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经济计划及城乡规划的角色认知

国家经济计划及城乡规划的角色认知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改革开放前特别是“一五”期间城市规划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对于城市规划的角色,基本认为是从属于国民经济计划的地域设计工作[66],是对经济发展计划单向、被动的空间落实。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计划所涉及各项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综合部署和具体落地。

国家经济计划及城乡规划的角色认知

纵观改革开放前特别是“一五”期间城市规划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对于城市规划的角色,基本认为是从属于国民经济计划的地域设计工作[66],是对经济发展计划单向、被动的空间落实。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其援建的重点项目一起来到了中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城市规划的认知,整个规划思维也是按照落实项目、安排计划的方式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计划所涉及各项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综合部署和具体落地。1954年国家建工部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就提出了“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城市规划要贯彻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由内而外、填空补实”的原则。改革开放初期被完整翻译出版的两本苏联规划手册(图2-42),也是这样理解城市规划的:

图2-42 对中国城市规划影响巨大的苏联书籍

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既规定住宅和市政建设投资,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政策……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项目和人口,在全国不同地区得到合理分布,并体现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决定。

——摘自B.H.别洛乌索夫.1984.苏联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詹可生,王仲谷,译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www.xing528.com)

必须在长期计划和近期计划以及达到各项目标的综合纲要范围内,建立起地域计划和部门计划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规划便是在各州(省)、边区、自治共和国及各个地区上建立这种联系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区域规划最重要的宗旨是,在某个地域内相互有联系地分布各种国民经济建设项目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通过区域规划,中央计划部门、中央各部和主管单位、边区、自治共和国、各州和地区的地方苏维埃政权机构的各项建议可得以很好地协调一致并“贯彻运用”到具体的地区之中。

——摘自B.B.弗拉基米罗夫.1991.苏联区域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城市规划角色的定位,是与当时高度集中的政治架构、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的。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大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源自于苏联的带有强烈工业理性色彩的城市规划(计划)模式,也更加强化了其纯粹的工程技术特点以及精密细致的计划安排思维。城市规划在这种背景下,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建设城市、优化项目布局的一种技术工具,属于纯粹的物质和工程设计范畴。规划师是典型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不参与国家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过程,其主要职责就是根据决策敲定的建设项目进行具体的落地设计安排。当然,作为技术工具的城市规划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经验和成功之处,即城市规划要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和“一五”时期,由于城市规划与计划紧密结合,城市规划指导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