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学导论:产生与发展

女性学导论: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女性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动因。这些论题及研究可以看做是女性研究的萌芽,推动了女性学的产生。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是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是女性受压迫的生物决定论的主要依据。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仍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她们主张毁灭男性的话语,建立女性的话语结构。

女性学导论:产生与发展

三、女性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女性学的产生背景

女性学是伴随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可以说,女性学的产生得益于两股力量:一是女性主义运动,它为女性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现实基础;二是女性主义思潮,它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而出现,是女性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女性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动因。

发生在1840年至1925年间的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开启了人们对妇女的关注,对妇女问题的初步研究为女性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学理基础。这一时期对以下问题予以集中讨论:一是女性政治权利的问题;二是女性应不应该受教育以及受何种教育的问题;三是女性就业问题,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就业问题(54)。此外,此次浪潮争论焦点还包括女性婚后保留财产的权利、婚后保留自己工资的权利、不受丈夫虐待的权利、争取儿童抚养费、提高女孩同意性交的年龄线等(55)。期间,她们要求通过书刊审查、删改制度、反对卖淫等手段来净化社会;还强调了家庭价值和女性道德水平,认为女性的高尚道德可以改造男权制的政治世界。这些论题及研究可以看做是女性研究的萌芽,推动了女性学的产生。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对于女性学学科的建立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并将女性学本身看做是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思潮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它规模宏大,与现实联系的紧密程度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其研究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差异的关注。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是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是女性受压迫的生物决定论的主要依据。二是挑战了公私领域的划分。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行为和状况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男性控制女性的政治表现。三是对“性”问题的考察,关注女性的性欲望和性权利,关注家庭暴力、性骚扰、性工作者、多样化的性倾向等问题。

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仍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前两次浪潮形成的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相比,此次浪潮中形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弥补了此前理论把男女对立起来的不足,形成了新的理论取向:一是否认任何关于妇女问题的本质主义的宏大理论,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普遍的、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批判传统女性主义对性别、种族和阶级的概括,解构了“妇女”、“身体”、“父权”等词语,增进了人们的认识。二是力图建立一套女性自身的话语权力理论。认为整个世界用的都是男人的语言,男人成为世界话语权的执掌者;而女性处于隐形的、失声的状态,以往的女性主义研究文本也采取的是男人的语言。因此,她们主张毁灭男性的话语,建立女性的话语结构。三是反对二元论,主张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直接推进了女性学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女性研究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考察,促进了女性学朝纵深发展。

(二)国外女性学学科的发展状况

西方女性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女权运动为契机而诞生;以妇女解放为宗旨;对现有否定妇女的学说进行全面批判;开拓新领域;打破旧的学究主义。这些特征表明:女性学的诞生和发展与妇女解放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是妇女谋求新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6)

女性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权运动。196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女性学研究中心。随后,女性学在美国发展迅速。1970年,加利福尼亚州立圣地亚哥大学拟定了最早的女性学的教学提纲。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已有700多所大学建立了女性学系或女性学研究中心,68%的大学开设了有关女性学方面的课程,每年还推出大量的相关课程,6所大学具有授予跨学科女性学博士学位资格(57)。到2000年,美国的大学几乎都有妇女研究中心,且有人员编制和运行经费,与其他学科具有同等的地位。目前,美国已经有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所250家,1000多所大学有700个女性学中心,每年开设3万多门与女性有关的课程,跨学科的女性学系和博士点也逐年增长。此外,政府扶持下的协调和支持女性学研究的全国性组织也有很多,研究更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综合互补的趋势。

在欧洲,女性学作为一个正规的学术分支,在制度和组织上已经学科化,许多国家的女性学研究已经进入了学术主流。至1995年,欧共体国家的150所大学里,共有600门有关妇女研究的课程;有9个国家授予妇女研究的学士学位,10个国家授予硕士学位和9个博士学位(58)。荷兰、瑞典、丹麦、爱尔兰、挪威、德国、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女性学的研究机构和组织,开设了女性研究方向的专业或成立专门的女性学系。目前,北欧国家联手成立了关于女性学研究的“北欧论坛”,进一步推动了北欧妇女研究基金组织的活动及妇女研究的信息和成果的交流。

受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亚洲女性学研究及其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亚洲,日本韩国的女性学研究及其教育开展得最早。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地区)也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女性学研究并使其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目前,女性学研究和教育发展迅速,引人关注(59)

在日本,1970年以后,一些大学陆续开设女性学课程。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在全国的大学已经相当普及。到2000年,开设女性学相关课程的私立大学已增至284所,在研究生院开设女性学相关课程的有9所。课程数共有786个科目,特别是在私立大专院校,新设课程每年都在快速增加,仅在1996年一年的时间里就新增设了171个科目。另外,还有相当于女性学相关课程2.17倍的科目,虽然不是女性学课程,但是用女性学的观点贯穿课程始终。城西国际大学在日本率先开设了女性学专业硕士课程,2年后在博士课程的“比较文化专业”中设立了“比较社会性别差异学”研究方向。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于1997年在硕士课程中开设了“社会性别差异研究”专业,1998年又在博士课程中开设了“社会性别差异研究理论”专业(60)

