们用美妙的歌声颂赞酋长的伟绩和美德,又用动人的“鼓语”叙述古代的动物故事。此时被热闹的鼓声吸引到广场来的村民越来越多,人们就像听一位天才的演说家讲演那样,留心倾听着每一个鼓点所报道的部落新闻、大事,乃至社会逸事。紧张处极尽渲染,出色处妙趣横生,每一个鼓点都揪着每个人的心,使人难以猝然止听,中途离去。人们的感情随着鼓声的变化而起伏。击鼓会的最后节目是两组鼓手“斗鼓”。此情此景有点像刘三姐斗歌,嘲讽笑骂无所不能。对方通过鼓点提出的难题,这边就要毫不迟疑地回答和提出反问。双方都争取以其更高的技巧和智慧赢得胜利。

酷爱运动的竞技能力

津巴布韦总理茨万吉拉伊宣誓就职不久,我应邀到其官邸做客。聊天时我们谈到他学打高尔夫球3个月了,我问他能打多少杆了,他谦逊地说只能打90杆,发挥得好可打80多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则因为我打了快两年,始终在100以上;二则他年纪比我大,3个月说白了,还是新手;三则毕竟是总理,没多少时间练球。这么快就能打八九十杆,很不容易。由此,令我更加佩服黑人在不少体育项目中的竞技能力。

的确,黑人身体强壮,肌肉发达,耐力超群,弹跳力强,速度快,柔韧性好,在许多领域人才辈出,在体育上的出色成就世人有目共睹。在无数事实面前,许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认定黑色人种“天生”具有别的人种所无可比拟的运动优势。以美国为例,黑人为全国人口的10%,但是在美国职业篮球队中却有80%的黑人队员。在英国,黑人人口比例只有2%,但是有20%的足球运动员是黑人。在田径运动方面,世界冠军和世界记录保持者更是以黑人居多。据说当今百米短跑前200名最好成绩都是由黑人运动员创造的。由此,美国知名体育记者约翰·安亭(John Entine)干脆预言:白人将永远与奥运百米冠军无缘。因此,除了英、法等有殖民历史的国家以外,欧洲另外一些国家也从战略的高度着眼,放手引进黑人运动员,提高本国运动成绩。比如,归化为丹麦国籍的肯尼亚运动员威尔逊·基普克特(Wilson Kipketer)就为丹麦取得了雅典世界田径锦标赛的800米冠军。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体育大国,也是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长跑是埃塞俄比亚的传统强项,是令当地人骄傲的体育项目,其水平世界一流,历史上曾拥有不少世界级选手。最有名的马拉松选手贝基拉在1960年为埃塞俄比亚也为非洲赢得了第一块田径金牌。1964年他还蝉联了奥运冠军。1968年沃德也夺得过奥运冠军。1984年,伊夫为埃塞俄比亚夺得5000米和10000米的金牌。后来,肯尼亚的长跑运动崛起。目前,世界前100名马拉松好手中,来自肯尼亚的运动员就占了一小半。许多非洲运动员选择长跑项目,不少人都坚持光脚训练,成名之后往往也习惯于“赤脚跑天下”。在最近的全非运动会赛场上,就出现了3名选手同场赤脚上阵的奇特场面。目前在中长跑项目中,非洲双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并驾齐驱,其他国家很难分上一杯羹。

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随着15日埃塞俄比亚女选手迪巴巴以29分54 秒68的骄人成绩夺得10000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来自非洲的运动员似乎在北京奥运赛场掀起了一股股“非洲旋风”:男子万米竞赛成了非洲人的天下,前8名均来自非洲,真正成了非洲人的“内部交锋”;喀麦隆女选手弗朗索瓦丝·姆班戈·埃托内成功卫冕三级跳远金牌,肯尼亚的恩德雷巴在女子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第二。北京奥运会,肯尼亚一共获得5金5银4铜,俄塞俄比亚4金1银2铜,这些奖牌全部都来自中长跑项目。传奇巨星格布雷希拉西耶在北京奥运会后的柏林马拉松上,以2小时03分59秒的成绩夺冠,不仅成为首位跑进2小时04分的选手,同时第27次打破世界纪录。

随着非洲足球事业的发展,足球已经成为非洲大陆头号体育运动。无论在嘈杂的城市、安静的乡镇,凉风徐来的海滩,非洲的足球场地上,男子汉和儿童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欧洲足球俱乐部想方设法吸引非洲足球少年到欧洲,不少非洲足球少年在欧洲获得了工作机会,改变了穷困的生活状况,为数不多的优秀非洲足球运动员在欧洲生根开花,过上了普通非洲人梦想不到的美好生活。过去几十年,非洲足球运动取得了长足进步,非洲人对于足球的热爱有时也到达了极度疯狂的程度。

黑人中体育人才层出不穷,不仅同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关,也同他们热心观赏赛事分不开。例如,赛马是津巴布韦人热衷的一项体育活动。每年5月至7月是赛马比赛的旺季,位于首都哈拉雷北部的博罗戴尔公园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赛马总决赛。尽管比赛是接近中午时分才开始,但一大早就陆续有观众进入赛场,临近比赛开始时,场内的观众会多达数千人。一些人自己不会骑马,但喜欢观看赛马,尽管烈日炎炎,他们照样三五成群地一边晒太阳,一边看赛马。

