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伦理的起源与发展-震撼的1969年互联网络第一次通信

网络伦理的起源与发展-震撼的1969年互联网络第一次通信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 言1969年10月29日晚,美国加州大学的雷纳德·克兰罗克教授和他的研究生,通过远程联网把“LO”两个字母发送到斯坦福学院的计算机上,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信。由此,《网络伦理》应运而生。网络伦理博大精深,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难免挂一漏万。

网络伦理的起源与发展-震撼的1969年互联网络第一次通信

前 言

1969年10月29日晚,美国加州大学的雷纳德·克兰罗克教授和他的研究生,通过远程联网把“LO”两个字母发送到斯坦福学院的计算机上,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信。这次试验被认为是互联网诞生的标志。迄今已度过37个春秋的互联网,被不少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无孔不入地蔓延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一路高歌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其土壤上也滋生了难以清除的垢病:技术的失控与管理的漏洞,法律的无奈与道德的迷失。由此,我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把传统社会既有道德的运行机制引入网络领域。网络伦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对的紧迫问题,如果不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正确研究和引导,不能从网络安全技术得到保障,不能建立全社会的虚拟空间的诚信体系,将严重影响网络在我国的正常和健康发展。因此,构建技术、管理、法律和伦理四措并举的立体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构筑安全的网络信义,刻不容缓。

由此,《网络伦理》应运而生。

本书把网络伦理约束作为网络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角度地对网络伦理规范、原则及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对策作具体阐述,涉及计算机科学、社会学、法学、哲学、史学、文学、伦理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包括网络与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伦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网络问题与伦理危机以及网络规范等内容,分析网络技术与伦理价值选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造福人类及其环境的技术与伦理实践,旨在促成网络技术与网络伦理体系两种因素的良性互动,构筑一个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网络文明新风的虚拟社会,构建我国信息安全的立体防御体系。

本书可作为从事计算机应用或伦理学研究的大学本科信息安全或伦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及用户参考,还可供有关互联网应用研究部门、人员及广大网民借鉴。如作为教材,建议对第一章和第四章只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上机实践,并将自己的上网经历与互联网各类应用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对互联网发展的初步认识;讲课的内容主要安排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视要求的不同将重点放在第二章(以了解网络伦理学的主要理论为主)、第三章和第五章;第六章作为网络伦理规范的扩展,可让学生进一步自学或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节,结合其他有关的参考书介绍。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若干有关的著作及论文,以及Internet上的一些讨论话题及相关案例,并结合作者在网络安全监察工作中的心得及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中的讲稿整理。感谢母亲和家人,感谢湖北省公安厅网监总队,在作者从事研究和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所给予的理解与支持。特别要感谢湖北省公安厅黄洪副厅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作者的关怀与帮助。

导师卢炎生教授仔细阅读、亲自审订了本书的提纲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和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张焕国、王丽娜副院长,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建勋院长及湖北警官学院信息技术系麦永浩副主任等教授以及郑少三、李昭、陶宏、付明珠、肖菊华、周厚震、尚武、方政军、喻春祥、赵飞、周家柱、杨传权、张洪、侯骏、罗刚、黄树海、黄海军、刘红洲、杨宇尧、王玉华、汪志刚、陈伯章、朱伯儒、郭建明、屈凯军、王亚飞、李跃新、郭晓敏、朱利民、王学选、陈建国、肖仕元、杨石明、王勇、王小虎、张卫兵、叶青锋、张军、徐辉、吴哲群、刘伯高、张保健、朱青林、李剑峰、龚德忠、瞿崇星、周曙初、周克恩、杨雪英、徐敬东、余军、徐宗曙、徐中和和徐世民等领导同事、良师益友,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许多便利和帮助。回顾我走过的道路,离不开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在武汉大学出版社直接关注和大量辛勤劳动下诞生的,他们敏锐的市场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无形地鞭策和鼓励了我,尤为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武汉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图书事业部主任黄金文副编审和责任编辑林莉老师,正是他们的尽心尽职使得本书得以迅速出版,借此向大家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www.xing528.com)

本书编著过程中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谨在此对原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最后一并感谢为本书出版提供帮助的所有朋友!

网络伦理博大精深,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难免挂一漏万。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会有不少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7年5月 于武汉

BBS:www.nirg.org

E-mail:lotus8340@163.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