在韩国,妇女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上最大的女子大学——梨花女子大学于1975年启动了第一个妇女学项目(即妇女学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出版了第一本妇女学教科书;在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以后,1977年开设了“女性学”本科课程,1982年在研究生院创办了妇女学系,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从1990年开始,这个系也提供了博士学位课程;还向本科生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向学生提供学分。讲座内容包括“女权主义研讨会”、“韩国文化中的社会性别”、“妇女和环境”、“女权主义哲学”、“女权主义艺术批评”、“妇女和社会政治”、“妇女与科学”等问题。梨花女子大学影响了一大批其他大学,淑明女子大学、汉城女子大学也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妇女学项目。晓星女子大学、釜山国立大学、木浦国立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都相继成立了女性/性别研究中心,作为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平台。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女性学课程在韩国迅速普及,几乎所有的大学和学院都为男女学生提供了女性学课程,学习女性学的男生在增加,妇女学的成人教育也得到普及(61)。至1998年,韩国已有10余所大学开设了女性学研究专业,70多所大学开设了女性学课程(62)。与此同时,梨花女子大学设有“韩国女性研究院”、“亚洲女性学中心”,同德大学设有“女性学中心”,釜山新罗大学设有“女性问题研究所”,汉城女子大学设有“女性研究所”,中央大学设有“国际女性研究所”,此外,还有许多大学都设立了女性学研究机构。

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女性学学科建设也处于不断加强和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等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它们还在积极探索本土化研究的进程中,找到了较为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教学之路。(www.xing528.com)

(三)中国大陆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妇女学(63)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妇女学的诞生是与中国的社会改革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的。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改革、妇女问题的突出,是诱发妇女研究的最直接的原因。它激起了人们对妇女问题的普遍关注,也激发了知识女性的良知,促使当代女性意识普遍觉醒,从而诱使女性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方向上,开始了对中国妇女问题的理论探索(64)

纵观我国妇女学发展的历程,本人认为:从1982年到1998年的16年间,是我国妇女学从无到有,从理论探讨到教学实践的创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在中国建立妇女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妇女学的理论基础、妇女学学科的内容与框架等问题。在这一阶段,妇女干部学校和部分高校以妇女研究中心为平台,各自从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定的教育对象出发,先后开设了妇女学讲座和课程。

妇女学学界首先围绕着有无必要建立中国的妇女学问题进行了讨论。有的人不主张创建妇女学,认为妇女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它的基本理论、服务对象、奋斗目标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格格不入的。中国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没有必要建立妇女学。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中国应当创建妇女学,认为创建妇女学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妇女本身的思想和形象建设的需要(贺正时,1986)。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有“五四”以来妇女运动的历史,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妇女工作的宝贵经验,有西方妇女学的经验可供借鉴,还有一大批潜心于妇女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妇女工作者,中国完全可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妇女学(邓伟志、李敏,1984)。其次,就妇女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学者们有的认为妇女学是以研究妇女为对象的科学(李敏,1986),有的认为妇女学是以妇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王卫东,1988)。但是几乎大家一致认为,妇女学是研究各种妇女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解决的途径,以及妇女问题和妇女现状的发展趋向的学科。

人们最为关注,争议最多,讨论持续时间最长的要数妇女学的基本内容问题,或称理论体系或理论框架。从1984年邓伟志率先提出妇女学的内容开始,许多妇女理论家和工作者,如李敏、李小江、贺正时、周学珍、王卫东、段火梅、罗萍、张明芸、蔡志敏,杨民等众多妇女学学者、专家都对此作过专门的探讨,他们为完善我国妇女学的学科体系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富有见地的构想。80年代中期妇女干部学校已普遍开设了妇女学课程,’95世界妇女大会以后我国众多高等院校也掀起了开设妇女学课程的高潮。中国的妇女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理论探讨到教学实践的第一次飞跃。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一阶段的妇女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一直是我国妇女学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对揭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为指导妇女争取解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不能回答为什么在消灭了阶级压迫和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的中国和西方,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在思维方式上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将中与西,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关系绝对化,陷入二元对立的、绝对主义的、本质主义的僵化认知模式中。它严重制约了中国妇女学的发展,使中国的妇女学难以与国际上的妇女学对话。这说明中国妇女学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变革和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末,由高等院校为主体发起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研究,标志着中国妇女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与突破。在1999年由中华女子学院举办的“中国女性学学科与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来自北方的几位学者——杜芳琴、郑新蓉、荣维毅和李慧英等明确提出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历史学教育学警察学和社会学领域。以此为契机,社会性别理论和视角被陆续引入既有各门学科中。由于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妇女学,人们开始挑战、质疑、批判、解构传统的知识体系,把各门学科作为自己的基本领地一寸一寸地进行清理;企图颠覆和改造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赋人类知识以社会性别,建立一个包括女性在内的新的认知结构(王政,2001)。社会性别视角的引入,妇女学的思维方法的变革,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妇女学既具本土特色,又有全球化视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飞跃。