长于语言的谈吐能力

中国人开会,都喜欢坐后面,第一排椅子如果不是安排人坐的话总是空着,黑人开会都喜欢坐前面;中国人开会都愿意别人发言,黑人开会都抢着自己发言;中国人开会发言,一般都拿稿子照念,黑人讲话发言,一般不拿稿子。我对黑人的这一能力真是从心底里佩服。

在中国,最驰名的黑人演说家有两位,一位是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当年我学英语时,为了练习听力,曾经反复听他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I Have a Dream)。对于黑人来说,马丁·路德·金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他深厚的知识,以及条理清晰、雄辩有力的演讲,征服了那个时代。他作为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被美国《展示》杂志列为近百年世界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另一位则是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奥巴马。英俊潇洒帅气的奥巴马具有非同一般的明星相,他被视为马丁·路德·金博士以来美国又一位颠倒众生的黑人演说家,他善于使用黑人的韵律,具有雄辩的口才与深沉的思想,集演艺巨星和政治明星的魅力于一身,往往使演说现场变为火爆如明星的演唱会。

也许,有读者会说,他们是美国的黑人,不是非洲的黑人,非洲的黑人谈吐能力强吗?非洲有思想深邃,善于雄辩的演说家吗?答案一个字:有!例如,非洲政治家奥博特就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靠着绝佳的口才和组织能力,与其他势力强大的政党组成联盟,出任独立后的乌干达政府总理;几内亚已故总统杜尔,是驰名遐迩的演说家,讲话三四个小时可以滴水不进;刚果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冈加,曾经长期担任非洲体育最高理事会秘书长,能言善辩,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中为数不多的雄辩演说家之一、国际体坛中反对种族歧视的斗士,曾凭一张铁嘴,为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出过大力。

非洲许多普通黑人也是健谈家,也就是中国俗称的“侃爷”。他们的健谈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受教育程度,只要逮住机会,就会对某一事物或现象高谈阔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城里的黑人喜欢谈论政治问题,一谈到政治问题经常是滔滔不绝,感觉人人都可以当演说家。开大会,搞竞选拉票,黑人讲话几乎都不用讲稿。在中国,难得碰到一个作报告不拿讲稿的人;在非洲,经常可以见到一个人讲话几个小时而不用讲稿的现象。

我到津巴布韦仅有一周时间,几件事就使我领教了黑人的非凡口才。递交国书前,总统府典礼局长卡杰西就对我说,递交国书后总统将会与我进行礼节性谈话,但总统记忆力惊人,说话滔滔不绝,让我在总统讲到20分钟时务必示意我该告辞了。通常总统会留来宾再坐一会,我可等总统再讲几分钟,然后起立告别。卡杰西暗示,如果你不告辞,总统越讲越高兴,一个小时也下不来。后来谈话时的情况果然如此,总统口若悬河,旁人难以插话。递交国书后的一两天,我列席数千人参加的民盟2006年全国代表大会,穆加贝总统讲话一个多小时,虽然桌上放了一个稿子,我注意到他自始至终在脱稿演讲,时而用英语,时而用绍纳语。绍纳语基本听不懂,但我肯定他的英文演讲则绝对是一流,排比句运用得恰到好处,严肃的话题中饱含幽默的语句,声调抑扬顿挫,时而挥手,时而拳头摇晃,时而摇头,时而紧闭双眼讲话,时而自问自答。党代会本是庄严的场合,但穆加贝讲话时,会场里会不时爆发出大笑声,真好像是看一个幽默大师在精彩表演。

不仅穆加贝总统雄辩,总统夫人格蕾丝在公众集会上也是口若悬河。津巴布韦朝野两党三方的政治活动家人人都天生一副好口才。我亲眼所见茨万吉拉伊的演讲极富号召力,成千上万听众随着他的声调高昂而兴奋,随着他的深沉语调而悲哀,随着他的幽默和谐而大笑,随着他的慷慨激昂而冲动。“你们能吃饱饭吗?”他问,所有听众回答:“不能!”“你们有活干吗?”“没有!”“小孩有书读吗?”“没有!”“有钱看病吗?”“没有!”“这一切应不应该改变?”“应该!”每一次竞选集会上都会重现这一幕。“Change! Change! Change!(改变!改变!改变!)”的口号此起彼伏。奥巴马在大选中确定以“Change(改变)”为竞选基本口号。其实,茨万吉拉伊以此作为竞选的基本口号比奥巴马早。茨万吉拉伊不像穆加贝那样知识渊博,矿工出身的他善于以通俗的语言,加上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性,来打动听众的心。

为什么非洲人口才好的人如此之多,有人说那是因为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非洲就是演说家辈出的地方,非洲有重口才的传统。此外,顺口溜式的语言游戏在非洲很早就存在了,尤其是在黑人传统文化中更是普遍。往远了说,非洲很早就有说书人(Griot)这一职业,他们就像是云游四方的流浪歌手,只不过他们说得多唱得少。这就是说,非洲人口才好的多,黑人出演说家是有历史渊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