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学导论:理论基础及发展

女性学导论:理论基础及发展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女性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其一般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这是我国女性学理论学界的普遍共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也是中国女性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女性主义理论补充了文化、生理、性别、种族、家长制等原因,更为全面地完善了有关女性受压迫的理论体系。社会性别理论被逐渐引入中国女性学学科体系后,也成为女性学理论基础的一大基石。

女性学导论:理论基础及发展

一、女性学的理论基础

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不可或缺。中国女性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其一般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这是我国女性学理论学界的普遍共识。女性学在中国作为一个学科建设被提出虽始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妇女解放理论研究却有80多年悠长的历史,这是一笔可贵的文化资源,一种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这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妇女解放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妇女运动,推进了中国妇女解放历程,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宝库。建立中国的女性学,不仅不能忽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和理论,而且应该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主要的是一个哲学和三大观点,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经济观点、阶级观点和两种生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女性学框架中,就是以人类科学为背景,探索女性的本质,明确女性作为“人”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定,研究女性的存在、历史和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女性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观点反映了人际关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地位变迁证明了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的主要视角,并且强调性别压迫是和阶级压迫紧密相关的(46)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蕴涵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其基本内容分散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系列著作、文章和书信中,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其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奠基之作(47)。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它必将被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男女平等所代替。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48)。(www.xing528.com)

也有学者提出,中国女性学建设的理论可供利用的理论资源在目前呈多元选择的趋势。中国女性学作为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既要批判继承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又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理论成果,为我所用,综合创新(49)。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也是中国女性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女权主义(feminism)在我国也译做“女性主义”,它既是一种社会理论或思潮,同时更是妇女运动的实践。西方女性主义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其内部流派林立,尽管不同流派的政治主张和理论观点存在分歧和差异,但是它们都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为目标。女性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有益补充。西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性别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许多富有启发的分析成果。如女性受压迫的的根源,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是经济和阶级根源,即私有制原因。而女性主义理论补充了文化、生理、性别、种族、家长制等原因,更为全面地完善了有关女性受压迫的理论体系。

社会性别理论被逐渐引入中国女性学学科体系后,也成为女性学理论基础的一大基石。社会性别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它把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同由社会文化建构的性别角色和评价标准区分开来,以求正确分析男女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寻找真正解决男女不平等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办法。以上这些内容在本书第二章将有详细的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