社会性别(gender)被引入妇女学,最先要得益于中西方妇女学的交流。199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赋社会性别于中国研究”的学术会议,中国妇女学界首次接触到“社会性别”、“赋社会性别(engendering)”等学术范畴。1993年“海外妇女学会”(CSWS)与天津师大联合举办“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班。来自全国妇女学界的100多人参加了研讨班,一些CSWS的学者介绍了在社会性别问题上的女权主义视角,国内学者和妇联干部对西方女权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95年6月中国社科院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妇女和女权主义思想”国际学术会议。

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西方女权主义及社会性别理论大量涌入中国,全国妇联的报纸《中国妇女报》和妇女研究所的学术期刊《妇女研究论丛》率先成为传递女权主义和社会性别意识的主流媒体。随后从1995年10月至1996年间,《中国妇女报》对社会性别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开讨论,全国妇联高层领导明确提出要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官方媒体对社会性别理论的认可态度,对妇女学界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从9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的妇女机构和一些高等院校持续不断地举办妇女学学科建设的会议。每一次妇女学的学术研讨会都深化了社会性别对中国妇女学的影响,将妇女学学科向前推进了一步;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性别意识和新的思维方式的妇女学师资力量;产生了大量从社会性别视角反思各门传统学科和重构新的知识体系的文章和专著。特别是在2000年,福特基金会首开在中国资助妇女学(纯研究性的)课题的先例,该课题联合了国内十几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别在妇女与社会性别基础、妇女史学、妇女教育学、妇女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做编写教材和推广课程的试点。这个开放性课题源源不断地吸纳和培养年轻的妇女学者,举办读书研讨班,翻译、编写专著和教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杜芳琴,2000)。

由于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知识体系,今天的妇女学已变成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从妇女和社会性别视角来审视人类知识和存在的综合性学科。同90年代末以前的妇女学相比,它是“意识和知识领域的突破”,以“改变个人、制度、人与人之间关系,并最终将改变整个社会”(《全美妇女联合会1977年成立导言》)。21世纪的妇女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这个革命性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它首先打破知识体系“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神话,认为知识即权力,而人类以往的知识都是父权制下男性权力的产物,没有女性的经验和声音。妇女学就是要在知识与不平等的权力制度的运作中,发现知识的权力性质,发现人类知识中没有妇女以及压迫妇女的真实性,解构父权制下的知识体系,然后创立以学术性别平等为目标的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新知识体系公开宣称它是为妇女解放,达到性别平等的目的服务的(郑新蓉,2000)。90年代末以来,中国妇女学的内容与领域在不断拓宽,从过去只注意妇女的传统学术研究与教学,到今天新的理论、分析范畴、新的教学方法的探寻与应用,使中国的妇女学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妇女/社会性别导论、妇女/社会性别史、妇女/社会性别学教学法、女性人类学、女性社会学、女性教育学、女性主义哲学、女性伦理学、女性主义法学、女性主义文学等崭新的妇女学学科群。从1999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妇女学论文、专著和教材都引入了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视角的引入,使中国的妇女学可以与国际上的妇女学交流和对话,加快了中国妇女学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使中国的妇女学发生了第二次飞跃,使妇女学既具全球视野又有本土化特色;既为中国的知识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又为世界妇女学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65)

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女性学学科发展迅速。1998年,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举办了“21世纪女性问题与发展的国际研讨会”。同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将女性学作为三级学科纳入国家研究生专业目录,(66)北京大学在社会学系建立了第一个女性学方向的硕士点,并招收了第一批女性学的研究生,使女性学在国家设立的学科中有了一席之地。1999年8月,中华女子学院举办了“中国妇女学研究课程建设首届研讨会”(67)。2001~2010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规定把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作为重要目标。自此,女性学正式进入国家的教育体制。2002年7月,中华女子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在北京合办了为期两年的“女性学学士后研究生班”,为大陆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女性学师资力量和年青学者。2002年9月,全国27所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了“中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就女性学课程教学目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理论框架和教学方法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68)。2004年10月,我国首届女性学本科班在中华女子学院正式开课。中华女子学院组成“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课题组对大学的女性学及社会性别差异学的教育与研究进行了探讨。陕西师范大学教科所牵头的纳入“中加教育合作项目”的一套女性学教材也相继出版。2005年10月中华女子学院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请设立女性学专业,2006年3月,女性学成为经教育部备案和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新增25种专业之一,这意味着女性学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序列。2006年8月,中国大陆的女性学学科发展迎来了一件盛事,那就是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在昆明成立了全国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该网络整合了全国几乎所有开设和即将开设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学科力量,它正在并继续整体性地、强有力地推进我国女性学学科的发展。

截至2003年,确切的统计数字表明,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成立了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机构,几乎所有的妇女干部学校和20多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面向妇女干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女性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关课程达60多门,且有6所高校设立了妇女与社会性别的硕士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为招收女性学的硕士和博士而努力(69)。到2005年,全国已经有35所院校先后开设了女性学和女性研究的相关课程(70),近50所高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我们正在迎来女性学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