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阴顾山红豆,千年传世的相思子特产

江阴顾山红豆,千年传世的相思子特产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山红豆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此后,人们把红豆唤作相思子。江阴顾山红豆村有一棵千年不衰的古红豆树,相传系梁代昭明太子所栽。1400多年过去了,昭明太子和小尼姑的故事在顾山一直流传到今天,那两棵红豆树剩下一棵,依然还生长在古塘村,人们都将其称之为相思树。人们常以红豆象征赤诚之心,也用来寄托友人或恋人的相思之情。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地方特产,顾山红豆被人们作为罕奇之物所珍藏。

江阴顾山红豆,千年传世的相思子特产

顾山红豆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著名诗《相思》缠绵动人,千古传唱。此后,人们把红豆唤作相思子。

江阴顾山红豆村有一棵千年不衰的古红豆树,相传系梁代昭明太子所栽。当地民间传说,昭明太子在顾山香山寺读书选文,一天,看书看得久了,出来散步。当他信步跨进古塘村时,迎面遇到一位手拎香烛的小尼姑,长得清秀端庄,楚楚动人。昭明太子对她颇有好感,就相随她来到村中的草庵堂。昭明太子自称也信佛,并说正在香山寺修行。那小尼姑看他不像坏人,就和他攀谈起来。精通佛学的昭明太子,与小尼姑越谈越投机,谈到最后,昭明太子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不要再待在这小庵堂里了,跟我到京城里去吧!”小尼姑这才明白,面前的这位书生,原来就是昭明太子。她摇摇头说:“我是吃胎里素的,不能还俗嫁人,再说尼姑怎么能和太子成亲!”说完,她含着眼泪将太子推出庵堂门,然后,关起房门大哭一场。

顾山红豆

第二天,昭明太子又来庵堂看小尼姑,只见大门紧闭,敲了半天也不开门。第三天一早,昭明太子再次来到草庵堂,庵门倒是开着,但进去一看,空无一人。昭明太子十分伤心,留在庵堂里守候了整整三天三夜,依然不见小尼姑的人影。他这才明白,小尼姑再也不会回来了。昭明太子从身边摸出两颗鲜红的红豆,埋在庵堂的庭院里。后来,两颗红豆破土而出,长成了两株红豆树。1400多年过去了,昭明太子和小尼姑的故事在顾山一直流传到今天,那两棵红豆树剩下一棵,依然还生长在古塘村,人们都将其称之为相思树

顾山红豆树所结豆荚色深红,微紫,体圆端尖,形似心脏,每荚生豆一颗,极少有双豆者。其豆似扁豆大,丰硕鲜艳,晶莹红亮,光耀夺目,几如宝石,久存而不蛀、不腐、不变色。在古代,红豆常被妇女们镶嵌于戒指、耳环及其他首饰上,也被名士们用作琴、剑上的装饰品,而姑娘们常把红豆作为爱情的无价信物来保存。人们常以红豆象征赤诚之心,也用来寄托友人或恋人的相思之情。

1924年元旦,正在川沙县立师范学校任教的周水平,将产自江阴顾山的两粒红豆赠送给他的好友、著名诗人刘大白。几天后,他又对刘大白说:“此物是我故乡乡间所产,老树一株,死而复苏,现在存活的,只有半株,有时不结子,有时结子,仅十余粒或百余粒不等。如将此豆作种别栽,又苦于不容易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容易长成。望它结子,更不知须等几何年。所以此物颇不易得,实是珍品。”刘大白细细把玩这一双红豆,只见它颜色殷红而微紫,形状颇有点像心房。他早就听说,象征相思的红豆,是情韵绵邈、趣味深长的俊物,听了周水平的一番介绍,他更加体味到红豆的珍贵。一个月后,刘大白把玩红豆,不觉打动了睹物怀人的相思。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三首《双红豆》词:

岁朝初,一封书,珍重缄将两粒珠,嘉名红豆呼。树全枯,却重苏,生怕相思种子无,天教留半株。(www.xing528.com)

望江南,树凋残,莫作寻常老树看,相思凭此传。体微圆,色微殷,星影霞光耀晚天,离离红可怜。

豆一双,人一囊,红豆双双贮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当心房,偎着心房密密藏,莫教离恨长。

周水平的未婚妻夏静波,1924年将红豆带到南洋槟榔屿,赠送给美国女友戴氏。戴回美国结婚后,其丈夫将红豆送美国植物博览会展出,取名为“戴氏红豆”,载入《世界植物大辞典》,并注明出处是中国江苏江阴顾山。1934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前来顾山考证,定名为“江阴红豆”,载入《中国植物大辞典》,列入中国红豆的12个品种之一。

1954年,红豆村村民精心挑选了八粒红豆,寄给毛泽东主席,以表达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深情。不久,毛主席让中央办公厅给他们回信表示感谢。

著名书法家沈鹏是江阴人,2004年8月,他满怀深情地写下《红豆诗》一首,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最动相思是故乡,故乡此物世无双。
坚贞浥透殷红色,密叶交柯不吐芳。

时至今日,作为一种地方特产,顾山红豆被人们作为罕奇之物所珍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